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0億美元的豪賭,5G競賽誰也輸不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本文從技術、市場、國家戰略等層面,對比中美兩國在5G領域分別有哪些優劣勢。

來源:THU數據派(ID:datapi)

最近,美國在全球5G的競賽中明顯加速了。

前有高通與蘋果兩個積怨已久的寡頭突然和解,使蘋果5G版iPhone的推出早於預期,反映了美國在5G賽場上「一致對外」的決心;後有川普宣稱「5G競賽已經開始,美國必須贏」。

川普指出,到今年年底,美國將有92個5G城市準備就緒,超過韓國的48個城市。

川普稱:「這是一場有偉大美國公司參與的競賽。

據估計,無線行業計劃在5G網絡上投資2750億美元,迅速為美國創造300萬個就業機會,為我們的經濟增加5000億美元動力」。

同時,美國還以安全保障方面的風險為由,正在加強對中國企業的封殺。

繼去年排除華為之後,4月17日提出了不允許中國移動進入美國的罕見方針。

五一假期期間,布拉格5G安全大會在捷克首都召開,來自美國、德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32國,歐盟和北約以及4個全球行動網路組織的代表參加了這一會議,但作為未來全球5G網絡的重要建設者之一,中國及中國企業未獲邀參加上述會議。

舉辦一個5G安全大會,作為5G建設的重要參與國中國居然未被邀請,這樣的大會目的很明確,指向也很明確:與其說會議是討論5G,倒不如說是怎麼針對中國。

美國這一系列動作,讓中美在5G領域的競爭更呈劍拔弩張之勢。

眾所周知,5G技術對於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5G會深入到社會生活與生產的各個環節,低時延廣覆蓋大流量等優勢有可能大大的提升社會生產力,還會引發人工智慧、大數據、VR、物聯網等方面的量變到質變。

因此,對5G網絡的掌握對於一個不想受制於人、希望長遠發展的國家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不光是關係高額的專利費,也不光是關係產業的主動權,而更在於國家安全和人民幸福。

而美國無線通信和網際網路協會(CTIA)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在「全球5G競賽」中,美國從一年前的第三位躍升至與中國並列第一的位置。

美國的行為足以讓中國警醒,在5G的爭奪中,只有勝利者和失敗者,尋求合作共贏只是痴人說夢。

下面,我們從技術、市場、國家戰略等層面來進行對比,來看就目前而言,並列第一的中美兩國在5G領域分別有哪些優劣勢。

01 5G標準制定

2018年6月14日,3GPP全會批准了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5G NR)獨立組網(Standalone, SA)功能凍結,至此,首個完整意義的國際5G標準正式確定。

在標準制定方面,中國企業全面參與5G國際標準制定,加強5G國際合作,與國際企業一起推動形成全球統一5G標準。

中國提出的5G願景、概念、需求等獲得了國際標準化組織的高度認可,新型網絡架構等多項關鍵技術被國際標準組織採納。

根據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3月,我國提交的5G國際標準文稿占全球的32%,主導標準化項目占比達40% ,推進速度、推進質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就企業而言,全世界5G標準立項並且通過的企業是中國移動10項,華為8項,愛立信6項,高通5項,日本NTT DOCOMO4項,諾基亞4項,英特爾4項,三星2項,中興2項,法國電信1項,德國電信1項,中國聯通1項、西班牙電信1項、Esa1項。

按國家統計,中國21項,美國9項,歐洲14項,日本4項,韓國2項。

從數據來看,中國是5G標準的重要主導者。

02 5G專利

2019年4月,德國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最新5G專利報告發布,報告指出:截至2019年4月,中國企業申請的5G通訊系統SEPs件數占全球34%,位居各國之首。

SEPs全稱Standards-Essential Patents,即標準關鍵專利,也叫標準必要專利。

擁有SEPs的企業可以收取專利費,而且在建設5G網絡和打造5G基站、手機等設備的時候可以降低成本,促進產業發展。

如果企業擁有的SPEs數量多,重要性高,那麼它可以通過交叉授權免費使用對手的技術。

這四年里全球5G SEPs件數逐年增加,截至2019年4月,全球5G SEPs已經達到6萬多件。

綜合各方數據,華為擁有15%的SEPs,成為世界5G最大專利擁有者。

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SEPs件數比美國高了近20%。

相比之前3G、4G時美國占據主導地位,如今的情況已有所轉變。

03 5G頻段

眾所周知,頻率越低,覆蓋能力越強,穿透能力越好,但低於3GHz的部分已經在之前的2G/3G/4G網絡中使用,因此,目前3.5GHz是5G應用的主流。

同時,3GPP也劃定了其它可用的頻段,以便於靈活部署。

我們通常說的毫米波屬於高頻,穿透能力較弱,但帶寬十分充足,且沒有什麼干擾源,頻譜乾淨,未來的應用也十分廣泛。

國內頻譜是由工信部直接劃撥的,據人民郵電報報導,三大運營商已經獲得全國範圍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其中:

