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麒麟到凌霄:華為自研晶片持續加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C114訊 3月18日評論(李明)前兩天有個非通信行業的朋友問我,華為手機現在為什麼這麼強大?我說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的手機擁有自研晶片,這是其他國產手機廠商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

而事實上,作為目前全球體量最大的通信設備商、全球坐三望二的智慧型手機廠商,華為自研晶片不止於此。

麒麟成華為手機快跑差異化「加速度」

說到華為自研晶片,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地說,不就是華為海思麒麟晶片嗎?

而事實上,麒麟並非華為最早的自研終端晶片,在麒麟之前還有基帶晶片老大哥Balong(巴龍)。

據說巴龍是一座雪山的名字,在珠穆朗瑪峰旁邊,海拔7013米,寓意攻克世界最難題,攀登科技最高峰,華為當初以這種寓意開始做自研晶片產品。

其實,華為早在九十年代初就已經踏上了自研晶片之路。

1991年華為成立ASIC設計中心,2004年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開始正式啟動智慧型手機晶片開發。

2009年華為發布首款手機晶片K3V1;2012年推出體積最小的四核處理器K3V2並實現千萬級商用;2014年初明確SoC架構,推出支持LTE Cat4的麒麟910四核處理器並在多款旗艦智慧型手機上規模商用;2014年6月推出全球率先支持LTE Cat6標準的晶片麒麟920;2015年推出麒麟930/935晶片並在旗艦機型上成功規模應用,2015年底發布業界首款商用TSMC 16nm FinFET plus技術的SoC晶片麒麟950。

2016年華為推出以打造更加快速、流暢、安全的安卓體驗為目標,全球率先集成內置安全引擎inSE、達到金融級安全的手機SoC晶片麒麟960;2017年華為首個人工智慧移動計算平台麒麟970發布;2018年,華為面向全球發布華為新一代頂級人工智慧手機晶片麒麟980,創造包括第一個7nm工藝SoC等多個世界第一。


華為在手機自研晶片這條「不歸路」上的多年堅持,也迎來了收穫期。

市場研究機構IDC發布的2018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報告數據顯示,華為手機2018年出貨量2.06億台,市場份額14.7%,同比大幅增長33.6%,距離第二位的蘋果只有半步之遙。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近日還透露,華為手機出貨量今年年底有望達到2.5-2.6億台,華為中高端手機出貨有望達到或接近全球第一。

5G自研晶片實現真正端到端

自研晶片帶給華為終端的差異化競爭優勢,著實讓華為嘗到了甜頭,目前自研晶片正在滲透到華為幾乎每一條產品線。

要知道,除了普通消費者所熟知的華為手機等消費者業務,華為還有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和雲BU。

在2018年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首次宣布了AI戰略以及全棧解決方案,並且發布了自研雲端AI晶片「昇騰(Ascend )」系列,基於達文西架構,首批推出7nm的昇騰910以及12nm的昇騰310。

2019年1月,華為正式發布了基於ARM異構計算的伺服器CPU鯤鵬920晶片,以及基於該晶片的3款泰山伺服器。

鯤鵬920基於7nm工藝打造,可以支持64個內核,主頻可達2.6GHz,集成8通道DDR4,集成100G RoCE乙太網卡;支持PCIe4.0及CCIX接口,可提供640Gbps總帶寬。

鯤鵬920主要面向數據中心,主打低功耗、強性能。

而讓筆者最為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1月24日,正處於風口浪尖和輿論漩渦的華為重磅發布了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晶片天罡(TIANGANG),天罡晶片實現了多領域突破;與此同時,華為還發布了5G多模終端晶片Balong 5000(巴龍5000),以及基於該晶片的首款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 Pro。



至此,華為已經推出端到端5G自研晶片,包括雲數據中心、網絡、終端方面的晶片。

而華為的端到端是真正的端到端,從終端到網絡到雲全覆蓋。

今年將發布凌霄IoT Wi-Fi晶片系列

而華為自研晶片的野心還不止於此,在近日於上海舉行的2019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2019)期間,華為宣布,華為還將推出凌霄IoT Wi-Fi晶片系列,該晶片將於今年上市,這是專為IoT研發的商用晶片。


據了解,凌霄系列主要用於家庭接入類的產品。

今年華為自研的凌霄系列晶片將全面在HiLink生態中部署,凌霄CPU、凌霄Wi-Fi、凌霄電力貓晶片已經全面應用於其連接產品,比如華為路由Q2 Pro、WS5200增強版,以及後續所有路由產品。

「下一步,華為還將推出凌霄IoT Wi-Fi晶片系列,全面向所有華為智選智能家居生態合作夥伴開放。

採用凌霄IoT Wi-Fi晶片的家電設備,配合華為凌霄晶片的路由器,連接將更加穩定、體驗更好、覆蓋更遠、功耗更低,可支持各種帶電池的家電產品長期工作。

」華為相關負責人表示。

至此,華為端到端的自研晶片再次加碼。

而自研晶片所帶來的差異化優勢,也將繼續反哺華為各個產品線的高速發展。

面向未來,用很多華為高管的話說:行業里做晶片最好的也就是那幾家,大家都在用通用化的解決方案,能力也就那樣。

如果我們要更好的,那就沒辦法了,只有自己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細數華為這些年都自主研發了哪些晶片

華為,作為國內高科技公司的代表,可以說是一言不合就要晶片自研。都說晶片是核心科技,是國家命脈,眾多公司都在「嗷嗷叫」著要自研晶片,但在自己產品領域自主研發晶片,並取得成果的國產公司卻並不多,華為...

未來更可期!2018華為海思大事記

【未來更可期!2018華為海思大事記:更廣範圍自研之路——手機晶片全球領先、引領全球AI和5G萬物互聯未來】2018華為年末總結,首講華為海思。今年華為終端營收實現50%的提升,比去年增長100...

華為究竟自主研發了哪些晶片?

華為的mate系列、榮耀系列、P系列手機都眾所周知,但是華為這些年自主研發了多少晶片大家知道嗎?華為依託它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公司自主研發了華為手機自用的麒麟晶片、Baglong基帶、IPC(網絡攝...

5G規模商用進入倒計時

2月26日至3月1日,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18)如期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在本屆MWC上,5G無疑是最熱門的議題,各大運營商、設備商以及晶片、測試廠商都重點展出了5G相關的技術...

為什麼只有華為做出了高端晶片?

中心事件深度曝光以後,輿論除了表達對中興的惋惜,更多感慨中國在晶片產業的落後,4月18日,晶片概念股上演漲停潮,近20隻個股漲停,也許中興事件可以讓我們對中國集成電路,半導體等產業的落後現實重新...

海思麒麟要敢於叫板高通驍龍

CNII網訊在日前舉行的華為榮耀新品發布會上,華為Fellow艾偉宣布,海思麒麟系列晶片累計出貨量已經突破8000萬顆。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海思麒麟晶片出貨量要突破億級,還需要進一步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