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自主研發的澎湃處理器為何遲遲沒有後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及手機處理器,大家一般都能下意識的想起蘋果、高通、三星、華為、聯發科這幾個大廠,他們的手機晶片都具有非常大的市場占有率。

其實在2017年初小米公司也發布了一款自主研發的手機晶片,這就是澎湃S1,如今時隔一年半,為何遲遲不見澎湃S2的身影?

當然做晶片並不是醃白菜那麼簡單,晶片屬於高精尖技術,幾乎集合了目前地球上所有的最高科技成果。

並且晶片的製造周期長,研發時間長,資金回收周期也長,複雜度極高,成本巨大這些要素都不是隨便一家公司能夠承擔的,小米公司在近幾年固然有所上升,但是涉及到晶片領域難免還是捉襟見肘。

澎湃S1的性能方面對比的是驍龍625,八核64位處理器,主頻2.2GHz,四核Mali T860圖形處理器,32位高性能語音DSP,支持VoLTE。

從安兔兔跑分軟體對比上澎湃S1性能甚至超過驍龍625,與聯發科P20並肩。

但是澎湃S1採用的28nm製程工藝,在發熱和功耗上天然要比14nm工藝的驍龍625高出不少,在搭載上小米5C後,這一缺點更為突出,受到用戶大量吐槽。

同樣作為中國企業,並且和小米是同行的華為,在2004就成立海思半導體公司,作為手機晶片研究基地,但直到2012年才首發出K3V2這款量產晶片,研發周期甚至超過了小米公司的成立時間。

在初期華為也經歷如同小米5C一樣的尷尬局面,K3V2使用的40nm製程工藝,在發熱和功耗上也比較高,GPU採用GC4000對遊戲的兼容性也不太好。

但是華為依然讓自家所有旗艦手機都搭載這款不斷改造的晶片,強行為晶片打造市場,這才有了後續麒麟系列晶片的動力來源,據統計2017年華為的研發費用達到897億元,近十年的研發費用超過3940億元,在晶片上的研發費用占比巨大,再經過十年不停的更新換代,通過自家的手機打造市場,才有了現在的麒麟980移動處理器,即使這樣華為的處理器綜合性能依然還是稍落後於高通公司的驍龍系列。

小米的澎湃S1處理器的研發也同樣艱難,研發周期耗時28個月,先後投入70多億人民幣,如此巨大的成本產出的晶片依然令人不滿意,可證明生產手機晶片的不容易,但是澎湃S1問世後並沒有讓小米獲得更多的利潤,甚至連成本也收不回,如果不繼續研發第二代澎湃晶片,這70億的投入基本就石沉大海了。

第一款晶片不如人意,用戶都是能夠理解的,畢竟華為、蘋果、高通這些大廠的第一塊晶片也不是多麼優秀,關鍵在於是否有投入的決心,根基是否牢固。

在2018年初曾經有人爆光過小米澎湃S2晶片的參數,大致為採用台積電16nm製程工藝,依舊是八核心設計,其中包含了4個2.2GHz主頻的A73大核以及4個1.8GHz的A53小核,內置的GPU為Mali G71 MP8,支持UFS2.1快閃記憶體規格和LPDDR4運存規格,不支持CDMA網絡,在性能方面基本與麒麟960持平。

但澎湃S2至今仍然沒有確切消息,小米研發的澎湃S1固然給中國芯添磚加瓦,但仍然還需要大量的技術沉澱和資金支持,才能夠走得更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全球手機CPU你知道幾個?

眾所周知,手機的CPU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一部手機的性能如何,一個好的CPU可以快速的運行存儲器內的軟體及調用存儲器內的資料庫,達到控制的目的。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全球的幾個手機處理器。

小米澎湃芯新構架,性能比肩驍龍835

大家都知道,之前移動端的處理器一般都是由高通驍龍、聯發科和三星處理器壟斷,導致國內的手機基本上都是使用這三家的處理器,特別是高通驍龍的處理器,價格十分昂貴。自從國內的華為開始研製處理器後,情況也...

2018手機CPU大起底:群雄爭霸,孰強孰弱?

2018年,我們感覺到手機發布的節奏越發快了,快到你剛出店面可能就後悔怎麼沒等另一部手機發布的地步。手機市場已經進入巨頭的排位戰,小廠商已經沒有多少可以施展的空間了,羅永浩改做「雜貨鋪」就是很好...

你用過的處理器有哪些,看看這些高端處理器吧

現在消費者購買手機,除了注重外觀之外,同時也關注手機的性能。談到手機性能,與之密切相關的就是處理器,處理器運行速度快,帶來的就是手機的流暢體驗,若處理器不給力,手機的表現就不行。手機是高度集成化...

2018年3月手機處理器天梯排行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時間進入到了三月份。三月份會是一個新的季節,也是手機晶片廠商開始大力推廣和研發的階段。今天「電腦百事網」就來帶來2018年3月手機CPU天梯圖更新,希望對廣大關注手機CPU的朋...

聯發科真的已經沒有希望了嗎?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聯發科大概用了15年。要說聯發科在晶片界的發展史,得從2003年開始說起。國產手機的曙光2003年,「山寨機」開始在手機市場上出現,聯發科作為當時唯一獲得移動處理器晶片製造技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