  • 中國電信獲得3400MHz-3500MHz共100MHz帶寬;
  • 中國移動獲得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共260MHz頻段,其中的2515-2575MHz、2635-2675MHz和4800-4900MHz頻段為新增頻段,2575-2635MHz頻段為重耕中國移動現有的TD-LTE(4G)頻段;
  • 中國聯通獲得3500MHz-3600MHz共100MHz帶寬。

美國頻譜都是通過拍賣獲得的,黃金頻率堪稱天價,這種方式給運營商帶來不小壓力。

  • 截止2019年1月21日,Verizon擁有全美76%的28GHz頻譜,覆蓋2.58億次pop,這要歸功於它在2017年完成的XO Communications的收購。

  • T-Mobile通過2013年收購MetroPCS獲得了28 GHz的頻譜許可證,覆蓋了1億pop,占紐約28GHz商用頻段的20%左右。

  • AT&T可能會與Verizon就DISH頻譜展開競購戰,或考慮遊說聯邦通信委員會開啟新的sub 6-GHz 5G頻譜(可能是2.5 GHz,3.5 GHz,4 GHz或6 GHz)。

  • Sprint在2.5 GHz頻段內擁有100 MHz帶寬,可支持5G部署,用戶下行鏈路速度可提供1Gbps服務。

目前美國24 GHz頻段的拍賣尚未開始,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計劃在2019年晚些時候拍賣37 GHz,39 GHz和47 GHz頻段。

此外,FCC還計劃到2020年在26和42 GHz頻段內釋放另外2.75千兆赫的5G頻段。

04 5G晶片

隨著3GPP完成了初步的5G規格制定,晶片商正緊鑼密鼓地部署5G基帶晶片。

高通、英特爾、聯發科等晶片廠商都已先後發布5G基帶晶片。

1. 聯發科

聯發科最新公布的首款5G基帶晶片Helio M70將於2019年出貨,Helio M70基帶支持5G NR,5Gbps的下行速率,符合3GPP Release 15獨立組網規範,Helio M70基帶基於台積電7納米工藝打造,在發熱控制上有不錯的提升,支持獨立(SA)和非獨立(NSA)網絡架構,支持Sub-6GHz頻段、高功率終端(HPUE)及其他5G關鍵技術。

另外,聯發科技的5G解決方案也將支持毫米波頻段,滿足不同運營商的需求。

2. 高通

2016年10月高通率先公布5G基帶晶片Snapdragon X50,採用28納米工藝製程,最快下行速率可達5gbps。

在解決毫米波的移動性方面,驍龍X50 5G數據機採用多陣元天線陣列,而不是有限的幾根天線(如4G)。

這些天線使用波束成形和波束追蹤技術,將毫米波的移動性和覆蓋擴展到非視距範圍,從而實現智能協同。

2019年1月,高通宣稱其Snapdragon X50將在2019年成為30多個5G設備的核心。

3. Intel

英特爾將自己定位為「端到端」5G解決方案提供商。

2017年11月,英特爾發布5G數據機XMM8060系列產品,英特爾的5G基帶晶片是XMM 8060,支持最新的5G NR新空口協議,向下兼容2G/3G/4G,包括CDMA。

在網絡頻段上,XMM 8060既支持28GHz(高通稱之為mmWave毫米波),又整合了華為、諾基亞主推的Sub-6GHz(國內主推的方案)。

其下一代5G基帶晶片XMM 8160也已發布,支持獨立(SA)和非獨立(NSA)組網,並且兼容4g/3g/2g網絡,最快下行速率可達6gbps,不過Intel的XMM 8160要到2019年底才能量產,據稱蘋果計劃在2020款iPhone中採用。

2019年1月,Intel在CES上談到即將推出的一款名為Snow Ridge的晶片,該晶片專為「5G無線接入和邊緣計算而開發」。

4. 紫光展銳

1月29日,紫光展銳稱將於2019年推出兩款5G晶片,不缺席5G時代,目前已有一款5G晶片開始流片,採用12納米的技術,紫光展銳還宣稱同年年底可推出8核5G晶片手機。

