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徐文偉: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華為雲計算不與阿里騰訊競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年7月30日,華為面向中國的企業市場發布了企業雲服務。

這一發布可謂石破天驚,震動了行業,甚至也出現了誤讀的聲音。

因為企業雲服務市場,是華為的好基友運營商以及其客戶——阿里、騰訊等雲服務企業的陣地。

華為也做企業雲,這不是與客戶搶市場了嗎?

非也。

在9月18日舉辦的2015華為雲計算大會(HCC2015)上,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在多個場合都重點強調了華為雲生態戰略。

用徐文偉的話說就是,華為「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

再直白點解讀一下:應用是合作夥伴們的既得利益,數據是客戶的核心資產。

誰若上下其手,誰就是在出賣朋友。

華為的夢想可以無極限,但業務必須有邊界。

從5年前的堅持「被集成」到如今的構建「生態圈」,華為雲戰略升級的背後是雲計算市場開放合作的大趨勢,也是作為一個後來者切入這個市場的正確角度。

「華為說到做到」,徐文偉的話再次讓合作夥伴們吃了定心丸。

歡迎來到雲生態環境,在HCC2015大會上,華為面向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萬合作夥伴,舉辦了30多場行業論壇和形式多樣的沙龍,還有7200平方米的展示面積。

共同探討雲生態產業的建設。

雲計算淘金時代,工具最先賺錢

何謂「被集成」?簡單來說,就是華為可以為運營商以及阿里、騰訊等公有雲服務的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但卻不會直接向最終用戶提供雲服務。

再簡單點說,華為賣的雲計算建設工具,不賣應用服務。

真正懂華為的人,其實很容易理解華為的「被集成」戰略,但畢竟華為企業太大了,雖然5年前華為剛推出雲計算時就提出了「被集成」的口號,但仍有些合作夥伴半信半疑。

「我們5年前喊出『被集成』是幾乎沒有人相信的,將信將疑的多。

華為在運營商市場單打獨鬥,但在行業和企業市場,必然的商業模式就是『被集成』,或者和合作夥伴結盟。

我們堅守了這個策略。

」徐文偉說,華為今年整個企業業務將實現超過40%的增長,這符合公司的發展目標,「應該說這個策略到現在是成功的」。

華為之所以喊出「被集成」戰略是基於自身優勢之上的務實選擇。

公有雲服務市場增長迅速,但也群雄逐鹿,既有谷歌、亞馬遜、微軟和IBM等國際巨頭,也有三大運營商、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等國內的雲服務提供商。

與這些企業競爭並不明智,而為這些企業提供「工具」,才是最理性也最現實的選擇。

淘金時代,最先賺錢的一定是鐵鍬等工具。

華為是一個「技術先進」,但「能力有限」的公司,所以華為只能聚焦把盒子做得更簡單、更敏捷。

同時,華為要把平台做得更好,更開放。

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在大會這番公開表態透著謙虛,但這背後其實更是華為的務實和精明。

而進入雲計算領域,這一點更無須多言。

這麼一個大市場,華為焉能不做?更何況,為雲計算淘金者提供最適用的工具,這更是推動雲計算髮展的關鍵之一。

聚焦IaaS層,打造雲生態圈

隨著運營商業務的逐漸飽和,除了消費者業務,華為的企業業務成為公司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如徐文偉所說,正因為華為在雲計算領域的正確戰略,今年華為企業業務將實現超過40%的增長。

增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生態系統的構建,與合作夥伴共贏之策。

徐文偉表示,IT產業鏈進入雲時代,面對龐雜的行業需求與應用場景,任何企業都無法通過單打獨鬥來滿足所有客戶的各種需求,構建生態系統成為IT產業發展的基本特徵。

在這個大背景下,華為提出聚焦IT基礎設施,圍繞軟體和雲服務,構建產業生態。

未來華為也將堅持開放合作策略,以商業合作為核心,以技術合作和人才培養為支撐,共同打造華為雲生態圈。

大會當天,華為發布了面向企業和運營商客戶的企業級開放的雲作業系統FusionSphere6.0,可以幫助客戶部署伺服器虛擬化、桌面雲、私有雲、分布式雲數據中心、混合雲和大數據等應用場景。

華為的雲生態圈戰略主要圍繞三個軟體平台,即FusionSphere雲作業系統、FusionInsight大數據分析平台和FusionStage PaaS平台,可以結合華為的技術優勢和合作夥伴的行業優勢。

