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晶片大王退休:他曾打造出,華人最賺錢的科技公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2018年6月,87歲高齡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股東大會上宣告正式退休。

自1987年創辦台積電後,他開拓的晶圓代工模式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對整個世界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可磨滅的功績。

同時張忠謀也被外界譽為「半導體之父」、「晶片大王」。

2017年,台積電實現營收330億美元(約合2100億元人民幣),凈利潤接近800億元人民幣,其市值曾高達2200億美元,力壓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

現在台積電晶片代工業務全球市場占有率達56%左右。

晶片行業的競爭越發激烈,台積電頭號大客戶是蘋果,2017年,蘋果占台積電營業收入的22%,除了是蘋果iPhone手機核心處理器晶片的唯一供應商之外,台積電的全球460多個客戶還包括高通、AMD、英偉達、博通、恩智浦、聯發科等晶片製造商。

它們均依賴於台積電前沿的製造工藝,打造先進晶片。

1931年,張忠謀出生於浙江寧波。

年少時隨家人輾轉遷徙。

18歲考入美國哈佛大學,後轉學至麻省理工學院,專攻機械工程。

工作後還獲得史丹福大學電機系博士學位。

1955年5月,張忠謀開始在希凡尼亞半導體實驗室上班;1958年,因與領導不合,負氣辭職跳槽德州儀器,一路升至集團副總裁及半導體集團總經理;1985年,回台灣擔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1987年,創辦台積電,當時張忠謀已經56歲。

在台積電發展過程中,張忠謀開創了半導體晶圓代工服務,即半導體公司專注於設計,製造則交給台積電處理。

這一模式大大降低了半導體行業的從業門檻,帶動了高通、博通和英偉達等IC設計業者的興起,引導產業走向設計、製造、封測的專業分工模式。

為保證製造水平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台積電也一直致力於開發新技術。

與普通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不同,半導體製造業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

不僅需要工廠,而且還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購買設備和原料。

因此,代工模式的出現可以讓進入半導體的新玩家專攻設計業務,不需要投資建廠製造,也為該行業建立起了一道門檻。

張忠謀身上有迎難而上的精神,只要做了,就要爭取做到第一,有雄心壯志,也肯腳踏實地。

他一直強調要做一家世界級的公司,明白半導體企業若想要長期繁榮,那只有做到世界級一條路可走。

這些年,台積電的規模不斷擴張,而且獲利驚人,連連成為最賺錢的科技公司。

2015財年,台積電達凈利潤604億,相當於當年富士康的母公司利潤的2.6倍、騰訊的2倍、華為的1.6倍。

2002年,台積電首次成為全球營收前十大半導體公司;2010年進入全球營收前三;2017年市值首次超越晶片巨頭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

對於台積電三十一年的發展,張忠謀形容為「幾乎是奇蹟性的成長」。

張忠謀曾開玩笑說,假如人可以長生不老的話,會繼續做下去。

但離開的那一天終於到來了。

對於退休後的生活,張忠謀表示,退休後會做三件事:旅遊、打橋牌、寫自傳。

「要把餘年保留給自己和家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晶圓代工帝國台積電是這樣煉成的

台積電,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而本身晶圓代工這個行業也是台積電首創的。而張忠謀,作為台積電的創始人,是怎樣一步一步把一個台灣企業,乃至一個行業發展到巔峰的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晶圓代工龍頭的發展...

張忠謀:半導體行業不能守成 | 人物

摩爾定律的極限在哪裡?在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看來,實際上摩爾定律在半導體行業中早已不適用了。「因為原始的定義是18~24個月電晶體密度會倍增,但我們已經用遠快於摩爾定律的速度來發展半導體工藝,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