目前英特爾與紫光展銳已達成了戰略合作,雙方將面向中國市場開發搭載英特爾5G數據機XMM8060的全新5G智慧型手機晶片平台。

5. 華為

2018年2月25日華為公布了其首款5G基帶晶片,巴龍5G01,符合5G標準R15規範,支持Sub 6GHz中低頻,以及28GHz高頻毫米波,兼容2g/3g/4g網絡,華為的巴龍5G01並非針對手機開發,主要應用在小型網絡終端產品上。

1月24日,華為在5G發布會暨2019世界移動大會預溝通會上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專為5G基站設計的核心晶片——華為天罡

  • 其計算能力是上一代晶片能力的2.5倍;
  • 搭載最新的算法及Beamforming(波束賦形),單晶片可控制高達業界最高64路通道;
  • 支持200 MHz的超高頻譜寬頻;
  • 該晶片還對有源天線單元(AAU)進行了一系列改進,實現基站尺寸縮小了50%,重量減輕了23%,功耗降低了21%;
  • 由於該晶片,部署5G基站的時間比部署4G基站短50%。

當天,華為還宣布推出5G商用晶片巴龍 5000以及華為5G CPE Pro,巴龍 5000體積小、集成度高,能在單晶片內實現2G、3G、4G和5G多種網絡制式。

巴龍 5000正式解鎖了5G時代,除智慧型手機外還支持多種豐富的產品形態,包括家庭寬頻終端、車載終端和5G模組等。

華為5G CPE Pro採用巴龍 5000技術,使用戶能夠更自由地接入網絡。

除了5G基帶晶片,事實上建設5G的各個領域都需要晶片,如核心網絡的管理系統需要計算晶片,也需要存儲晶片;基站等眾多設備需要專用的管理、控制晶片;手機需要計算晶片、基帶晶片和存儲晶片,未來的大量5G終端還需要感應晶片。

總體而言,就目前發展水平來看,美國在晶片領域居於主導地位,中國正在加大加量尋求突破,未來的5-10年,整個態勢會不會有較大的變化未可知。

05 5G基站

中國基建在世界上有一個很響亮的稱號,叫做「基建狂魔」。

如今國內各地都在抓緊5G基站的部署工作。

今年和明年這兩年內,國內首批5G基站建設省市將有近十萬基站陸續拔地而起。

三大運營商做為5G基站的實際推動者,日前也公布了各自的5G基站所坐落城市的「勢力範圍」。

在4G建設時,世界其他國家在網絡部署方面和中國的差距就已非常明顯,這樣的差距如今也體現在5G的網絡部署中。

據統計,中國現在的5G基站的數量已經是美國的10幾倍之多,僅僅2017年3個月,中國新建的基站數量就超過美國過去3年所建設的5G基站的總和。

這種基礎建設的差距,會最終影響這個國家的社會管理能力,會影響整個社會的效率。

事實上,除了基站,5G網絡由核心網絡、管理系統、基站、天線、鐵塔等一系列產品組成的,被稱之為通信系統。

全世界的5G網絡都必須要有這樣的通信系統來提供服務。

誰有能力研發提供這樣的通信系統,這就是5G最有實力的證明。

在4G時代,通信系統的格局基本成為華為第一,在全世界176個國家和地區參與了網絡建設,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通信系統設備製造商,愛立信第二,諾基亞第三,中興第四,三星居第五。

此外,還有服務支撐能力,出現了問題能否及時響應、能否及時解決問題也是關鍵所在。

中國企業人力成本較低,效率高,工作時間長,對於出現同樣的問題,其及時解決問題、處理問題、保證網絡暢通的能力遠遠超過其它對手。

06 國家政策

對於5G這樣龐大的系統工程,不依靠政府支持,顯然很難做到高速度發展,很多業務方面、法律、法規都需要政府的大量支持和幫助。

我國高度重視5G戰略地位,政府大力推進5G技術、標準和產業發展。

中國在網絡強國、製造強國、「十三五」規劃、信息化發展戰略等戰略規劃中,均對推動5G發展做出了明確部署。

盤點這些年我國相關政策如下表所示:

▲來源:中創產業研究院

至於美國,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於2月21日發布的《川普執政第二年科技政策亮點》,總結概述了一年來美國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工作,其中將5G方面的工作總結為:制定長期國家頻譜戰略,加速部署5G;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討論「5G快速」計劃(5GFAST),提升美國在5G技術方面的優勢。

國家頻譜戰略是川普政府為保證無線通信領域領導地位所做的全面的國家願景,行動計劃包括:

