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傳英特爾急剎晶圓代工業務,最大受益者卻非台積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剛宣布 10 納米製程又跳票、將延後至 2019 年量產的英特爾又有了震撼消息。

近來業界持續傳出,過去幾個月以來,英特爾晶圓代工部門接單大踩剎車——這讓業界大惑不解:「英特爾是不想玩晶圓代工了嗎?」

事實上,這並不是英特爾第一次降低或者是淡出晶圓代工業務,過去英特爾就曾有過類似的前例,在自有產品出貨產能需求吃緊時,就策略性的降低晶圓代工業務訂單。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明顯與過去不同。

因為,過去幾個月來,英特爾重心明顯轉向為內部自有產品生產製造,而持續減少對外承接晶圓代工訂單,其中有多個跡象都指向,英特爾將可能逐步淡出全球晶圓代工業務,而這對於全球產業而言無疑又是一枚超級重磅炸彈。

而若英特爾真的淡出、甚或是退出晶圓代工業務,許多人或許第一個會想到受益的對象就是台積電,但在 DT 君看來,三星或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而由此所牽動的巨大轉折,絕對是國內半導體企業必須全神貫注緊盯的重點。

若英特爾真的逐步淡出代工市場,原本台積電、英特爾、三星三強鼎立局面將演變為雙雄對決,國內企業如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必須儘快增強自身實力、急起直追,才能在這一場行業板塊騰挪中,抓住向上遞補空缺的機會。

處理器安全漏洞問題、10 納米製程多次跳票,英特爾頻遇瓶頸

英特爾正值多事之秋,除了爆發處理器安全漏洞問題,最新一代的 10 納米製程進度也一再推遲,距離 2014 年上一代 14 納米的推出,已經是 4 年前的事,對比主要競爭對手台積電、三星都已經進入 7 納米肉搏戰,這對一向自傲於全球半導體霸主、且技術至少領先競爭對手 3 年的英特爾而言,這顯然是極不尋常的瓶頸關卡。

三年前才敲鑼打鼓要重返晶圓代工產業的英特爾,一度讓台積電將英特爾、三星兩大勁敵比喻為「七百磅大猩猩」,不過,這一切有了峰迴路轉的改變。

英特爾從今年初起,就大幅減少對外的晶圓代工接單,然這是暫時性的淡出?或是永久性的決定?目前沒有答案。

在半導體領域叱吒風雲半個世紀的英特爾,為何花了十年的時間進軍晶圓代工市場,到頭來最終卻可能只是一場夢?DT 君認為有兩大因素值得關注。

近因是製程技術一直延遲的拖累。

英特爾日前才宣布 10 納米要延到 2019 年,距離上一代 14 納米的推出,已經是 4 年前的事,這個產業最慢也是平均兩年推進一個製程代次,英特爾這次的技術遲到的太誇張。

雖然英特爾曾經公告宣示,其 14 納米相當於競爭對手的 10 納米,台積電 16 納米以電晶體線寬來看實際上是 19 納米、7 納米等同於英特爾 13 納米,然無論如何,今日三星和台積電都已經要量產 7 納米,且往日英特爾都是以技術領先對手 3 年的距離為自豪,這次,英特爾的技術瓶頸,越來越難解釋得過去。

英特爾 10 納米良率無法解決,導致現有 14 納米和 22 納米產能嚴重不足,根本無法滿足外部客戶的需求,連產能都不夠,怎麼幫去接外部客戶的代工生意?

圖丨英特爾 10 納米製程遭遇瓶頸

再者,日前英特爾爆出重大的處理器安全漏洞問題,美國計算機網絡危機處理中心甚至建議用戶最好換掉受影響的處理器,這可能讓未來幾年有一波換機潮發生,英特爾在主業處理器業務上,光生產自己的產品都可能做不完了,哪還有閒情逸緻去接代工訂單。

缺乏服務意識的文化,註定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十年一場空

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無法成功的遠因,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一語道破。

他分析,英特爾做自己的產品 (處理器) 非常厲害,但晶圓代工是要幫別人做產品,必須要有服務別人的精神和文化,但英特爾只會服務自己,不會服務別人。

行業內人士分析,英特爾在半導體領域一向位居霸主的地位,無論是技術、產品皆然,在計算機時代就橫掃千軍,不把 AMD 逼到絕境,也只是想免除一些反壟斷的疑慮,不然根本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因此心態一直很自傲。

