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遇對手:廈門聯芯試產28納米HKMG工藝良率98%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隨著 28 納米 Poly/SiON 工藝技術成功量產,再加上 2018 年 2 月成功試產客戶採用 28 納米 High-K/Metal Gate(HKMG)工藝技術的產品,試產良率高達 98% 之後,廈門聯芯在 28 納米節點上的技術快速成熟。
這相對於當前代表中國晶圓代工龍頭的中芯,在 28 納米 HKMG
工藝良率一直不如預期的情況下,如果中芯新任聯席首席CEO梁孟松無法改善這樣的情況,並且力求在 14 納米的工藝上有所突破,則中芯在中國的晶圓代工龍頭地位可能面臨不保的情況。
根據中國廈門聯芯集成電路的公告指出,該公司再次取得了技術發展上的新里程碑。
也就是說,中國廈門聯芯已於 2018 年 2 月成功試產客戶採用 28 納米 High-K/Metal Gate 工藝技術的產品,而且試產良率高達 98%。
使得目前中國廈門聯芯是繼中芯之後,能同時提供 Poly/SiON 和 High-K/Metal Gate 兩種工藝技術的廠商。
事實上,中國中芯半導體早在 2016 年 2 月份就宣布 28 納米 HKMG 工藝已經成功進入設計定案階段(tape-out),是中國內地晶圓廠中,首家可同時提供 28 納米多晶矽(PolySiON)與高介電常數金屬閘極(High-K/Metal Gate,HKMG)工藝的廠商。
業界人士指出,因為 HKMG 技術較 PolySiON 困難許多,但可較 PolySiON技術 改善驅動能力、提升電晶體的性能,同時大幅降低閘極漏電量所形成的絕緣層,氧化物厚度也較薄,能進一步可降低電晶體的尺寸。
因此,首度被用於 45 納米工藝之後,各大廠在進行工藝優化的同時,也都會積極推出 HKMG 工藝。
而也因為 HKMG 流程的差異性,在金屬閘極在源極與汲極區之前或之後形成,使得 HKMG 流程分為 IBM 為首的 Gate-first,及英特爾為主的 Gate-last 兩大陣營。
不過,因為 Gate-last 要做到與 Gate-first 管芯密度相同,需要較複雜的工序與設計端的調整。
因此,包括台積電、格羅方德等大廠都在一開始采 Gate-first
工藝,聯電則是采混合式進行。
然而,該項技術發展到後來,都遭遇到 Vt 臨界電壓難以控制,功耗暴增的難解情況。
所以,台積電在 2010 年發展 28 納米工藝時,毅然決然改走 Gate-last。
到了 2012 年,台積電包含 HKMG 工藝的 28 納米全世代工藝技術才進行量產。
至於,聯電的部分,則是到 2014 年下半年,才推出 28 納米 HKMG 工藝。
而中國中芯在 HKMG 工藝上則是走與台積電、聯電相反的道路。
中芯在 28 納米節點原先走 Gate-last,在 2012 年得到 IBM 的協助,簽訂合作開發協議之後,採取以 Gate-last 與 Gate-first 兼容進行技術開發。
不過,不同於先前 40 納米節點的技術授權方式,而是 IBM 後來同意中芯可就研發成果往更先進工藝開發。
因此,直到 2016 年 2
月,中芯正式宣布 28 納米的 HKMG 工藝已成功進入設計定案的階段。
但是,就在中芯半導體大力推廣 28 納米節點工藝的同時,2017 年就有外媒點名指出,雖然中芯的 28 納米處於快速成長階段,但從產品規格來分析,其多偏向中低端的 28 納米 Ploy/SiON 技術,高端的 28 納米 HKMG 工藝良率一直不如預期。
另外,當時德意志銀行還在投資報告中指出,因為中芯的 28 納米晶圓不論在回報率、價格及毛利上都遇到挑戰。
因此,客戶雖然未來 3 年對 28
納米晶圓需求強烈。
但是,中芯國際的 28 納米晶圓生產緩慢,加上高端技術門檻都讓其生產線缺乏競爭力。
因此,對於這樣的情況,就有業界人士指出,在當前中芯的 28 納米高端工藝發展不順,又廈門聯芯有聯電背後的技術支持,使得技術良率不斷提升。
再加上 28 納米工藝為中端手機晶片和高端網絡晶片採用的主力工藝,聯芯勢必將搶攻中國手機晶片的訂單的情況下,不但廈門聯芯恐分食中芯的市占率。
而且,這對中芯來說,廈門聯芯未來將有機會威脅中芯中國晶圓代工的龍頭地位。
原文微信公眾號:technews2013,已獲授權轉載, 連結:http://technews.cn/2018/03/29/uscxm-smic/
台積電一季度凈利近200億,中芯國際(00981)高端製程壓力大
4月14日,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製造商台積電公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7財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台積電第一季度總營收為2339.1億新台幣(約人民幣530億元,單位下同),凈利潤達到198....
