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胡厚崑:已簽訂40個5G商用合同 未與蘋果就供應5G晶片進行談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閱讀更多請登陸www.awtmt.com或華爾街見聞APP。

作者 | 舒虹 編輯 | 安心

4月16日,在華為公司第十六屆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公布了最新的5G進展:截至4月15日,華為已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40個商用合同。

華為副董事長鬍厚崑表示:「5G來得比我們想像快得多。

」他指出,在3G時代,行業達到5億用戶用了10年時間,4G用了5年,預計5G只需要3年時間。

華為預計,到2025年,全球將會有650萬5G基站,5G用戶將達到28億,覆蓋全球58%的人口。

5G發展速度超預期的同時,終端和網絡也首次進行了同步。

胡厚崑表示,摺疊屏手機加上5G的網絡,將會是殺手級的創新產品。

不過,華為提到,目前並沒有與蘋果就5G晶片供應一事展開談判,華為的晶片戰略沒有發生改變,目前沒有將晶片獨立出來成為一塊新業務的計劃。

「過去幾個月,華為占領了特別多媒體頭條。

2018年華為遇到了一些挑戰,但2018年對於我們來說也是收穫頗豐:華為業務增長顯著,技術創新也頗有進展。

」胡厚崑說,「華為正在積極應對短期挑戰,瞄準更長期的目標。

在本次華為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同時宣布:公司已成立戰略研究院,由華為董事、公司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擔任院長。

徐文偉隨後表示,華為每年將投入3億美元的合作經費,支持學術界開展基礎科學、基礎技術、技術創新的研究。

以下是4月16日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鬍厚崑、華為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華為ICT戰略與Marketing總裁汪濤接受中外媒體採訪實錄:

問:現在華為簽訂的5G合同有40個,華為運營商業務在過去一年有所下降,2019年的展望是什麼?

胡厚崑:2019年運營商市場會面臨新的驅動因素,就是5G的網絡部署。

5G現在產業發展的速度是超過我們預期的。

過去三年,運營商對5G的看法發生了有意思的變化:三年前,很多運營商對於5G的商業價值沒有清晰的概念,大家都有一個模糊的願景:5G會給大家帶來行業應用的空間。

去年再和運營商談5G時,我們看到一個變化,運營商感到很迷茫,大家似乎找不到5G的商業模式,我們把這個時期理解為5G的迷茫期。

但是從去年下半年以後,我們明顯看到行業對5G的認識更清晰也更現實了,大家發展其實不需要現在就挖空心思想商業模式,EMBB已經可以幫助運營商建立很有意義的商業模式,包括對個人的服務和行業應用。

從商業角度來講,5G獲得了強力的支撐。

另一方面,產業成熟度上,從供應這一側,晶片、網絡、終端的成熟度都達到了相當的水平。

尤其到今年下半年,各種已經發布的手機上市後,會讓5G的商業價值獲得更大的信心。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對於5G的投資不是盲目的追逐熱點的投資,而是非常值得信賴的。

5G會幫助華為運營商業務的增長,我們希望今年運營商業務會獲得兩位數的增長。

問:對華為公司未來發展來說,什麼是最大的風險?是政治驅動的制裁,還是缺乏在網絡安全方面的投資?

胡厚崑: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會從企業內外部識別不同的風險,在對這些風險進行管理時,不會聚焦在某一方面,而是進行系統管理。

雖然華為只有30年歷史,我們認為運營這樣一個企業就像衝浪一樣,會面臨大大小小的起伏。

我們怎麼樣面對未來巨大的智能社會的發展機會,去建立一個強大的創新領導力?我們希望把創新能力從產品、技術的創新發展到理論的創新。

談到企業外部的挑戰,地緣政治的衝突、國際關係的變化毫無疑問是我們考慮的因素。

我並不認為網絡安全是一個政治性的挑戰,而是一個技術問題。

我們的立場一直是,關於網絡安全,我們需要一個技術框架和合作來更好地認識和管理網絡安全。

我們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們也會積極參與全球網絡安全的合作。

只要網絡安全,讓它技術歸技術,政治歸政治,會發現它會帶來機會。

但如果網絡安全被政治化利用了,就會成為很大的挑戰。

我認為,這個挑戰不僅僅是對華為,而是對技術產業、對全球貿易關係的挑戰。

當你要對它進行政治化時,你就不會基於事實,而是會基於感情(判斷)。

這樣的做法會讓未來技術的發展產生碎片化的風險,碎片化對技術的發展會減緩創新的速度,提高創新的成本,最終整個社會來講是要付出代價的。

問:華為是否和印度政府對話參與5G部署?是否有從印度私有運營商中拿到5G合同?

