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股東會談「華為禁令」:這齣戲還會繼續,將找到方法一一化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時代財經 盧潔萍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試圖「科技中立」的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最近陷入兩難境地。

6月9日上午9點,台積電在台灣新竹召開股東大會,在對2019年經營業績進行說明之餘,其董事長劉德音也對目前備受關注的赴美建廠、華為海思訂單、貿易戰下台積電的處境及應對問題一一回應。

劉德音表示,赴美建廠符合台積電利益,台灣下游廠商也願意一同前往設廠,目前的設廠方案還在與亞利桑那州政府討論中。

同時,他透露,如果接下來台積電無法承接華為海思訂單,也會有很多客戶想補上產能空缺。

「這齣戲還會繼續,台積電將找到方法一一化解限制,但短期內不會改變使用美國半導體設備生產。

」劉德音表示。

同時,他認為,赴美設廠符合公司利益,將有助於其找到全球最頂尖科技人才,並且台灣下游廠商也有意願一同前往設廠,盼可打入美國市場。

談赴美建廠:下游廠商也將隨遷

談及赴美建廠議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赴美設廠目前還未定案,敲定後會再報告未來計劃,如果成功,對公司有很大的好處。

一方面台積電可借美國設廠機會招攬全球最頂尖的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則可以取得美國客戶信任,對其未來在美國市場發展有利。

不過,劉德音也強調,技術發展還是會留在台灣,且將全力保護智慧財產權,讓技術保持在台積電手中。

劉德音也透露,台積電將尋求與下游廠商一同赴美建廠。

其表示,目前台積電已與亞利桑那州政府討論,在美國廠旁邊另闢園區,讓台灣下游廠商一同在當地設廠。

「很佩服下游廠商,很有挑戰心、冒險性。

看到我們去,他們都希望跟我們一起去。

」劉德音說。

他指出,台灣下游廠商也想打入美國市場,雖然目前亞利桑那州已有完整產業鏈,包括半導體特殊氣體等廠商,但下游廠商覺得在美國建廠,有機會打敗當地既有廠商,創造更高市場,若他們能成功,台積電也很高興,能將台灣產業帶往新的領域發展。

至於選擇亞利桑那州的原因,台灣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認為,亞利桑那州過去曾是半導體製造、IC 設計重鎮,儘管後來生態有些改變,但對半導體產業並不陌生。

觀察亞利桑那州設廠情況,除了英特爾、恩智浦,Microchip總部也位於此處,換言之,台積電於亞利桑納州設廠,至少供應鏈不是從零開始。

此外,亞利桑那州還有氣候優勢,天災少、地震少,且氣候乾燥,一年四季有三季是夏天,因此台積電選擇在亞利桑那州設廠也算合理。

談華為禁令:仍在觀察執行程度

對於美國政府收緊對華為出口禁令,台積電或無法繼續為華為進行晶片代工一事,劉德音在股東會上回應股東提問時表示,會找出方法,一一化解限制。

目前華為已經是台積電蘋果以外的第二大客戶,對於台積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財報顯示,2019年台積電營收中,華為貢獻了361億人民幣,占總營收的14%,同比增長超過80%;蘋果2019年為台積電貢獻了583億人民幣,占台積電營收的23%,同比增長僅1%。

台積電2019年財報

劉德音表示,雖然美國政府加大限縮華為,但也提供120天緩衝期,況且,台積電不是唯一的公司,美國政府的限制是針對所有華為供應商,晶圓代工廠除台積電,也包括三星。

這意味著全世界的公司都夾在中間,能做的是持續找尋解決方案,回應新的國際情勢。

而另一方面,由於該項禁令目前還在法規解釋階段,公司亦不確定是否會送出申請許可,仍在觀察法規執行程度,評估申請後取得許可的機會。

此外,劉德音表示,若沒有海思訂單,無論是在產能、訂單或手機市占率等層面上,有很多客戶想要填補空缺,但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補上,得看產業連動性、產業敏捷性。

他坦言,希望這件事不要發生,但若發生,盼很快就能補上。

但實際上,其他手機廠商已經開始行動,包括蘋果在內的手機廠商紛紛「搶單」台積電產能。

據台灣媒體報導,近日台積電將華為海思原本預訂的第四季先進位程產能已開放給其它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聯發科、AMD等大客戶,目前台積電第四季7納米產能將維持滿載,5納米利用率亦維持高檔。

台媒表示,預計台積電第四季營收將與第三季持平,雖然失去華為海思訂單,但對營運影響不大,全年營收較去年增長15%至18%的目標將可順利達成。

「全球的半導體都依賴美國的技術,不管台積電有多少納米的製程,技術都是一樣的,越先進越離不開美國技術。

」深圳市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常軍鋒對時代財經表示,「最先進的核心技術、關鍵設備全部都是美國掌握著,相關法律的出台對企業肯定是有影響的。