梁孟松抵達中芯國際,中國晶圓代工開啟新時代
據知情人士向半導體行業觀察透露,台灣半導體專家梁孟松昨天正式亮相中芯國際。這坐實了之前的加盟傳言。知情人士表示,梁孟松將會擔任中芯國際聯席CEO職位,負責中芯的研發。這個影響全球晶圓廠格局的男人...
中芯國際14納米製程良率達95%,距明年量產再進一步
據TechNews6月14日報導,根據中國供應鏈傳出的消息指出,中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目前最新的14納米FinFET製程已接近研發完成階段,其試產的良率已經可以達到 95%的水準。因此,...
中芯成功發展28納米HKMG技術,聯電大陸布局壓力漸顯?
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可快速關注中芯半導體被視為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已在 2015 年下半量產 28 納米,正逐步追趕台灣晶圓代工二哥聯電。
全球7納米晶片僅剩三大玩家,中芯會是下一個闖關勇者?
全球7納米戰局又傳震撼消息,GlobalFoundries 宣布將暫停所有 7 納米 FinFET 技術的研發,這代表大客戶 AMD 產品將全數委由台積電代工,且未來參與 7 納米戰局的晶片大廠...
10納米工藝現神分析,前期省芯後期省錢
半導體供應鏈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但10nm節點將有更大的機會能夠從新技術工藝的微縮中獲得更大的好處。根據國際商業策略(IBS)的分析預計,20nm和16/14nm工藝的閘極成本將會比上一代技術...
絕地大逆轉!中芯14 納米製程研發成功!
8 月 9 日是中國半導體產業極具里程碑的日子!這一天,禁錮數十年的高端生產技術被中芯國際一紙財報公開書文末,「14 納米 FinFET 技術已導入客戶」短短几行字給徹底解放!第一代FinFET...
中芯賭1.2億美元搶下最先進光刻機!可望縮短與一線廠商差距
身為中國半導體「國家隊」的中芯國際,在前台積電、三星首席技術官梁孟松出任聯席 CEO 後,提出 2019 年要量產 14 納米 FinFET 的時程表,然供應鏈透露,10 納米也計劃力拚在同年推...
10納米良率低下暗流涌動,手機晶片大軍過獨木橋
對於全球智慧型手機晶片供貨商來說,10納米先進工藝技術將是2017年的重頭戲,但新一代手機晶片解決方案還沒有現身搶市,各家晶圓廠10納米工藝良率卻紛紛傳出災情,造成包括高通(Qualcomm)驍...
「三顧茅廬」聘請梁孟松任CEO 中芯國際有望在14納米「亮劍」出擊
日前,中芯國際宣布任命趙海軍、梁孟松博士為中芯國際聯合執行長兼執行董事。我國半導體行業正處於即將爆發的臨界點,2014年6月出台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中提出了具體目標:到2015年電...
今年上半年台積電市占率預估將達56.1%
根據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報告,由於2018年上半年高端智慧型手機需求不如預期,壓抑手機廠商對高性能處理器的需求,晶圓代工廠面臨先進工藝發展力度減緩的壓力,今年上半年全球晶圓代工總產值年增率將低於去...
小米澎湃S2晶片已出樣,採用16nm工藝年底見真機
據媒體報導,市場傳出,才剛剛發布首顆手機晶片「澎湃S1」 的小米旗下手機晶片廠商松果,已在台積電以 16 納米FinFET工藝下,開始生產下一代 8 核5模的晶片- 「澎湃S2」。目前,該新款晶...
轉載:中芯宣布重大突破,14納米製程研發成功
本文轉載自:DeepTech深科技8 月 9 日是中國半導體產業極具里程碑的日子,這天,禁錮數十年的高端生產技術被中芯國際一紙財報公開書文末,「14 納米 FinFET 技術已導入客戶」短短几行...
邱慈雲暢談中芯國際差異化發展策略
在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後,中國晶圓代工業者中芯國際終於有一些好消息可以透露;該公司希望產業界能擺脫對中芯過往的負面印象:包括沉重的虧損、與台灣同業的訴訟糾紛,以及公司內部管理高層的多次異動等等。如...
量10nm之工藝,結ARM之歡心:英特爾曲線殺入移動領域
英特爾(Intel)透露,其10納米工藝性能可望超越其他晶圓代工廠,並將為包括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在內的廠商生產ARM核心手機晶片;為此Intel與ARM的Artisan物理...
傳聯發科下單中芯國際,分食台積電/聯電訂單
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可快速關注市場傳出,聯發科有意將中芯國際納入代工廠之列,台積電、聯電的訂單可能遭分食。聯發科日前表示不評論代工對象,但並不否認將與中芯國際展開合作。
三星突然宣布3nm,A12/驍龍855/麒麟980落後了?
現在手機晶片不斷升級,從之前的28nm工藝,基本從今年開始就可以看到大量搭載7nm晶片的手機,比如剛剛蘋果發布的三款新機,iPhone作為最受歡迎的手機,銷量全球前三,另外麒麟980的機型也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