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布局大陸,聯電將加速子公司A股上市進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首圖來源:聯華電子官網
聯電子公司在大陸IPO正式提上日程。
8月20日,台灣第二大晶圓代工廠聯電召開臨時股東會議,會議上正式通過旗下子公司和艦首次公開發行A股並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討論案,並表示將儘快提出申請。
此前,聯電宣布將由旗下從事8英寸晶圓業務子公司和艦晶片製造(蘇州)股份有限公司,攜同聯電於大陸另一子公司聯芯集成電路製造(廈門)有限公司,以及和艦科技從事IC設計服務業務的全資子公司聯暻半導體(山東)有限公司,由和艦向中國監證會申請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交易。
根據提案,和艦擬將發行新股面值為每股人民幣1元,股數不超過4億股,占和艦發行後總股本不低於10%,發行的募集資金主要將用於投資和艦晶片產能增加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募資總額不超過25億元人民幣。
去年這三家公司合計營收在聯電總營收占比約11%,今年第二季度該占比增長至15%。
和艦目前為聯電控股子公司,根據相關規定,聯電不會參與股權認購,A股上市後聯電在和艦股權將稀釋為87%。
聯電財務長劉啟東表示,這對聯電整體營收影響僅1%~2%,股東現有利益仍獲充分保障,不影響聯電於台灣繼續上市。
此外,這次會議還通過了指派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兼任和艦董事長並解除競業禁止限制的討論案。
不過,面對股東對其身兼兩大公司董事長而產生無暇顧及台灣業務的擔心,洪嘉聰表示未來仍以聯電為主,其實時間分配將會有99%留在台灣。
為何A股上市?
作為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聯電為何推動子公司A股上市?從聯電官方及其高管的回應中可總結出主要目的有二:融資擴產與留住人才。
聯電稱為因大陸半導體市場快速成長,並考慮公司整體集團長遠發展,子公司和艦攜同聯芯、聯暻半導體A股上市有利於拓展大陸地區相關產業市場,吸引當地優秀專業人才,增強公司整體集團的全球競爭力。
融資擴產方面,聯電總經理王石此前表示,和艦在A股上市後,將可取得更多元化的在地資金來源,改善整體報表結構,並可提升公司的資產規模,進一步充實公司的資本實力。
此外,今年8英寸晶圓代工需求旺盛,如今其8英寸晶圓廠產能持續爆滿,但聯電台灣各廠區產能已無法擴充,因此這次和艦A股上市後也可通過募集資金進行產能擴張,分擔母公司聯電的資金壓力。
劉啟東表示,和艦募集資金到位後,將用以擴充和艦與集團的另一晶圓代工廠聯芯產能,擴大營運規模。
據悉,目前和艦8英寸晶圓代工月產能為6.4萬片,募資後產能將提升至7.7萬片;廈門聯芯12英寸晶圓代工今年底月產能約達1.7萬片,募資後將擴充至2.5萬片。
通過上市留住人才也是聯電推動和艦上市的主要原因。
聯電財務長劉啟東在股東會上表示,中國大陸半導體快速崛起,半導體人才爭奪情況激烈,去年三家公司人才流失率高達15%~20%,為了保持和艦等公司的競爭優勢,聯電通過推動和艦A股上市以提供股權連結獎勵機制,有助於吸引並留住人才。
除了上述兩大原因,業界認為推動和艦A股上市對聯電整體集團業務拓展及全球化布局亦十分重要。
聯電此前已宣布不再投資12nm以下先進位程,發展策略轉變為提高產能利用率、增加獲利,並在成熟製程上做出影響力。
目前聯電的中國大陸客戶營收占比約為10%,台灣及海外客戶營收占比約為80%,聯電若要提升全球市占率,進一步搶攻大陸市場無疑是至關重要。
聯電大陸市場布局路
事實上,聯電早於多年前就在大陸布局。
聯電成立於1980年,總部位於台灣新竹科技園區,是由「台灣工研院」科技人員自主創業所衍生出來的第一家半導體公司,也是率先在台灣上市的半導體企業(1985年),現在的聯發科、聯詠科技、智原科技、聯陽半導體、原相科技、聯笙電子等前身均為原聯電業務部門。
當前聯電共有11座晶圓代工廠,其中包括3座12英寸晶圓廠、7座8英寸晶圓廠、1座6英寸晶圓廠。
和艦是聯電布局大陸市場走出的第一步。
2001年,聯電在和艦科技成立之時給予了大力協助,和艦科技將自身15%股權贈予聯電以作回報,隨後經過多年的併購整合,聯電於2017年基本實現將和艦科技收歸旗下。
2014年,聯電與福建電子集團、廈門市政府合資興建12英寸晶圓廠廈門聯芯,聯芯於2016年11月已正式運營投產,並於今年2月成功試產採用28納米High-K/Metal Gate工藝製程的客戶產品。
2016年,聯電宣布與福建晉華簽署技術合作協議。
至此,加上IC設計服務企業聯暻半導體,聯電在大陸的布局已包括IC設計、8英寸晶圓廠、12英寸晶圓廠以及DRAM技術合作。
如今,聯電以和艦為主體將聯芯、聯暻半導體打包在A股上市,進一步開拓大陸市場。
注:以上內容為集邦諮詢TrendForce原創,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歡迎轉發或分享,如需轉載請在後台留言取得授權。
圖片聲明: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繫索取稿酬。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繫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從聯電子公司擬赴A股上市解讀台灣半導體發展趨勢
會議邀請來源:天風電子研究台灣聯華電子6月29日通過董事會決議,發布公開消息稱,計劃旗下子公司蘇州和艦公司赴A股上市,聯電董事會決議由從事8英寸晶圓代工業務的子公司和艦晶片製造(蘇州)股份有限公...
