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針對華為限制升級:英雄自古多磨難,關注產業鏈投資機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風波再起,美國再挑華為事件。

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在官網上連續發布了兩條消息:一是宣布對華為的臨時許可證再度展期90天,但聲明是最後一次展延;二是宣布更改出口管制條例(EAR)的約束,限制華為使用美國軟體和技術設計晶片和全球代工廠為華為海思代工產品,緩衝期為120天。

短期看「備胎」備貨,供應鏈節奏或被打亂。

在美國禁令之後,華為海思啟用「備胎」計劃,同時加速國產供應商導入,實現國產替代。

合理推測,在2020年8月15日之前,華為仍有充足的時間對部分關鍵元器件進行備貨,進一步提升庫存水平。

考慮到美國新規影響,華為或許會在120天內從台積電和中芯國際等代工廠積極拉貨,進而影響台積電、中芯國際等上游供應鏈廠商的生產規劃與進度。

中期看大國博弈,全球化下難捨難分。

環球時報指出,如果美國對華為進一步「卡脖子」,阻止台積電等向華為供應晶片,中方或將予以強力反擊,包括將美國有關企業納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依法依規對高通、思科、蘋果等美企進行限制或調查,暫停採購波音飛機等等。

根據BCG報告,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可能導致美國全面禁止技術出口,使兩國技術產業脫鉤。

如果考慮到直接和間接影響,美國半導體收入將下降37%。

長期看國產替代,全面自主可控。

對於華為或者科技產業鏈國產替代需劃分為三類進行討論,①零部件供應鏈:高端晶片仍對美國有較大外依存度,需扶持國產晶片供應商,提升國產化率;②自研晶片產業鏈:晶片產業高度分工,上游EDA、IP、代工、設備有可能產生影響,需大力扶持上游國產廠商,實現國產替代;③作業系統:電子產品是軟體硬體結合高度緊密的應用生態,需大力發展作業系統,建立國產軟體應用生態。

在自主可控的大邏輯下,建議關注國內半導體行業中各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比如設計:韋爾股份、兆易創新、卓勝微、瀾起科技、聖邦股份、斯達半導、匯頂科技、紫光國微、北京君正、恆玄科技、思瑞浦、芯原股份等;製造: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存儲: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等;功率:聞泰科技、華潤微、捷捷微電、揚傑科技等;封測: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晶方科技等;設備:中微半導體、北方華創等;材料:滬矽產業、安集科技、華特氣體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海思半導體產業鏈精要

華為遭遇「卡脖子」,多家券商火速解讀邊際變化,國產替代邏輯強化之下,這些上市公司值得關注①美國商務部加碼限制華為,0%價值含量占比以上使用美國「技術」或者「軟體」生產的產品需要遵循美國的出口管制...

美國制裁華為升級,晶片國產替代迎機遇?

剛剛過去的一周又一次被華為刷屏,因為美國對華為的封殺進一步升級了。怎麼個升級法呢?上一次,美國商務部是規定美國境外公司,必須使用美國技術的占比低於25%,才能和華為做生意。這一次不一樣了,美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