而另一方面,常軍鋒也認為,短時間內,大陸晶圓代工廠商很難對台積電形成替代之勢。

「我們的技術和他們差距還是比較遠的,理論上不會有什麼變化。

像之前大陸第一台國產28nm光刻機的生產,這其實是有好幾代的差距。

赴美建廠時間節點微妙

其實從企業經營、財務角度看,台積電赴美建廠一事,投資誘因不大,但此前5月15日台積電仍宣布決定赴美設廠,這背後離不開時下政治經濟情勢複雜化原因。

5月15日上午,台積電宣布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且營運一座先進晶圓廠,將採用5納米製程,預計2021年動工,2024年量產;至於投資金額,台積電指出,2021~2029 年,在這專案的支出,包括資本支出約120億美元。

台積電表示,亞利桑那州的新廠規劃月產能為2萬片晶圓,將創造超過1600個高科技專業工作機會,並將在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統中,間接創造上千個工作機會。

「政經情勢複雜化,使得台積電不得不這樣做。

」 台經院研究院劉佩真曾在台媒相關採訪中表示,就算台積電有意識地降低對美市場依賴,北美依然掌握 60%訂單,而且美國政府同時與英特爾(Intel)、三星電子討論赴美設廠,如果台積電拒絕赴美,美國選擇增加投資英特爾、三星,台積電將面臨被超車的危機。

蘇孟宗則認為,美國人力成本確實比台灣高很多,但時空環境改變,很多晶圓廠已經高自動化,而且雲計算時代來臨,工廠運作、工程分析都可以遠程連接,這種營運模式變化可以彌補人力成本高昂的弱勢。

另外,台積電南京廠已經如此運營,可以預期美國廠也會複製此模式。

台積電與美國政府、亞利桑那州州政府達成怎樣的協議,目前不得而知,但選在此時放出消息,不論時間、地點,都經過深思。

「一定要在川普總統選舉前,才有拉抬聲勢的效果。

」劉佩真表示,除了選舉考量,美國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第2季經濟數據更是不樂觀,如果此時能有重量級的國際半導體業者宣布到美國設廠,對川普而言,也是一項傑出政績。

台積電仍要警惕過度依賴美國

事實上,對於赴美建廠,劉德音此前曾在今年台積電一季度法人說明會上謹慎指出,赴美投資必須符合規模經濟、成本划算,以及人員組織和供應鏈必須完備三大要件。

除了赴美建廠成本遠高於台灣,生產是否符合規模經濟,以及缺乏完整半導體供應鏈,都是必須克服的挑戰,也是先前台積電遲遲不鬆口的原因。

「如果單純從財務角度或是市場考量,當然還是以台灣為生產重鎮較有利。

」劉佩真表示,美國各項成本都偏高,台積電在美國設立台積電美國子公司WaferTech後,就沒有進一步設廠計劃。

另一方面,台積電先前為了降低過度集中單一客戶(蘋果)、單一市場(北美),選擇加碼對中國投資,如今中國市場比重升至 20%,有效降低對北美的依賴程度,但北美比重仍達 60%。

除了有60%的營收來自北美,台積電的絕大部分股權都被美資持有。

其2019年財報顯示,台積電最大股東為美國託管台積電存托憑證專戶,持有股數為5325610353股,持股比例為20.54%,而台灣「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雖為第二大股東,卻僅占6.38%。

劉佩真指出,台積電釋出的信號有三點值得留意,一是台積電今年第2季要量產5納米,乍看之下,拿出最先進位程到美國投資,似乎很有誠意,但到了2024年,台灣應該已經發展到2納米,「台灣還是保有籌碼」。

其次,台積電在美國9年的資本支出規模約120億美元,但在台灣,一年資本支出規模約 150 億至 160 億美元,差距相當顯著。

第三,亞利桑那州的新廠規劃月產能為2萬片晶圓,但台積電到今年底,在台灣的5納米月產能可達8萬片,明年還有機會加大,「不論資本支出,還是產能,都遠不如台灣」。

根據台積電最新財報,2019年度其營收約為新台幣1兆699億900萬(346.3億美元),同比增加3.7%,稅後凈利約為新台幣3452.6億元(111.8億美元),同比減少約1.7%。

2019年,台積電的N5製程技術進入試產,預計於2020年上半年開始量產。

與此同時,台積電的N6製程技術也預計於2020年底前進入量產。

2019年台積電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為52%。

按地區劃分,2019年台積電來自北美市場的營收占其總體營收的60%、日本與中國大陸以外的亞太市場占9%、中國大陸市場占20%、歐洲、中東及非洲市場占6%、日本市場占5%。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台積電赴美建廠,有必要大驚小怪嗎?

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嚴重衝擊,使得各個國家越來越重視本土的供應鏈,並計劃在本國構建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安全的產業鏈。這種趨勢,意味著「供應鏈逆全球化「將會更加明顯。台積電赴美建廠就是在供應鏈逆全球...

台積電投資近千億建廠,往5nm推進!

來源:內容來自鉅亨網,謝謝。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今(8)日董事會通過,核准955.54億元的資本預算案,其中包含159.98億元興建廠房,以及795.56億元用做擴充與升級設備產能等的資本預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