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助力中國「芯」領先世界,蘋果欲向華為求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目前對於晶片的認識主要在於它運用到手機上之後所能呈選出的運營速度。

其實對於晶片而言需要它的地方太多了,目前你生活中所能接觸到的電子產品都需要晶片作為支撐。

中興事件讓更多的人看清了,晶片的製造和供應一直被壟斷著,我國相關企業深受打壓和遏制。

我們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施以技術上的封鎖。

正是如此,中國的晶片行業在這幾年高速發展,尤其是華為充分利用自己在5G領域建設的突出成就和自身長時間的技術積累,一下推出兩款自主研發的晶片。

分別是適用於5G信號基站的天罡,和用於手機的5G外掛晶片Balong5000,天罡更是全球首款可以運用在信號基站的5G晶片。

在這之前主流晶片技術主要掌握在美國的高通手上,即便是有很多企業高調發展晶片技術,爭取在5G時代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他們的晶片技術也大多是來自高通。

只有我國華為的晶片技術是自主研發的,並且其性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最近,全球主要的手機生產商蘋果,在晶片的問題上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因為自己缺少5G晶片技術,所以只能跟別人去合作。

之前市面上銷售的iphone一直是使用英特爾和高通的技術支持。

但是,最近蘋果與高通之間產生了複雜的法律糾紛,英特爾的5G產品要等到2020年才能正式上線,最後只好找到三星,三星最後答覆不能保障這麼大的產量供給蘋果。

放眼全球具備5G晶片技術的企業就只剩華為了,並且華為的兩款晶片所能達到的技術水平不亞於高通。

不過,對於蘋果來說還是有一個好消息的,最近任正非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坦言華為不會封鎖向蘋果出售5G晶片,看來走投無路的蘋果只能選擇拜訪華為了。

其實就目前而言,華為並不是非要蘋果來合作,來不來都可以。

反正華為在全球5G網絡建設上的技術領先和基站覆蓋量擺在那,5G晶片的技術水平也擺在那,不買我晶片也沒事我自己用就可以。

因為我在全球手機的銷量也擺在那,大不了賣成全球第一,也就沒蘋果什麼事了。

華為晶片技術具有世界領先水平,這項技術絕對不會是突然冒出來的

2004年10月華為創辦了海思公司,它的前身就是華為的集成電路設計中心,自此之後華為就開始了在晶片領域的長期耕耘之路。

這裡用耕耘一點都不為過,因為晶片產業本身就是一個投入高並且周期長的高技術產業,不過一旦研發成功其收益更是可觀。

華為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源自於30多年間各種關鍵性技術的積累。

1995年華為就在公司內部成立了中央研究部和中試部,96年又成立了產品戰略研究規劃辦公室。

所以說早在20年前,在任正非的帶領之下華為就形成了嚴密的戰略研發體系。

到了2016年,華為又在全球各地建立了15所研發中心,幫助華為整合國內外先進的技術資源,吸納全球各地的高技術人才。

華為晶片從無到有,步步血淚

華為2004年成立海思公司,直到2009年華為才推出了第一款K3處理器,整整經歷了五年的時間,但是因為技術並不成熟,最後導致徹底失敗。

2012年,蘋果等手機品牌火爆全球,這極大的刺激到了華為。

當年,海思再次推出了K3V2處理器,這一次小有成就並且應用在華為生產的Mate 1、P6等手機機型上。

同年,華為在處理器首次開啟多核進程這個關鍵時刻,第一次戰勝高通成功推出了世界上第二顆四核處理器。

但是這個處理器設計上存在嚴重的缺陷,首先是綜合能耗較高,兼容性也不達標,很多的功能和遊戲不能使用,但是它卻為麒麟910奠定了基礎。

麒麟910作為華為的第一款SoC,正式宣布華為的處理晶片進入SoC時代。

我們經常將CPU認作是手機的大腦,SoC就是一個把機身全部功能做整合然後給它們分配任務的系統,我們將它簡稱為「片上系統」。

我們不要小看這個「片上系統」,因為一個移動的「片上系統」要包含CPU、基帶、圖形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圖像信號處理器等重要模塊。

英特爾當初就是因為沒有攻克基帶技術退出了處理器領域,高通更是因此將自己做成了第一,甚至直到現在蘋果和英特爾都沒有掌握這門技術。

即便是這樣,一直到2014年,伴隨著麒麟925晶片的面世,華為的市場定位才得到認可。

接下來華為開始大面積使用自主研發的晶片,用這種方式來倒逼海思,必須迅速進步並且穩定供貨。

因此我們見到了,華為P7的麒麟910T,華為Mate7的麒麟925,華為P8高配版的麒麟935,華為Mate 9的麒麟960,華為Mate 10、榮耀10的麒麟970,以及最新推出的華為P30的麒麟980 AI智能晶片和即將適用於5G時代的天罡和Balong5000。

不得不說的華為領頭人:任正非


早在2012年的時候,任正非就對華為的實驗室講,我們現在研究晶片可能暫時沒有用,但是我們還是要一直做下去。

一旦公司出現戰略性的漏洞,我們不是幾百億美金的損失,而是幾千億美金的損失。

我們公司積累了這麼多的財富,這些財富可能就是因為那一個點,讓別人卡住,最後死掉。

1988年,任正非44歲,剛剛開始創業,肩負著200萬外債,妻子與其離婚。

靠著代理香港一家公司的交換機賺取差價掙了第一通金。

1999年,帶領公司在國內市場站穩了腳跟,員工到達一萬五千人,總銷售額120億元,在印度和美國建立研發中心,讓自己的技術時刻站在世界先進水平。

2008年,國際PCT專利申請數位居世界第4,共計1365件。

2014年,營業額約2890億元,同年阿里巴巴營業額只有789.32億人民幣,只抵得上華為的三四分之一。

現如今,華為的影響力遍布全球,尤其是在即將進入的5G領域,中國華為掌握了十分具有競爭性的關鍵技術。

最具神話色彩的是,財富全球500強IT企業中華為是唯一一家沒有上市的公司。

任正非對於公司的管理更具特色,或許與其從軍經歷有關,充分借鑑了「毛澤東思想」、「軍事管理」等一系列與軍事政治相關的管理思想,在擴展海外市場時更是借鑑了革命時期「農村包圍城市」的經驗。

當然,最有意思的是華為至今沒有上市,任正非對於此事的解釋是,華為不缺錢,不需要上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海思 高端「中國芯」

文/老虎斑 責編/劉霞過去,曾有華為員工抱怨,作為全球領先的電信設備提供商,華為在為運營商提供最先進網絡設備的同時,卻不得不拿著競爭對手的手機進行網絡測試,原因很簡單,華為沒有自己的核心晶片。

華為的「芯」路歷程

2004年10月華為創辦海思公司,它的前身是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這也正式拉開了華為的手機晶片研發之路。2009年華為推出了第一款面向公開市場的K3處理器,定位跟展訊、聯發科一起競爭山寨市場,華...

任正非預言成真!蘋果欲借華為東風立足5G

商業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據外媒報導,向來水火不容的手機巨頭蘋果和華為將展開合作,華為準備將自家的5G基帶晶片Balong 5000對外銷售,但只賣給蘋果。開年後,華為、三星、OV、一...

如何看待華為自己研發手機晶片

「我們現在做終端作業系統是出於戰略的考慮,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 Phone8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同樣的,我們在做高端晶片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