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台灣版馬雲、王健林,身價上百億從打工仔變身百億富翁

文章推薦指數: 81 %
投票人數:11人

創業是個很奇怪的事情,能夠讓窮小子一下子升級為富一代,也能夠讓你一蹶不振。

今天,我們講的這位就說從打工仔再到創業者再到成功人士的典型案例,那麼,他是誰呢?背後又有著怎麼樣的與眾不同的故事?接下來,筆者將和你一起分享他的創業故事,感受他無數次的挫折與失敗,感受他的成功,他就是——台灣企業鴻海精密(下屬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

創業伊始,從0到1

時間回到1966年,那一年的他選擇進入到台灣的「中國海事專科學校」進行學習,由於當初家庭原因再加上自己要強的性格,他依靠自己半工半讀完成了學業。

在畢業以後,他也被台灣復興航運錄用了,並且還就因為這樣在了裡面待了挺長一段時間。

當時,他的這份工作可是被很多人羨慕著的。

但是,天生不安分的他自然捨不得就這樣一輩子待在一個地方打工上班,然後就這樣過去自己最精彩的時光,畢竟年輕人都會有自己的創業夢、下海夢。

於是,他開始籌劃著自己創業的事情,在經過自己的一番努力之後終於有了一個可以自己開公司的機會。

剛好他的朋友有一筆塑料零件訂單需要找公司承接生產。

他在收到消息之後就馬上接下了這筆生意。

他出資10萬元新台幣租了一個70平方米的廠房,與朋友在台北縣創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還招來了15名工人,他認真地做好各項流程的審核工作。

在不到一年的功夫,企業就這樣成為了郭台銘的全資公司。

這時的鴻海不過是個規模只有30萬元新台幣的小公司。

靠著塑膠作坊賺取第一桶金後,郭台銘把賺來的錢拿去購置了先進的模具設備,以擴大產品範圍,掌控技術能力。

但其實,他的這種做法在當時是比較激進的。

很快,鴻海就出現了極大的困境。

他不得不去美國日本一家家拜訪取經、開拓業務,而且自己的英語和日語都還是很爛。

也正是這段日子,讓他意識到了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性,他的野心也更大了,想要通過讓頂尖的企業輔助自己技術升級。

扭虧為盈,高速發展

之後很快到了1977年,當時的公司已經開始進入了盈利狀態。

他開始投資了其他領域,如建立了電鍍部門與衝壓廠,此外還以連接器、機殼等產品為重心,力行「量大、低價」的競爭策略。

到了1982年,他把公司改名了,更名後的公司成為了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他還繼續投資1600萬元進入計算機線纜裝配領域。

1988年,郭台銘在深圳成立了廣東深圳富士康精密組件廠。

2001年,鴻海以1442億元台幣營收,名列《天下雜誌》台灣1000大民營企業龍頭。

2002年,郭台銘的鴻海集團營業收入突破3450億元(台幣),高居台灣民營製造業第一。

2008年4月,郭台銘宣布退休。

7月23日,郭台銘與曾馨瑩訂婚,訂婚宴上宣布,將捐出四百多億人民幣的九成個人名下財產作為公益之用。

2016年4月5日,日本媒體報導稱,鴻海集團(富士康母公司)已經和日本夏普公司在2日正式簽署了收購協議。

鴻海斥資35億美元獲得夏普66%股權,成為夏普的新東家。

2018年3月8日,中國證監會的消息顯示,富士康(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獲通過,最快3月底,這家巨無霸便可登陸A股。

「成功是個最差勁的導師,只會帶給你無知和膽怯,卻不能帶給你下一次成功的經驗和智慧。

」郭台銘曾這麼說過,「順境的人生人人會走,只是速度快慢而已;人一定要學著走逆境,而且愈年輕愈好,因為逆境才是真正學習成長的機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富士康光速IPO,郭台銘的關鍵一步

360「借殼」直衝4000億的熱議尚存,A股市場又迎來新寵。3月8日,中國證監會的消息顯示,富士康(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獲通過,最快3月底,這家巨無霸便可登陸A股。作為多年來的...

台灣首富郭台銘:從兼職工到400億慈善家

以「代工之王」之稱的台灣首富郭台銘,是鴻海精密和富士康集團的實際掌權人。從家境貧寒到白手起家再衍變到企業家。他的一生充滿傳奇,除此以外,在慈善事業也是積極參與,曾捐出九成財產,之後僅用大半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