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製造工藝反超TSMC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源:內容由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編譯自「semiwiki」,謝謝。

最近Seeking Alpha發表了一篇文章「台積電失去了對英特爾的工藝領導地位」,SemiWiki創始人Dan Nenni要求我(代表本文作者Scotten Jones)看一下這篇文章並做自己的分析。

因為這是我多年來一直關注並發表的主題。

在深入研究公司之間的特定工藝密度比較之前,我想澄清「Seeking Alpha」一文中有關「全能柵極(GAA)和互補FET(CFET)」的誤解。

全方位柵極(GAA)

正如業界從平面電晶體轉向FinFET一樣,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就知道最終需要從FinFET過渡到其他電晶體以實現持續縮小。

與僅在一側具有柵極的平面電晶體相比,FinFET在三側具有柵極,從而改善了器件通道的靜電控制。

改進的靜電控制可降低溝道泄漏,並縮短柵極長度。

FinFET還提供了一種3D電晶體結構,其單位面積的有效溝道寬度比平面電晶體的有效寬度寬,因此可提供更好的單位面積的驅動電流。

眾所周知,FinFET之後的下一步就是水平納米片(HNS)。

如果納米片非常窄,您會得到納米線並能顯著改善靜電。

FinFET的柵極長度的近似極限為16nm,水平納米線(HNW)的近似極限為13nm,請參見圖1。

較短的柵極長度是收縮接觸式多晶矽(CPP)並推動更大密度的一個組成部分。

圖一

HNW的問題在於有效溝道寬度小於相同區域中FinFET的有效溝道寬度。

HNS的發展克服了這個問題,儘管可以犧牲一些靜電控制來實現,但在相同區域內,HNS的驅動電流可以達到FinFET的1.26倍。

圖二

HNS的另一個優勢是該工藝實質上是FinFET工藝,雖然有一些變化。

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低估過渡的難度,HNS的特定步驟,也是關鍵步驟——就是HNS的幾何形狀將使創建多個閾值電壓變得困難,但這是FinFET技術的邏輯演進。

設計人員習慣於使用具有4和5個閾值電壓的FinFET,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功率-性能折衷,回到一個或兩個閾值電壓將是一個問題,這仍然是HNS不斷發展的領域。

在「 3nm」節點上,三星宣布了一個名為「 Multibridge」的GAA HNS,另一方面,台積電(TSMC)仍在繼續使用FinFET。

兩種技術都是3nm可行的選擇,真正的問題應該是誰可以提供更好的工藝。

互補FET(CFET)

在Seeking Alpha文章中,有一篇評論提到CFET的密度是3 Fin FinFET單元的6倍,但這不是它的工作原理,實際上,這種比較甚至沒有任何意義。

邏輯設計由標準單元組成,標準單元的高度由金屬2間距( metal 2 pitch M2P)乘以走線數量得出。

最近的趨勢是設計技術協同優化(DTCO),以便最大程度地減少微縮 ,在M2P減少的同時,也減少了track的數量。

在一個7.5 track cell中,每個電晶體通常具有3個Fin,而在台積電(TSMC)7納米和三星電子的5納米,track cell已經過渡到6個,因此每個電晶體的Fin減少到了2個。

為了維持驅動電流,Fin通常更高並且以其他方式被優化。

隨著行業轉移到5個 track cell,每個電晶體的Fin將進一步減少到1。

圖三

目前CFET還是正在開發當中,這將作為HNS的擴展,以實現繼續微縮的可能。

在CFET中,nFET和pFET堆疊在一起,形成不同導電類型的水平納米片。

從理論上講,CFET可以通過簡單地堆疊越來越多的層而隨時間變化,甚至可以放鬆光刻要求,但是要實現2層CFET仍然需要克服許多技術挑戰。

而且,由於從HNS到2層CFET的互連要求,密度增加了大約1.4倍至1.6倍,而不是預期的2倍。

對於相同的工藝節點,2層CFET可能比優化的FinFET提供小於2倍的密度優勢,而不是Seeking Alpha文章所說的6倍。

2019年的現狀

2019年生產中領先的邏輯工藝是英特爾的10nm工藝,三星的7nm工藝和台積電的7nm光學工藝(7FF)。

圖5比較了這三個工藝。

圖四

在圖4中,M2P是 mental 2的間距,如前所述,tracks是track的數量,單元高度是M2P x Tracks。

CPP是接觸的poly pitch ,而SDB / DDB則代表該工藝是單擴散中斷還是雙擴散中斷。

標準單元的寬度是取決於單元類型的CPP數量,然後與單元邊緣的SDB相比,DDB增加了額外的空間。

電晶體密度是基於NAND單元和Scand Flip觸發器單元以60%/ 40%權重混合而成的電晶體密度的加權平均值。

在我看來,這是比較工藝密度的最佳指標,雖然不是完美的方法,但卻使設計脫離了方程式。

2020年狀態

到2019年底,三星和台積電都開始風險試產5nm工藝,並且這兩個工藝都將於2020年投入生產。

台積電5nm在密度方面領先,台積電(TSMC)的5nm工藝的密度提高了1.84倍,而7nm卻比三星的5nm工藝高了1.33倍。

圖5將英特爾的10nm工藝與三星和台積電的5nm工藝進行了比較,因為10nm仍是英特爾在2020年密度最高的工藝。

圖五

圖5中三星的值是三星已確認的所有數字。

台積電M2P是令人難以置信的28nm,這是我們在行業中聽說的數字。

其餘數字是我們估計達到台積電所披露的密度改善目標的估計。

顯然,台積電在2020年底的工藝密度領先。

2021/2022的展望

現在情況變得更加難以預計,英特爾的7納米製程將於2021年開始以2.0倍的縮減率開始增長。

三星和台積電(TSMC)都將從2021年開始3nm風險試產。

假設Intel能夠如願推薦,他們可能會短暫地具有生產密度優勢,但是Intel的14nm和10nm工藝都已經晚了幾年。

隨著COVID 19衝擊半導體產業,尤其是美國,這使我認為英特爾在2021年的可能性變得更低。

圖6比較了2021/2022的工藝,並假設在三個季度的正負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都可用,我認為這是一個公平的假設。