當銷售自己的產品時,「自信」是一種加分,但做代工卻必須是常常要彎下腰來,期望別人來使用自家的代工產能、技術,要服務別人、滿足客戶需求,這點,是英特爾的最大弱項。

偏偏,主導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的人,都是老英特爾出身,骨子裡有著與生俱來的傲氣,講白了,就是根本不懂晶圓代工的真正內涵,講更清楚一點,就是英特爾根本沒有找對人來主導晶圓代工業務,所以不會成功。

像英特爾這般自信的強者,自然也不會願意向外借將,因此,向來只聽到台積電會重用英特爾的人才以學習其專長,但以英特爾高高在上的姿態,是不會主動挖台積電的人來學習晶圓代工業務的奧妙。

不過,或許是英特爾最近真的遇到太多挑戰,日前也開始挖角其他大廠的人才,找來曾經在 AMD 任職、2016 年跳槽到特斯拉的 Jim Keller,行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好的開始,未來英特爾有機會大量起用外部人才,進一步為公司換血、加速新陳代謝。

圖丨 Jim Keller

其實,英特爾開放晶圓代工業務是在 2008 年,但這十年來,一直把該業務當成副業來經營,或是當成自己處理器主業的調節緩衝,對英特爾而言,晶圓代工或許有其策略重要性,但卻始終不被認為是主要核心,而或許正是因為這樣心態上的差異,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都沒有太好的表現。

一直到 3 年前,英特爾再度大張旗鼓宣布要認真進軍晶圓代工領域。

英特爾與展訊合作兩顆 14 納米曾轟動一時,LG 卻被害慘?

英特爾究竟有哪些晶圓代工客戶?其最大的盟友,當屬紫光集團旗下的展訊,以及韓國手機大廠 LG。

英特爾在過去兩年間,陸續與展訊合作兩顆 14 納米製程的產品,這項結盟被視為是英特爾進軍亞洲晶圓代工領域的重要一役,也是展訊進軍高端產品的試金石,而在此其中,也因為英特爾在先前就已投資展訊,以此結盟助攻打群架的用意相當明顯。

若提到英特爾 10 納米一再跳票有哪些受害者,就不得不提 LG 了。

LG 的 10 納米手機處理器最後選擇和英特爾合作,不但投入巨資,且一耗就是兩年,但因為英特爾的 10 納米一直跳票,最後 LG 資金燒完,只好放棄該計劃,讓 LG 的自製處理器部門元氣大傷。

另外,英特爾的晶圓代工客戶還有 FPGA 供應商 Achronix,以及已經被英特爾收購的 FPGA 大廠 Altera 等。

英特爾雖然大幅減少晶圓代工客戶的接單,但仍是持續承接自己內部和集團內的產品,如基頻晶片等,然這策略,卻間接影響了台積電。

英特爾和台積電雖然在晶圓代工領域是競爭對手,但英特爾也是台積電的大客戶之一,像是英特爾自己的基頻晶片就是由台積電操刀生產,這點關係非常微妙,英特爾自己有技術、有產能,但有些產品仍是要交給競爭對手生產。

英特爾若淡出晶圓代工版圖,長期最大受益者是三星而非台積電

英特爾若退出晶圓代工領域,短期來看受益者是台積電和三星,從三強廝殺變成兩者對峙,然長期來看,這局面恐讓三星在晶圓代工領域有做大的機會,進而強化全球半導體領域的實力,不利於台積電。

然而,最苦不堪言的,絕對是許多晶片設計公司,未來要面臨高端製程的供應商越來越少、議價能力越來越低的窘境,更痛苦的是,許多晶片設計公司可能要被迫去找三星合作。

稍具規模的晶片設計公司除了主要的晶圓代工廠,一定會找尋第二供應商,通常主要的晶圓代工廠都是台積電,以往第二供應商的角色是聯電,但聯電已經不拼高端製程,因此這幾年由三星、英特爾、GlobalFoundries 遞補上第二供應商角色。

想想看,全球僅存的高端製程供應商除了台積電,就只剩下三星、英特爾、GlobalFoundries 可供應,現在英特爾不玩了,GlobalFoundries 又常常政策變來變去讓客戶擔心,唯一有技術、有產能、有製程的代工廠只剩下三星,客戶最後可能都迫於無奈非去韓國投片不可,這等於是讓許多晶片廠進退兩難。

圖丨 GlobalFoundries

再者,英特爾、GlobalFoundries 這兩家半導體大廠,經營晶圓代工領域的心態,是不會想要搶龍頭的。

因為對英特爾來說,主力業務還是自家的處理器產品,晶圓代工業務是挑客戶,只找特定的策略性合作對象,而 GlobalFoundries 之所以不想搶龍頭,其實與想不想沒有關係,而是因為先天實力上的差距。

