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封裝時代來臨 可望成市場差異化指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半導體封裝技術在過去不受重視,直到近期才被視為設計流程的關鍵之一,也是實現摩爾定律的關鍵。

據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網站報導指出,傳統上封裝幾乎不曾是設計架構的主要部分,而關鍵指標則往往是價格與耐用程度。

然而,進入28納米以下製程與物聯網(IoT)應用當中,封裝逐漸成為市場差異化指標,一改過去平面式矽元件設計與製程規則,封裝也成為從初始概念到設計到製備等每一道製程都得注意的層面。

Tirias Research分析師表示,半導體傳統三大中柱技術是微影製程(Lithography)、電晶體設計以及材料。

然而,微影技術要實現摩爾定律愈來愈困難,而封裝技術涉及新式材料與處理技術,晉升成第四大中柱。

半導體產業正從2D轉型3D技術製程,而系統級封裝(SiP)常是不可或缺的架構,飛思卡爾(Freescale)、英特爾(Intel)、邁威爾(Marvell)等晶片製造商也都相繼導入此架構。

而部分市場的設計空間(Form Factor)受到功率預算(Power Budget)、封裝厚度、彈性等因素影響,系統級封裝已成必然趨勢。

當互連較厚、距離縮短、接線較少時,功耗也將更低。

顧問機構Yole Developpement報告指出,2015年是電子裝置的新世代,也是先進封裝技術進入量產與功能路線圖的初始年。

先進封裝可減少成本、提升效能、整合功能,且至2020年也可望占所有封裝服務44%、市值約300億美元。

智能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是先進封裝的主要市場,而伺服器、PC、遊戲平台、電視、機上盒(set-top box)、穿戴式裝置、物聯網(IoT)等應用也可望利用先進封裝技術優勢。

Lam Research產品執行副總Richard Gottscho也表示,先進封裝將形塑一可觀的市場,且刺激高深寬比(high-aspect ratio)介電層蝕刻(dielectric etch)、原子層沉積(ALD) 、矽穿孔(TSV)蝕刻等技術市場。

今 日封裝產業、商用晶片等已知導入扇出型(fan-out)、2.5D、單體式(Monolithic)3D等新式封裝技術,然仍不是高度量產的市場,也尚 未發展出一套適合不同市場的標準製程經驗。

而所有廠商爭相尋找最佳標準製程,也使得晶片、電路板、系統之間的區隔界線愈來愈模糊。

高效能運算與網路業者eSilicon正開發2.5D晶片,而eSilicon表示,2015年需求倍增,以高頻寬存儲器(HBM)市場需求為主要驅動力。

目前, eSilicon面對的最大挑戰是中介板(Interposer)封裝成本與提升良率。

而晶片封裝技術也可交由其他公司處理,許多大型專業委外封裝測試(Outsourced Assembly and Test;OSAT)廠商也透過各式手段開發更先進的納米技術與封裝技術,包括購併先進半導體製備器材等等。

同時,台積電、Global Foundries、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中芯國際、聯電等晶圓代工大廠也都忙升級先進封裝技術。

鴻海富士康、美商捷普集團(Jabil)等電子製造公司也都正將觸手伸及印刷電路板(PCB)以外的領域。

而每家廠商採用的技術都有著不同的市場目的,舉例來說,適用於汽車市場的封裝技術,將與適用消費者市場的封裝技術大不同。

晶片的封裝方式,更會影響到晶片設計的其他層面,封裝內部小小的變化就足以大幅改變封裝系統的電子或溫度特性。

封裝內部的材料有許多不同的拼裝方式,封裝內的特殊應用晶片(ASIC)、HBM、中介板以及封裝都有無限種組合方式,而重複使用的方式也有許多挑戰。

產業主要轉型趨勢從晶片層級拓展至系統層級,許多廠商正研發各式先進封裝用的新式材料,包括有機中介板、複雜聚合物等等,以往不會被聯想在一起的公司也展開合作。

日月光與日本TDK在2015年宣布共同成立日月暘電子股份有限公司(ASE Embedded Electronics Incorporated),聯合目標是生產內嵌式基板,且在四層式塑膠基板內將晶片微縮至50μm薄度。

單體式3D技術可望是最低成本的量產解決方案,不過,屆時也得考量TSV基板可鑽入多少個洞、鑽洞速度以及鑽洞密度。

英特爾、IBM等處理器業者以及像是賽靈思(Xilinx)等FPGA供應商都將繼續追尋摩爾定律。

目前為止,7納米製程已確認在各家業者未來規劃藍圖當中,而大家對5納米技術仍處觀望狀態。

製程微縮也愈來愈昂貴、耗時,新式封裝技術則是提升效能、降低功耗、改善面積、添增功能與能力的替代方案。

愈來愈多供應鏈廠商也開始提供解決方案,可驅使半導體未來數十年朝此趨勢發展。

加入微信

更多內涵你懂的

搜索微信公眾號:電子產品世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當摩爾定律走入歷史……然後呢?

如今已近九旬高齡的英特爾(Intel)共同創辦人Gordon Moore在1965年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IC上電晶體數量會在接下來十年依循每年增加一倍的規律發展,其後這個理論根據數次演變,成為...

薄膜納米製程發展的關鍵依然是電子氣體

近日,德國化學材料大廠默克(Merck)宣布,在南科高雄園區成立的亞洲地區集成電路(IC)材料應用研究與開發中心正式開幕並啟用。初期投資約1億元新台幣,提供前端原子層沉積(ALD)/化學氣相沉積...

三星宣布2018年7nm半導體工藝將量產

【天極網DIY硬體頻道】目前,各大廠商對於製程推進的熱情高漲,尤其是三星和台積電作為製程進程的領軍者,從去年就開始放話,都表示自己將率先發布、量產7nm製程晶片。眾所周知,7納米製程節點將是半導...

倒裝技術燃起LED海茲定律的曙光

2015年是LED產業很低潮的一年,尤其是中上游,經歷了產能過剩,晶片與燈珠一個月一個價,跌跌不休讓晶片與燈珠的議價幾乎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相信很多從事LED技術的人跟我一樣有一種不如歸去的感覺...

摩爾定律達極限 高階封測技術挑大樑

半導體業晶圓製程即將達到瓶頸,也就代表摩爾定律可能將失效。未來晶圓廠勢必向下整合到封測廠,在晶圓製程無法繼續微縮下,封測業將暫時以系統級封裝等技術將晶片做有效整合,提高晶片製造利潤,挑起超越摩爾...

前進5納米:台積電最新技術藍圖全覽

持續同時朝多面向快速進展的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TSMC),於美國矽谷舉行的年度技術研討會上宣布其7納米製程進入量產,並將有一個採用極紫外光微影( EUV)的版本於明年初量產;此物該公司也透露了5...

老將們對半導體工藝的未來表示樂觀

在日前於美國矽谷舉行的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年度晚宴上,來自半導體大廠的資深高層們表示,晶片產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卻面臨了吸引頂尖工程師的真正挑戰;此外一位微影技術專家展示了可望在下一個...

5年內進入3納米,台積電真能做到嗎?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自工商時報,如您覺得不合適,請與我們聯繫,謝謝。台灣科技部長陳良基9日表示,半導體為產業競爭力核心,台積電10納米製程已進入量產,2年後將進入7納米,不到5年將進入3納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