英特爾表示其密度將為10納米的2.0倍,台積電在2020-Q1電話會議上表示3納米將比5納米高70%,因此大概是1.7倍,三星表示3納米將晶粒尺寸相對於5納米減少了35%,這相當於達到約1.54倍的密度。

為了使Intel的數字正常工作,我假設有一個具有6 tracks的激進26nm M2P,一個針對FinFET和SDB的激進的47nm CPP。

對於三星,他們已經向SemiWiki公開了用於4nm的32nm M2P,我假設他們使用6 tracks cell將其保持在3nm。

對於使用GAA HNS的CPP,他們可以實現40nm和SDB。

在台積電的情況下,他們將5納米製程縮小了1.7倍,而7納米製程縮小了1.84倍,而且還碰到了一些物理限制。

由於性能原因,他們不希望CPP低於45nm,即使採用SDB,他們也必須非常積極地降低單元高度。

通過實施掩埋式電源軌(buried power rail,BPR),他們可以進入5track cell,BPR是一項新的困難技術,因此需要22nm的M2P。

坦率地說,這麼小的M2P會引起光刻和線路電阻方面的問題,而BPR也是激進的,因此我認為這一過程將具有極大的挑戰性,但台積電在執行方面擁有出色的業績。

圖6總結了2021/2022製程

圖六

圖6中的幾個有趣的觀察。

儘管三星是第一個加入GAA的公司,但我們認為它們的工藝密度最小,而台積電和英特爾都將使用FinFET來提高工藝密度。

三星可能做得比我們預期的要好,但我認為它們不會接近台積電的密度。

另一個關鍵點是,儘管英特爾正在將其7nm縮小到的2.0倍,但在大致相同的時間,台積電正在將5nm縮小到7nm的1.84倍,將3nm縮小至5nm的1.7倍。

坦率地說,我驚訝的是,台積電從5nm到3nm的密度提高了1.7倍,我期待的像是1.44倍,而5 tracks cell和22nm M2P相當激進。

我認為Seeking Alpha表征台積電的3納米縮小1.7倍是令人失望的,但它錯過了在1.84倍之上達到1.7倍的要點,而且這種組合遠遠超出了其他任何人所能做的。

2021/2022之後的下一步我希望英特爾和台積電都採用HNS sheets,而三星將生產第二代HNS。

緊隨其後的是,這三家公司將在2024/2025年左右建立CFET。

所有這些已確認的數字和預測都來自 IC Knowledg–戰略成本和價格模型。

戰略成本和價格模型不僅是公司特定的邏輯和存儲技術到2020年代中後期的路線圖,還是一個成本和價格模型,可產生詳細的成本預測以及材料和設備要求。

結論

台積電今年在其5納米製程密度上處於領先地位。

至於英特爾能否領先,則取決於他們的7納米製程與台積電3納米製程的發布時間,屆時英特爾有可能會暫時奪回製程密度領先優勢,但相信台積電將通過其3納米製程快速通過它們,道是。

每平方毫米超過3億個電晶體!

★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查看本文原連結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讚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295期內容,歡迎關注。

★晶片行業的困境

★華為2019都經歷了什麼?

★後疫情時代,晶片產業走向何方?

中國半導體|蘋果|封測|藍牙|設備|晶圓|英偉達|射頻|台積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台積電的聚寶盆:7nm工藝詳解

近日,台積電了公布Q2季度合併營收534.4億元(2409.99億新台幣),其中7nm工藝的收入占了21%,10nm工藝占了3%,16nm工藝占了23%,28nm工藝占了18%,16nm及以下先...

你追我趕的英特爾和台積電

集成電路剛被發明出來的時候,當時的特徵尺寸大概是10μm(10000nm),之後逐步縮小到了5μm、3μm、1μm、0.8μm、0.5μm、0.35μm、0.25μm、0.18μm、0.13μ...

驍龍835:老子難產,有苦難言

315過去後,就可以期待各家手機廠商推出的旗艦新機了……你可能會奇怪,315和手機廠商發布主力新機有什麼關係嗎?從以往經驗來看,好像並沒有,但今年比較特殊,因為到目前,拿出自家鎮店旗艦產品的委實...

三星:3nm工藝明年完成,性能大增

來源:內容來自「快科技」,謝謝。儘管日本嚴格管制半導體材料多少都會影響三星的晶片、面板研發、生產,但是上周三星依然在日本舉行了「三星晶圓代工論壇」SFF會議,公布了旗下新一代工藝的進展,

英特爾10nm工藝發布,正面PK友商

上月,國際半導體巨擘英特爾在北京舉行了其近十年來在華的首次製造工藝的技術介紹。此次會議英特爾眾多高管悉數出席。會上英特爾首次公布了自家最新的10nm工藝技術細節,並深度解析摩爾定律,並揭示目前關...

手機用上10nm?英特爾:別信他們的!

在製程工藝上,英特爾總是第一家推出最新工藝的老大,無論32nm、22nm、14nm,都是需要台積電和三星一路狂奔才能追上的節奏。然而,英特爾卻讓14nm連戰數年,以至於10nm工藝被台積電和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