但三星不一樣,三星是一家做什麼都要拼第一的企業,不論內存、快閃記憶體、面板、手機、電視全部都是以成為世界第一為目標,因此,誰會相信三星大張旗鼓揮軍晶圓代工產業,會甘心居於台積電之後。

但當英特爾也淡出晶圓代工領域後,等於是許多客戶又少了一個高端技術的供應商,最後都被迫去找三星做代工,因此,該局面短期利於台積電、三星兩家,然長期而言,只會有利於三星問鼎全球半導體龍頭,對台積電是不利的。

國內半導體公司必須儘快提升實力,才能掌握機會往上遞補空缺版圖

但這對國內半導體公司而言,是一個契機。

眼前戰況是,機會在眼前、未來眾多客戶需要代工技術和產能,國內的半導體廠更須儘快急起直追,包括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唯有不斷提升自身實力,讓自己的產業地位一直往前挪移,才能在機會來臨時,臨門一腳補上去。

或許可以借鑑台積電、三星是如何成功的?除了嚴謹的企業文化、不斷求精進的技術、深耕的服務客戶精神外,這幾年來台積電把競爭對手甩得遠遠,一舉拿下全球六成市占率,其實有個秘訣。

台積電的製程 (Process) 團隊能力很強,除了基本功技術開發的能力、設計技術平台 DTP(Design Technology Platform) 部門外,獨創的開放式創新平台 OIP(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也是攀頂峰的秘密武器。

而三星的製程能力和設計能力都非常強,製程能力與台積電不相上下,在設計能力方面,因為三星自己會做產品如自家處理器 Exynox,因此三星的設計能力高於台積電,這也是三星能在晶圓代工領域快速出頭的原因。

從上述的關鍵來看國內半導體大廠的腳步,除了很積極把先進位程技術如 28 納米、14 納米、10 納米做出來外,有沒有把製程能力團隊,以及設計能力團隊強化?找到對的人才打好基本功,才能走得穩走得遠,這些看似是細節,卻是很重要的關鍵。

像是中芯國際就很缺類似台積電的設計技術平台 (DTP) 完整團隊,箇中原因也是這類的人才必須用高薪去挖角,錢砸下去、人才會來,這是不變的鐵律,國內的華為就是很好的例子。

英特爾的半導體實力仍是十分堅強,但明顯是一頭無法輕盈起舞的大象,因為連新製程進度都不斷跳票。

雖然這不影響每一代新推出處理器的效能,但卻不應該是一家龍頭企業該有的水淮。

這一次,英特爾再次把晶圓代工業務當成主業的調節器,產能吃緊恐逐漸淡出,若哪天英特爾想再於晶圓代工領域大展身手,對外號召客戶時,還有哪一家客戶敢全力支持?最重要的是,這樣的發展,埋下韓國半導體勢力坐大的種子,牽動全球晶圓代工產業板塊的位移,英特爾或許有他自己的如意算盤,但世事豈能盡如人意,有些事是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全球晶圓代工產業的機會之窗,看來又再度即將開啟,這對國內半導體企業而言,將會是一個必須把握的契機,由巨變轉折創造的機遇,將是改寫歷史的關鍵一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英特爾、三星等IDM大廠積極經營晶圓代工市場

三星電子和英特爾將大幅拓展晶圓代工事業領域。過去掌握晶圓代工市場的台積電、格羅方德等單純晶圓代工業者,和三星、英特爾等綜合半導體企業(IDM)憑藉各自的優勢,形成競爭版圖。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三...

收藏!全球知名廠商納米製程技術最新進展

來源:芯師爺前段時間,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在南京設置的12英寸廠,因為試產良率良好,將準備提前半年在2018年5月量產。據報導,台積電當時斥資30億美元,在南京廠以16納米製程導入試產之後,原本...

創業30年,台灣「半導體教父」這一次真的退了

在今日台積電的股東會上,創始人、董事長張忠謀說,他度過了人生最興奮最愉快的30年,感謝大家給自己機會。話畢,全場響起長達近一分鐘的掌聲。這位老人也在會後正式離開台積電,開始自己的退休生活。對於張...

五大挑戰者出擊,台積電還能高枕無憂嗎?

版權聲明:本文由半導體行業觀察整理自網際網路,如您覺得不合適,請與我們聯繫,謝謝。今年十月,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談及Intel跨足晶圓代工領域,談及Intel此舉是把腳伸到池裡試水溫,...

10nm製程良率不足 或將引起連鎖反應

根據蘋果以前的更新規律,將會在明年推出的新款iPad將會採用全新的A10X晶片,而不出意外,這顆處理器將會由台積電代工,工藝也應該使用的是10nm製程。可是現在卻傳出了一個壞消息,台積電的1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