汪濤:印度的情況是,一方面有印度官方運營商,也有私有運營商。

印度2018年也邀請了華為參與5G的部署,我們對印度市場未來發展5G的參與還是很深的。

其實華為公司十分重視印度市場,過去十多年,華為是整個印度市場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和亞洲很多國家億元,人口密集、站點資源稀缺,華為過去專門開發了一系列解決方案,我們相信在印度的網絡發展中,特別隨著5G的到來,華為會做出獨特的貢獻,造福印度社會。

胡厚崑:印度市場是華為非常重視的市場,印度是人口大國,人口結構非常年輕,對任何數字業務而言,這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場。

談到5G,我們作為技術提供者,我們希望印度市場面臨5G的機會時會面得更有吸引力,希望印度市場在以下幾個方面會有所變化:第一,過去印度的頻譜供應是不夠的,在5G時代如果不能做出大的改變,我們擔心5G在印度市場技術非常好,但不一定能發展得很好;

第二,運營商的商業模式希望能變得更健康,現在是過於惡行化的競爭,我個人判斷5G在印度市場部署後,主要應用場景還是在EMBB上,如果4G時代EMBB應用還在苦苦掙扎,很難看到在5G時代有更大的發展。

問:之前華為澄清過沒有意願成為獨立的晶片廠家,最近任正非受訪時提到,對蘋果供應5G晶片持開放態度。

這是不是一個戰略的改變?

胡厚崑:謝謝這個挑戰性的問題。

我們的晶片戰略沒有做出任何轉變。

像過去一樣,我們在晶片上堅持自主可控,同時堅持開放合作的態度。

我們現在的業務結構對我們的管理來說已經是很大挑戰了,目前沒有打算把晶片成為一個獨立業務。

目前這方面和蘋果也沒有具體的談判。

我們認為,蘋果是一個偉大的公司,它對整個移動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如果沒有蘋果的努力,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不會這麼快到來。

5G正處於萬箭待發的時代,我們認為像蘋果這樣的公司是不應該缺席的。

從整個產業發展角度,一個優秀的公司參與競爭,會讓其他公司變得更加優秀。

從意願上,我們非常期待蘋果參與到5G手機的競賽中來。

問:華為運營商業務今年希望有兩位數的增長,但很多國家已經明確表示不會運用華為5G網絡,增長主要來自哪些方面?

汪濤:5G在不同國家的階段不同,在移動通信技術上,過去30年,技術節奏非常明顯,從2G到3G到4G,現在進入第四個十年。

每一代技術的部署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國家處於第一波、第二或第三波,但其實發展是連續的,雖然有的國家還是5G實驗階段,這時5G部署的預期也會帶來4G的擴容。

2019年,華為運營商業務在中國、歐洲、中東、拉美,我們看到無論5G的建設還是4G的擴容都有增長的趨勢。

有些媒體的報導不盡正確,美國市場我們主動放棄,澳大利亞的4G擴容我們還在參與,地域限制上雖然我們面臨壓力,相信各個國家的運營商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2019年在地域上,華為不會面臨很大的變化或惡化。

問:5G時代產品的定價策略有什麼改變?

汪濤:華為參與市場的競爭,我們從來都是以最創新的產品幫助客戶獲得商業的成功,這是我們的基本原則。

我們認為新技術的引入一定要幫助運營商及其客戶改進用戶體驗,同時大幅度提升性價比。

4G相對於3G,性價比提升了10倍,在5G時代,我們希望和全行業共同努力,與4G相比也有10倍的提升。

要實現10倍提升,需要各國政府在頻譜、站點獲取和法律法規上提供合理的支持。

問:華為創新從1.0進入2.0時代,基礎研發在投入資金上有沒有什麼變化?華為是以自己的戰略研究院為主,還是與大學進行合作?

