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加工製造業沒前途?他發得超級股票紅包,人均能得30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董明珠發完錢,有個人不答應了。

他宣布:從12月1日起給員工發放股票分紅。

經計算,平均每名員工大約可以拿到17496.36股分紅,市值約142.28萬元新台幣(約合30.77萬元人民幣)。

他是誰?他是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

鴻海精密大家不熟悉,但是富士康是它的子公司。

上面發錢的就是台灣大佬郭台銘。

創業改善家人生活

郭台銘,1950年出生在台灣,祖籍山西。

幼時家境貧寒,他作為家中長子,16歲進入台灣「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半工半讀完成學業。

讀書期間在橡膠廠、砂輪廠和製藥廠打過工。

服完兵役後,1971年,郭台銘去了復興航運公司當業務員。

當了兩年業務員,郭台銘覺得打工並不能改善家人生活,有了創業的想法。

1973年,23歲的他拿著母親標會的十萬元新台幣,聯合幾個朋友在台北創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公司員工加上老闆一共10人,以接塑料零件訂單為生。

時運不濟,鴻海成立不久遭遇經濟危機,原材料價格上漲,不過一年時間,原股東逐一退出,只有郭台銘不願放棄,於是,企業成了郭台銘的全資公司。

郭台銘獨自尋找生路,生產黑白電視機的旋鈕。

又過了兩年,公司扭虧為盈。

賺了錢後,怎麼花?

當時經濟危機已經過去,趁著台灣經濟復甦之際,炒地皮、囤積原料,絕對能大賺一筆。

郭台銘也知道這樣來錢快,但是他的錢並不多,買了地就辦不成廠,那麼這一筆資金到底是去賺快錢還是去做實業?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他選擇投資建廠。

在前期生產經營的時候,他發現企業過度依賴模具師傅,所以,他省吃儉用,從日本購買設備,建立模具廠,來到生產第一線,和員工一起摸索生產工藝和流程。

每天要加班到深夜,賺的都是辛苦錢,以至於創業的前幾年,郭台銘時常問自己:還要堅持嗎?

雖然放下就能輕鬆,但是堅持才能勝利。

郭台銘的鴻海塑料廠開始和台灣前十大製造商有了業務往來,業務逐漸擴展。

轉眼已是80年代,個人電腦成為世界熱門產品。

郭台銘原本做得是電視機按鈕塑料生意,時代變了,他瞄準了個人電腦「連接器」市場。

憑藉成熟的模具技術,他力行「量大、低價」的競爭策略,迅速占領市場。

賺來的又一批資本,被他不斷投入到購買更精良的設備上。

1984年那年,郭台銘花掉了公司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從美國引入了高級設備。

隨後幾年,郭台銘相繼從瑞士、日本引進高級設備,聘請日籍顧問,提升工廠科技實力。

郭台銘還慷慨地花大筆資金送員工到海外學習,為在海外設立公司提前布局。

1985年,郭台銘開拓了海外市場,在美國成立分公司,並創出富士康品牌。

至此,郭台銘已經成功打造出他的「連接器王國」。

2005年2月3日,富士康在香港股市掛牌成功。

上市後,公司得到更多人承認,相繼為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等廠商代工,後來,郭台銘眼光獨到,承接下了當時名不見經傳的蘋果公司業務,現在富士康是享譽全球的IPONE手機的加工商,全球「代工大王」的稱號當之無愧。