在雲服務方面,華為堅持聚焦I(IaaS)層,使能P(PaaS)層,聚合S(SaaS)層,堅持被集成戰略,聚合更多的業務層合作夥伴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我們有一個邊界是『對上不做應用,對下不碰數據』。

華為整個雲數據中心的解決方案聚焦I(IaaS)層,其他要通過合作夥伴來共同打造這個生態。

」 徐文偉稱,因為華為要在行業里要打造一個生態鏈,前提就是要把邊界講清楚,這樣華為就有「更多的合作夥伴」,他們就「可以放心了」。

除了要爭取更多合作夥伴,IaaS市場也是目前國內公有雲市場採用率最高的部分。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9月份剛剛發布的《中國公共雲服務發展調查報導(2015)》預計,2015年公共雲(即公有雲)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元。

IaaS仍是當前企業主要採用的公共雲服務模式,已經開始使用公共雲服務的企業中採用IaaS服務的占92.7%。

涵蓋八大行業,但企業雲增長最快

在HCC2015上 ,華為聯合了130多家客戶及合作夥伴進行聯合創新展示,包括八大主題展島:ShowCloud、數據中心、大數據、融合存儲、企業(IT)服務、企業雲、敏捷網絡、融合通信,以及八大行業解決方案展區:運營商、智慧城市、金融、媒資、卓越企業、教育、能源、軌道交通,涵蓋了雲計算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

目前華為已在全球發展了300多家總經銷商和增值經銷商,6000多家二級渠道夥伴,300家解決方案夥伴(通過驗證),與SAP、埃森哲、海克斯康、沃達豐全球企業締結戰略聯盟。

但在諸多雲計算細分領域中,公有雲市場是一個全新的增量市場,目前還在初級階段,未來將是多玩家並存的市場。

下一步,華為公有雲服務主要聚焦金融、政務、媒資和園區四大領域。

談到未來在雲計算領域的投入,徐文偉表示,華為會加大人才培養和能力輸出的力度,未來3年培養10000名雲計算專業人才,並建設開放實驗室,設立專項基金激勵,加強與合作夥伴的聯合創新。

華為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更美好的全聯接的世界,聚焦的核心在管道和基礎設施。

現在,華為IT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服務全球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萬企業客戶,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新引擎和新標杆。

總結:華為經驗

自5年前華為提出「未來十年」戰略並將公司業務分成運營商、企業、消費者三大BG以來,在企業市場,華為一直在謀求突破。

甚至當時一時心急,還走了一點小彎路。

但能審時度勢,找准自己的優勢定位,做自己最擅長的事,這是華為成立27年來最寶貴的經驗。

這一次,華為經驗在企業領域再次發揮效力,5年的積累和探索,今年華為的企業業務開始從量變到質變,開始了如「Mate7」手機一樣的爆品爆發。

科技行業永遠在變,企業更是必須時時要變,但應該如何變?看看華為經驗吧。

=================

讀者可以在百度百家、騰訊新聞、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網易新聞、新浪博客、新浪微博等各大專欄查看李瀛寰的文章更新。

「李瀛寰」(ID:yinghuanlee),是覆蓋超過1000w人的Wemedia聯盟成員之一,2013年十佳自媒體、2014年年度最有影響力自媒體。

轉載、合作請聯繫:QQ77285695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的雲生態規則讓誰安了心

華為做雲計算,沒人有會質疑其技術能力,但有人擔心它的商業模式,此前華為發布公有雲戰略時,被人誤解有搶運營商飯碗的嫌疑。儘管華為做了深度的解釋,後來又將華為公有雲改叫華為企業雲,但是還是無法平撫...

中國雲計算還看華為?生態戰略+兩個承諾

中國未來最有實力的雲計算廠商,很可能還是華為。是的,不是目前紅得發紫的網際網路公司們,也不是擁有國家資源的服務商們----而是這家我最佩服的中國最優秀的高科技企業華為。為什麼?除了深厚的技術積累...

華為公有雲大戲背後:角色轉換是主線

與網際網路、手機等新鮮刺激的熱門領域相比,傳統的IT/CT圈子好久沒有這樣熱鬧了——上周,華為在北京舉辦了「企業雲戰略與業務發布會」,正式發布面向中國市場的企業雲服務。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戰略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