徐文偉:就像我分享的,我們當前的理論創新和技術理論的突破遇到了瓶頸,為了行業、產業和華為的未來發展,必須加大投入在理論創新和基礎研發。

我們一定是首先和大學合作,我們每年與大學的合作經費會超過3億美金,投入幾個方面:資助科學家對未來的探索,同時幫助他們招聘研究生、博士生進行長遠研究;我們會和大學合作,建立創新中心和實驗室,與大學合作是互贏的。

我們可以看到創新周期,大學裡產生理論突破通過行業、產業的商業化,最終通過運營商、客戶為消費者服務;企業獲得的商業利益再投入到大學進行理論創新。

另一方面,與教授產生的專利,必須通過產品化,對社會產生價值,不然的話專利不會產生任何的價值。

企業、產業和大學的合作應該是開放的合作。

問:零搜索和超級視覺,並沒有開放的標準,需要去平台進行合作。

華為怎麼去說服與這些平台的擁有方去分享這個技術?

胡厚崑: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零搜索和超級視覺,從技術使用上來講,有標準化也有非標準的情況,從長期發展來看,非標準只是向標準化方向演進的階段。

長期來看,市場的力量、創新的力量、技術擁有者開放的意願都會影響這一進程。

從華為戰略來講,我們會從兩個方面作出努力,一方面,對於已經形成的全球化的標準,我們會繼續支持、做出貢獻,比如說5G;另一方面,對目前還缺乏標準的應用場景,比如說IoT,華為會積極利用創新力量來推動標準化,華為的Hi-Link就是希望通過技術發展使其成為行業的標準,Hi-Link是一個有意義的嘗試,從目前進展來看也是不錯的。

汪濤:華為最近5年多已經做了很多改變,我們看到有很多新的技術層出不窮,創新節奏在加快,傳統平台對新技術的響應已經變得非常吃力。

華為最近5-8年時間在生態發展上投入了很多研發費用,我們追求不僅僅是商業的成功,而是產業的成功,這必須有一個開放的生態。

Hi-Link是華為終端面向家庭的平台,類似的平台我們還有很多個,例如基於AI的Modern Arts,我們希望藉此能夠加快創新節奏,能夠更快的服務與產業。

同時,華為雲的戰略是希望能夠打造一個「黑土地」,希望能夠基於行業應用場景快速提供解決方案,這也是這幾年華為重要的一個戰略著力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是怎樣拿下歐洲市場的?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劉艷 2005年3月,英國電信(BT)正式宣布華為成為其合作夥伴,BT成為華為在歐洲的第一個大客戶。公開數據顯示,從2011年開始,歐洲及中東非洲市場的銷售收入就一直占華為全年...

對話徐文偉:華為憑什麼規模突破歐洲市場

歐洲市場的規模突破,是華為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既通過這一行為本身驗證了華為的技術實力、規範了企業運作,也為其登頂全球最大電信基礎設施供應商提供了必要的資糧,具有糧倉和形象店的雙重意義。繼瑞典斯...

順應潮流的通信設備商的機會之旅

行動網路的發展與演進給通信設備商帶來新的機會,而各種應用場景和應用案例的豐富將會導致通信設備行業的收入結構和商業模式發生變化,不同的通信設備廠商選擇了不同的轉型道路。 記得2012年我個人曾經寫...

搶灘物聯網 華為肩負著更大的責任

放眼全球,物聯網產業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應用「爆發期」。正如工信部副部長羅文在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主峰會發言指出的那樣,近年來全球物聯網技術創新空前活躍,物聯網窄帶物聯網晶片、信息傳感器等新技...

eSIM技術與創新峰會將在京召開

ICT技術創新從未止步,技術演進催生行業革新,由eSIM技術進步帶來的行業創新與變革正在來臨。年初GSMA發布eSIM卡遠程配置規範,麥肯錫最新報告指出eSIM產值將在8年內將增長近10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