郭台銘把鴻海集團從一個在倉庫里生產電視機部件的製造商,到公司遍及海內外,橫跨亞、歐、美三洲的全球電子產品「代工大王」,實屬不易。

千金買馬骨

縱觀郭台銘的創業史,「捨得花錢買設備」是一個特點,因為設備就是硬實力。

除了機器,企業更離不開人。

郭台銘認為唯有長期投資和發展人才,才是台灣全球化布局成功的關鍵。

鴻海最早為了引進光通訊專家,刊登了年薪1000萬的廣告,俗稱「鳳凰計劃」。

此舉效仿古人「千金買馬骨」,既吸引良才,也彰顯了鴻海集團的實力以及郭台銘做事的決心。

除了引進外腦,郭台銘在內部也注意培養國際化人才。

他在台北、美國、中國大陸都有「世干班」(世界幹部訓練班),花費上千萬美元讓員工去海外受訓。

鴻海集團的薪水福利優厚,僅經理級主管的薪水加紅利,年薪近300萬元,中高層管理崗位的年薪逼近千萬元。

為了留住併購公司底下的研發和營銷專才,郭台銘想到讓員工用折價現金增資,俗稱「折價增資股」,讓員工更有歸屬感。

到了尾牙活動,郭台銘「送錢」絕不含糊,每年送出的股票及現金,折線都過億元。

這次在董明珠後提出分紅股利,並不是郭台銘第一次分紅。

此次發錢,人均約得30萬人民幣,這也是激勵人才的一步。

不過市場經濟下,平均主義並不公平,所以,郭台銘此次分紅,鴻海7237名員工並非人人都能拿到30萬,甚至有人根本拿不到錢。

鴻海在大陸的代工廠員工能否共享鴻海的分紅也尚未可知。

鴻海旗下的富士康,頻頻鬧出「跳樓事件」。

富士康的高壓工作環境也是業界共識。

所以,郭台銘並非一味只採取「懷柔」政策。

他白手起家,打造了「世界代工廠」必然是有一些手腕的。

發獎金時,就是裁人時

「董事長,歐洲的貨出了問題,我需要親自去解決。

」一名主管向郭台銘緊急通報。

郭台銘聽了,明白告訴他:「機票錢自己出。

主管到第一線解決問題顯示出高度的責任心,但是除了問題本就應該負責。

郭台銘對人才不是一味的溺愛,每一個進入公司的基層員工,上崗前必須接受為期5天的「軍訓」,訓得不僅是身體,更是一種軍人的態度。

對於公司高層,郭台銘的要求更為嚴格,在他底下帶兵,必須身先士卒,一馬當先。

他隨時會抽查提問,一旦有人回答得支支吾吾,就算資格老功勞大也要被罵,甚至被罰站。

他要求,凡是公司下達的命令,必須在15分鐘內答覆。

他不只是嚴格要求別人,對待自己要求更高。

郭台銘原本預計在2008年,他58歲時,鴻海營收應可以突破「一兆」台幣(近三百億美元),這時他就可以退休了。

結果,這個目標在2005年已提前達成,他放權退休了,其子女郭守正、郭曉玲確定不接班。

創業的35年,他每天都要工作15個小時以上,沒有一年休過3天以上的假。

有時甚至晚上剛下飛機就要趕到公司開會,而且一開就是 12個小時。

遇到趕貨的時候,他可以衝到生產第一線,3天不睡覺,甚至捲起袖子親子操作機器把貨趕出來

如果遇到產品質量問題導致客戶退貨,暴脾氣的他除了生氣罵人外,還會親自帶著員工上門賠禮道歉。

因為公司實行鐵一般的紀律,軍事化管理,鴻海集團的產品質量才有了保障,大公司才放心選擇他們代加工。

雖然頂著台灣首富的頭銜,郭台銘在工作生活中都很省。

工作午餐時間,辦公室的燈一律熄滅。

與經理們吃飯也從不鋪張浪費,等大家吃飽了,他會把剩菜全吃完。

平常不穿名牌、不開名車、不注重打扮。

追隨郭台銘10多年的一位高管說,跟著郭台銘,有種「打天下」的感覺。

大公司的格局如何來?

一個人的格局在於他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如何處理與周遭的關係。

郭台銘放棄炒地皮賺快錢的機會,耕耘幾十年,打造了縱貫整個電子代工產業鏈的鴻海集團。

他說,這個世界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看得比較長遠,空間就比較寬廣,就不會對得失看得太重。

很多人去創業,但是冒出來的成功企業並不多,很多時候,是因為創業者自己放棄了。

郭台銘在創業初期,同樣面臨借不到銀行資金,找不到客戶的窘境;沒錢是小事,有錢了,高薪聘請最好的人才,別人還不願意屈就小公司。

現在很多企業也有這樣的煩惱。

但是,現在創業的環境已經好了很多,在「雙創精神」的鼓舞下,無數企業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人才不再迷信名企,融資渠道也多了。

與其抱怨創業中大同小異的問題和艱難,不如腳踏實地幹起來。

你的小公司或許在三五年無法看出差距,但是,7年可能就是一個周期,熬過了7年,基本格局就定了。

那麼,從小公司到大生意之間是什麼起了作用?

領導?人才?資本?

至少,創業35年,5個7年,郭台銘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

他的團隊實行軍事化管理。

他強調:富士康還有新的夢想。

股權投資大時代,愛就投堅信眾籌讓財富投資面前人人機會平等,股權投資不再是有錢人的特權,眾籌讓更多人分享合夥創業的美好感覺!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關注愛就投頭條號和公眾號,愛,就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十個員工起家,三十年做到世界前三十強

鴻海精密集團成立於1974年,由董事長郭台銘代領團隊開發了一次性購足整體解決方案,在電子代工領域具有顛覆性影響。鴻海集團的英語、德語是FoxConn,國內翻譯富士康,大多數人對富士康這個名字要比...

台灣首富郭台銘:從兼職工到400億慈善家

以「代工之王」之稱的台灣首富郭台銘,是鴻海精密和富士康集團的實際掌權人。從家境貧寒到白手起家再衍變到企業家。他的一生充滿傳奇,除此以外,在慈善事業也是積極參與,曾捐出九成財產,之後僅用大半年時間...

郭台銘正式收購夏普 富士康要逆天了!

郭台銘的鴻海收購夏普可謂是一波三折,如今已經成為2016年最受關注的科技行業併購案,在經過了反覆磋商來回拉鋸之後,郭台銘的鴻海終於將傳統科技巨頭夏普吃下,而隨著該收購案成功的消息傳出,夏普的股票...

霸道總裁郭台銘

20年前在台灣,他名不見經傳,所屬企業規模連台灣一千大製造業都夠不上;但如今卻是叱吒風雲、縱橫四海的台灣科技首富,麾下企業遍及歐美。他就是台灣最大科技企業集團——鴻海集團的老總郭台銘。

富士康光速IPO,郭台銘的關鍵一步

360「借殼」直衝4000億的熱議尚存,A股市場又迎來新寵。3月8日,中國證監會的消息顯示,富士康(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獲通過,最快3月底,這家巨無霸便可登陸A股。作為多年來的...

用10萬創業資金創3450億元集團,他是這樣做的

新浪網曾這樣評價他:一直保持低調,將他的商業判斷力與持之以恆的質量控制和極具競爭力的定價成功結合在一起,這才造就了他繁榮興旺的製造業帝國。台灣網評價他,郭董是每個人學習的典範, 百萬員工,幾十家...

44年,從10萬到4.7億,鴻海傳奇

營收上萬億,世界500強排名高達31位。44年的時間,他從10萬台幣、做到了4.7萬億台幣。1974年、一個家境貧寒出身24歲年輕人,拿著10萬台幣結婚錢所創立的企業,之後成為了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