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排名出爐,中國大陸2家企業上榜!
IC Insights預測,2016-2021年晶圓代工市場將以7.6%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增長,從2016年的500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721億美元。以下為全球晶圓代工廠最新排名預測:
聯電8英寸漲價,赴大陸IPO,能否改變代工市場現狀
集微網消息(文/AKi),近期,由於8英寸代工價格上漲以及子公司和艦將赴A股掛牌,沉寂許久的聯電吸引了市場關注。2018年7月25日下午,在聯電舉行的線上法說會上,詳細介紹了8英寸接單現況、漲價...
被台積電甩開的聯電(UMC)能否絕地反擊?
成立於1980年的聯電(UMC),早於台積電(TSMC)創建,曾經領導了台灣地區半導體業的發展。聯電也是台灣第一家上市的半導體公司(1985年)。該公司也曾以策略創新見長,首創了員工分紅入股制...
解密中國半導體崛起之路:36條晶圓產線發力 消費電子助攻
大陸晶片自給率在25%左右,隨著國家政策推動人才、資金加速向半導體產業集中,中國國內晶圓生產線自2016年進入了發展高潮期。目前,中國在建的22座晶圓廠中,有17條產線將於2017年年末至201...
台灣IC產值連續四年創新高,但好日子快到頭了?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CTIMES和經濟日報,如您覺得不合適,請與我們聯繫,謝謝。近年來行動裝置推陳出新,帶動高階製程技術之需求大增,致2013年起台灣的集成電路業產值連年創下歷史新高,2013、2...
重磅!UMC將在大陸上市!
台灣又一科技大廠將登陸A股,聯電29日傍晚發布重大信息,宣布經董事會通過決議,旗下大陸子公司、和艦晶片製造(蘇州)股份有限公司,將與另一家子公司廈門聯芯集成,以及和艦從事IC設計服務的子公司山東...
人才和經驗全部「made in Taiwan」 紫光打造國家級半導體艦隊
據台灣媒體報導,大陸打造上中下游一條鞭的半導體航空母艦的輪廓看似越來越清晰,但其實格局越拉越大,劇情超展開,且紫光集團在當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更是提供滿滿大平台,吸引台灣半導體現役、退役、半...
一文看懂全球半導體矽片產業,國產任重而道遠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海通證券陳平團隊,如您覺得不合適,請與我們聯繫,謝謝。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 全球半導體矽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前幾大矽片供應商的產能利用率均達到100%, 甚至部分供應商開...
半導體矽晶圓漲價不斷,台積電3奈米擬轉美設廠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而本身晶圓代工這個行業也是台積電首創的。近日卻傳出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因考量環評時程、電力、空污等因素,有意將最先進且投資金額高達5千億元的3奈米製程轉向美國設廠。...
外資設廠加劇競爭,中國晶圓代工廠今年全力衝刺28納米工藝
隨著聯電廈門子公司聯芯的28納米先進位程工藝計劃在今年第二季正式量產,拓墣產業研究院指出,中國大陸本土晶圓代工廠今年將衝刺在28納米最先進位程工藝的布局,進度最快的本土晶圓代工廠為中芯國際與華力...
台灣晶圓代工業可能永遠稱霸全球?
從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於1987年成立、締造專業的半導體晶圓代工產業後,已經過了30多個年頭了,台灣至今仍然在擁有620億美元的晶圓代工市場稱霸全球。
鐵流:台積電申請赴大陸設廠意欲何為
12月7日,全球最大集成電路製造商台積電正式向台灣「投審會」遞件申請赴大陸設立12寸晶圓廠與設計服務中心。該晶圓廠規劃的月產能為2萬片12寸晶圓,並於2018年下半年開始生產16納米製程晶片。同...
合肥晶合12英寸晶圓廠正式量產 年底可實現3000片/月
作為合肥市首個百億級集成電路項目,合肥晶合總投資128.1億元人民幣,占地面積316畝。該項目於2015年10月20日奠基開工,2017年6月28日一期竣工試產,7月中旬第一批晶圓正式下線,日前...
聯電2016僅掙83.16億元,好消息是14nm終於要來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自technews和一點資訊等,如您覺得不合適,請與我們聯繫,謝謝。晶圓代工大廠聯電於23 日下午召開線上法說,並且公布2016 年第4 季財務數字。根據財報顯示,聯電201...
聯電併購日12吋晶圓廠;陸子公司和艦將申請A股上市
聯電6月29日投下震撼彈,董事會通過兩大重要議案,一是將以不超過576.3億日圓,買下日本富士通所持有雙方合資的日本12吋廠、三重富士通半導體(Mie Fujitsu Semiconductor...
聯電14納米拚量產首家客戶BitFury 為廈門廠28納米鋪路
台積電、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英特爾(Intel)高階製程戰火趨烈,聯電亦傳出14納米FinFET製程力拚2017年第2季小量出貨,但搶下頭香的並非是移動通訊客戶,...
從華虹與宏力半導體合併看8寸晶圓廠發展方向
華虹NEC與宏力半導體於2013年合併成為華虹宏力(HH Grace)後,擁有3座8寸晶圓廠,合計月產能達12.4萬片8寸晶圓,成為僅次於中芯國際(SMIC)之後,營收與產能規模皆為大陸第二大晶...
這應該是史上最笨的工程師!最高判10年!
大陸半導體產業近年來盡情揮舞併購大棒,取得迅猛發展,但不管是在存儲還是晶圓代工產業,仍然面臨高科技人才「一人難求」的局面,於是很多國內的半導體企業開始到台灣挖人。這裡面最積極的當屬晶圓代工廠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