製造黑白電視機起家,他是台灣的代工廠之王,稱退休前再掙2萬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多年前,他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小老百姓,誰也沒有想到,他日後能成為台灣首富。

但是,如今他已經連續多年獲得台灣首富的頭銜,其創辦的鴻海集團及其旗下的富士康,已經在全球遍地開會,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代工帝國。

香港首富李嘉誠,其實並非白手起家,畢竟他有一個好岳父支持。

但家境貧困的郭台銘,無論做什麼都只能靠自己,無論是在學校學習還是日後的工作,或是開啟自己的創業之路,郭台銘一路走來,經歷了許多人們無法想像的白手起家的艱難。

1973年2月,郭台銘出資10萬元新台幣,與朋友在台北縣創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塑料產品。

不過一年時間,因經營不善,原股東逐一退出,企業成了郭台銘的全資公司。

當時黑白電視機剛剛在台灣興起,郭台銘便從製造黑白電視機選台旋鈕做起。

鴻海承接了製造電視機選台旋鈕的一單生意。

1977年,公司開始扭虧為盈,郭台銘放棄了兩個「更大的賺錢機會」——炒地皮和買原材料囤積,買來先進的日本模具機器,發展技術實力,為日後發展奠定基礎。

又過了4年,鴻海這個原本只能生產電視機旋鈕的小企業,接到了第一批來自美國跨國公司的電子零件的訂單。

20世紀80年代,世界進入個人電腦時代,郭台銘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術,以連接器、機殼等產品為重心,力行「量大、低價」的競爭策略,迅速占領市場。

1985年,郭台銘在美國成立分公司,開始在台灣之外開拓市場,並創出「FOXCONN」(富士康)品牌。

自進入個人電腦領域,鴻海的客戶就鎖定了IBM、英特爾、康柏、戴爾等國際一流大廠。

為了達成目標,他曾經在美國自己開車,住12美元一天的汽車旅館,跑遍了美國的52個州,跟世界大廠商做生意。

從1985年剛擠進台灣製造業「一干大」的傳統模具公司,到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這和郭台銘利用大陸低成本的生產優勢有絕對關係。

而這一低成本生產優勢的基礎,正是其特殊的企業管理模式。

這種「富士康」式的管理模式,此後成為大部分台商共有的模式。

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富士康規模不斷擴大,至1996年富士康的銷售額已達5億美元,初具規模。

此後一路飆升,至2006年達到340億美元,2007年突破450億美元.富士康成為高效率、低成本、準時交貨的代工模範.接單、搶單無往不利,也因此締造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代工帝國」由此造就最典型與不典型的台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十個員工起家,三十年做到世界前三十強

鴻海精密集團成立於1974年,由董事長郭台銘代領團隊開發了一次性購足整體解決方案,在電子代工領域具有顛覆性影響。鴻海集團的英語、德語是FoxConn,國內翻譯富士康,大多數人對富士康這個名字要比...

霸道總裁郭台銘

20年前在台灣,他名不見經傳,所屬企業規模連台灣一千大製造業都夠不上;但如今卻是叱吒風雲、縱橫四海的台灣科技首富,麾下企業遍及歐美。他就是台灣最大科技企業集團——鴻海集團的老總郭台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