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來好消息:首條14納米晶片生產線投產!目標提前一年實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中芯南方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中芯南方廠)內,中國首條14納米生產線上,一顆顆14nm製程晶片正新鮮出爐……據報導,2019年三季度,中芯南方廠第一代14納米FinFET工藝已成功量產。

按規劃達產後,中芯南方廠將建成兩條月產能均為3.5萬片的集成電路先進生產線。

本來按照2014年的晶片產業發展綱要要求,是到2020年16或者14納米製造工藝實現規模量產,屆時要建成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但現在看來,中芯國際中芯南方廠14nm晶片生產線的投產讓這個目標提前一年實現了。

其實這些年來,中國的晶片製造成長速度非常之快,而中國晶片企業中最具代表性的非中芯國際莫屬。

據調查顯示,目前全球晶圓代工廠市占率前三名分別為台積電(TSMC)、三星(Samsung)的與格芯(GlobalFoundries),中芯國際則位列第五。

中芯國際已經是中國當之無愧的晶片巨頭,截至2019年底,中芯國際專利申請總量超1.6萬件,授權總量超1萬件。

2019年第三季度,中芯國際營收達到8.2億美元,單凈利潤就有0.85億美元之多,較去年營收直接增長1014%。

而除了中芯國際之外,有能力獨自研發晶片的華為海思也宣布開始對外供應晶片了。

據報導,華為旗下的晶片公司海思半導體已經開始向除了華為之外的其他企業供應晶片,並發布了發布了第一款針對公開市場的4G通信晶片,未來中國晶片自給率肯定會逐漸提高到自給自足的地步。

不過就在中國晶片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美國卻在自家晶片產業斷供而擔憂。

據悉,美國國內的高科技企業已經越來越依賴在境外製造的晶片,因為它們一直以來的模式都是把晶片製造代工環節交給國外企業,自己只保留IC設計技術,但長此以往下去,美國晶片代工企業必將消失殆盡。

為此,美國近來一直呼籲該國高科技產業CEO,鼓勵他們在美國重建半導體生產線,但效果卻不是很明顯,於是美國又有別的想法了。

比如2018年中企想要購買荷蘭阿斯麥(ASML)公司一台價值1.5億美元的EUV(極紫外光刻機),光刻機則是半導體生產製造環節最重要的核心設備,但荷蘭ASML公司卻苦於無法獲得出口許可證而無法順利對華出口,其背後正是美國在不斷勸說。

要知道,中國晶片企業一直在追趕以日美韓為代表的領先晶片技術,中芯國際目前最高技術水平已經達到在12-14nm左右,只要有高端光刻機的加入,未來有望進一步提升技術水平。

而另一方面美國正準備用補貼鼓勵國內重建晶片生產線,然而晶片工廠的成本可能高達150億美元(約合1060億元人民幣),如果再加上技術、供應鏈和運營等方面的成本,補貼難度其實超乎美國想像。

【精彩內容不夠看,更多猛料等你贊!點擊下方「了解更多」,輕鬆get最新最快最有趣的追蹤報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半導體產業那點事……

不是中美貿易戰,可能半導體這個詞,除了大學裡,大家基本都不會提,隨著中美貿易戰的進行,半導體產業風雲愈演愈烈,半導體產業是中美貿易戰的重中之重。未來一切用電的設備,不管大小,都離不開半導體。主要...

絕地反擊,全國沸騰

就在美國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禁止華為從美國企業那裡購買技術或配件時,就在全球都認為這家國內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處在了生死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