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是誰?英媒:張忠謀和蓋茨等人一起改變了世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興事件」之前,雖然在台媒經常看見有人「張座」「張座」地叫,但一聯想到過去被打敗的國民黨老兵,就會在網路上行走時,緊走兩步。

正如英國衛報所說,與比爾·蓋茨、史蒂夫·賈伯斯等全球最著名的科技企業家在一起,張忠謀很少被人提及。

甚至於科技行業以外的人都很少知道他。

但是,直到在上述英媒看見了這段話,「可以說,張忠謀對科技世界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與比爾·蓋茨、史蒂夫·賈伯斯這些家喻戶曉的影響人物一樣大。

他在台灣的半導體製造公司幫助全球開創了微晶片革命,並鑄就了當今世界個人電子產品繁榮的基礎。

」對芯比較敏感的石川看新聞,就不得不停留下腳步。

按照英國衛報的說法,上周,在87歲的張忠謀卸任台積電CEO時,他領導了31年的這家公司,已經成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一家供應蘋果和高通公司的1500億英鎊的巨擘。

據此,衛報還評價道,「沒有他的影響,今天的科技產業和世界將會大不相同。

根據英國衛報了解,1948年張忠謀離開飽受內戰蹂躪的中國後,去了美國德州一家新興半導體公司工作。

直到50多歲時,他才回到台灣成立了台積電。

當時電子工業的與現在比是一天上,一個地下。

手機剛剛出現時,就像磚頭一樣大,被人稱為「大哥大」,更別提什麼手提電腦了。

對於晶片業來說,就更神性了。

在工業規模上製造微晶片領域,意味著該行業掌握在少數公司手中,如英特爾、德克薩斯儀器公司和日本少數幾家製造商,如富士通。

據說,張忠謀成立公司遭到了外界的恥笑,但是,張忠謀沒有被嚇倒,他知道只要自己抓住機遇,遲早是會成功的。

於是,他從一個「小作坊」做代工開始攬活,為一些信得過他的設計人員生產晶片。

再後來,由於不斷地有客戶找上門,就連包括蘋果、高通、Nvidia等晶片商也成為了他的客戶,他成功了。

英國衛報說,張忠謀這種模式類似於Windows、全球資訊網等服務以及亞馬遜Web服務等雲計算業務所推動的軟體開發人員革命。

正如這些「平台」讓開發人員可以在其上構建新的服務,而不必擔心底層架構一樣,台積電也降低了半導體公司的進入壁壘。

這使得新的專門類型的微晶片得以建造,例如高級視頻處理所需的圖形單元。

隨著手持電子設備、個人電腦和更先進的手機開始起飛,微晶片銷售隨之繁榮。

按照衛報的說法,1987年張忠謀台積電成立時,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銷售額為330億美元。

去年,超過4000億美元。

依賴台積電等公司的「無寓言」半導體公司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

隨著微晶片嵌入從洗衣機到汽車等更廣泛的設備中,以及對專門用於人工智慧或密碼挖掘的特殊設計的設備的需求日益增長,增長已經加快。

這些天,蘋果公司製造了iPhone核心的處理單元,而台積電則是蘋果公司的最大客戶。

從銷售額來看,它仍在強勁增長,並他的規模達到了中國大陸的五倍多。

它的領先地位使得投資水平變得越來越不容置疑:由於製造微型晶片的電晶體已經縮小到了無法企及的程度,每年都需要不斷增加的投資,以提高近幾十年來已經習慣的處理能力。

去年也見證了另一個里程碑,台積電的市值短暫超過了長期以來一直是微晶片行業第一名的美國巨頭英特爾。

張忠謀不需要驗證,但有人懷疑他可能很享受這個時刻。

上周離開台積電年會時,張忠謀在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時說:「如果我們不在身邊,全球數十億人的生活將與現在不同」。

這家英國媒體最後說,即使很少人知道他的名字,張忠謀也應該在科技偉人的萬神殿中占有一席之地。

文/梁石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張忠謀:半導體行業不能守成 | 人物

摩爾定律的極限在哪裡?在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看來,實際上摩爾定律在半導體行業中早已不適用了。「因為原始的定義是18~24個月電晶體密度會倍增,但我們已經用遠快於摩爾定律的速度來發展半導體工藝,會以...

晶圓代工帝國台積電是這樣煉成的

台積電,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而本身晶圓代工這個行業也是台積電首創的。而張忠謀,作為台積電的創始人,是怎樣一步一步把一個台灣企業,乃至一個行業發展到巔峰的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晶圓代工龍頭的發展...

張忠謀與他的台積電

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技術革命之一是以不成功的薪資協議開始。1984 年,張忠謀的一位友人尋求募資 5000 萬美元設立了一家晶片製造商,他一開始拒絕,直到朋友提出書面提案才首肯。這個人從未加入,張忠...

晶圓(芯)片代工之王台積電

台積電簡介: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TSMC,是台灣一家半導體製造公司,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以及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製造服務(晶圓代工)企業,總部與主要工廠位於新竹科學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