  1. 為期5年的頻譜拍賣時間表;
  2. 重申自由市場頻譜原則;
  3. 政府政策和程序的現代化三個步驟。

獨家使用許可,靈活使用權,依靠市場力量確保頻譜達到最高和最佳用途,全球統一頻譜,優先清除頻譜和投資友好技術規則是美國之前保持領先地位的秘訣,國家頻譜戰略應建立在這一歷史性成就的基礎上,支持持續的改革,鼓勵各級政府明確制定5G部署戰略,以及公共優先權。

「5G快速」計劃包括:釋放更多的頻譜,為5G和WiFi添加額外的無線電頻譜;促進無線基礎設施建設,進行FCC級別的基礎設施政策改進;現代化法規,包括廢除網絡中立規則以及近期通過的限制地方政府向無線運營商收取部署5G基礎設施費用的規則。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在這一輪5G世界競爭中,中國通信技術後來居上,成為了美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但除了技術,美國在無線通訊領域積累的許多經驗、依據經驗提出的戰略仍然值得我們學習。

07 5G商用部署

5G作為基礎的網絡設施已上升到國家競爭的層面,誰能率先商用5G就意味著誰獲得了進入未來新興技術競爭,如物聯網、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優先入場券。

全世界率先宣布正式商用5G的韓國,但其提供的5G服務自開通以來一直被用戶吐槽。

  • 韓國的5G基站主要部署在首爾、釜山、大邱、光州和蔚山5個現代化城市,韓國5G用戶認為5G信號的覆蓋範圍太小了,即使是在這些基站集中的城市5G網絡信號也不夠穩定,甚至有斷網情況發生;
  • 美國是第二個宣布5G商用的國家,美國5G網絡雖然在速度上達到了5G標準,但對信號對基站的依賴強度還很大,目前美國5G基站的部署還不完善,基站密度很小;
  • 中國目前還未開展5G商用,但也在近日宣布了即將開始的40個城市的5G試驗網絡,只待5G牌照發放就會進入這次全球5G之爭。

對於5G的發展前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表示:

實際上現在人類社會對5G還沒有這麼迫切的需要。

人們現在的需要就是寬頻,而5G的主要內容不是寬頻。

5G有非常非常多的內涵,這些內涵的發生還需要更多需求的到來,還需要漫長的時期.......5G的發展一定是緩慢的。

由此可見,消費端目前還沒有形成對於5G的明確需求,這反映在5G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就會造成5G的商業模式不清晰。

因此,對於5G的商業模式,現在各國都還處於摸索階段。

在我們比較了制訂標準、專利數量、5G晶片、相關政策、商用前景等幾個方面後可以發現,美國和中國各有所長。

當在美國企業為頻譜資源和5G基站建設所苦惱時,中國企業在政府的主導下,所面臨的阻力並沒有前者大。

不過,儘管目前中國在5G關鍵核心技術、國際標準制定方面已經實現了領跑,但不明朗的商業前景、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競爭壓力也不容小覷。

我們應該清晰認識到,在這場全球5G競賽中,目前的距離並未真正拉開,領先地位依然不穩定。

如果5G是一場長跑比賽,那現在離比賽的號令聲響起才過去一小段時間,真正的決賽圈則是在商業落地期。

來源:大數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5G基帶晶片之爭 終會成就市場

華為發布巴龍5000熱度還沒過,高通X50又來襲。如此激烈的競爭,作為一個消費者,喜聞樂見。什麼是基帶晶片基帶晶片是用來合成即將發射的基帶信號,或對接收到的基帶信號進行解碼。具體地說,就是發射時...

不抬槓!高通華為,5G時代誰厲害?

距離2019年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19)開幕,只剩不到一周時間。這段時間裡,圍繞5G網絡熱點不斷,投資者的熱情也再次被點燃,各路資金也在加緊布局5G和晶片產業。近日,日本製作了一部5...

99%的人都不知道華為手機信號為什麼這麼好

在小編身邊有很多朋友問小編為什麼蘋果手機信號還沒有華為的好?相信大家也有這樣的疑問?那麼為什麼華為手機的信號普遍比其它品牌手機要好,因為華為手機用的是巴龍基帶,華為建的基站也是用的自家的巴龍基帶...

5G規模商用進入倒計時 全球廠商紛紛卡位

2月26日至3月1日,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18)如期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在本屆MWC上,5G無疑是最熱門的議題,各大運營商、設備商以及晶片、測試廠商都重點展出了5G相關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