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晶片,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丨壹觀察 宿藝

晶片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糧食」,也是現代科技「皇冠上的明珠」。

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引爆點,以晶片為代表的半導體行業催生了電腦、移動網際網路、通信技術、工業數字化等一系列重要變革。

可以說,晶片技術是現代科技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科技水準與創新想像力。

作為高速增長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晶片與集成電路領域進口額已連續多年超過2000億美元,並在2013年取代石油成為最大宗進口產品。

「晶片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命脈之一」,並不是一句空話。

中國晶片曾錯過「窗口期」

在全球貿易與科技競爭中,美國動輒以晶片作為博弈「大棒」,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在全球晶片行業中的顯著領先地位。

根據諮詢機構Gartner及IHS自1987年開始統計的全球半導體企業20強(營收)中,美國的占比也一直處於高位,進入21世紀之後基本在40-50%的比率浮動。

全球的3大半導體製造設備輸出國

中國在以晶片為代表的半導體行業落後,並不是因為國家不重視引導和投入。

早在十幾年前,我國就將「核高基」(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片、基礎軟體產品)和「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及成套工藝」列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有200多家單位和2萬多名科技工作者參與技術攻關,已研發成功並進入海內外市場30多種高端裝備和上百種關鍵材料產品。

《壹觀察》認為,頂層架構的重視與投入,歷經數十年數代人努力,但目前還沒有追上美國,甚至在頂級晶片領域受到「鉗制」,核心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是摩爾定律導致的加速跑。

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具有先發優勢的美國晶片產業占據了行業制高點,在攫取行業主要利潤的同時也給追趕者設定了極高的門檻。

這就相當於一場長跑,後進入者往往拼勁全力也很難追趕上領跑者。

更何況,晶片行業就是巨頭集中制,領跑者在18個月疊代的摩爾定律面前優勢同樣在疊加。

第二,整體產業鏈有待提高。

以晶片為代表的半導體產業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比如矽原料、晶片設計、晶圓加工、封測,以及相關的半導體設備,背後需要強大而完整的科技工業體系。

以決定晶片製程工藝的光刻機為例,目前世界上80%的光刻機市場被荷蘭公司占據,尤其是高端光刻機領域。

第三,基礎科學領域的尖端人才。

晶片設計不光要燒錢,也需要時間沉澱,屬於「燒錢燒時間燒人才」的核心技術。

「燒到底」,拼的就是基礎物理科學能力。

而我們的教育長期偏重於應用科學,也就是技術應用。

這是「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區別。

以晶片為例,7nm製程之後就是5nm、3nm,量子效應越來越顯著,之後每一次更加接近極限,都需要從基礎科學到整個產業鏈應用體系的不斷突破。

不過科學是一場永不停歇的長跑,有加速期必然有上坡期。

伴隨量子效應帶來的摩爾定律走到盡頭,全球晶片行業的疊代速度都將減緩,這對於一直苦於追趕的中國晶片企業來說終於迎來了另一個「窗口期」。

行業普遍預計,中國晶片行業將在未來十年,大大縮短與國際頂尖企業的距離,甚至有望全面追平。

國務院印發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綱要》也明確提出,2030年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企業進入國際第一梯隊,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美國晶片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

中國晶片產業的三次疊代

從大眾消費者的應用和感知層面來看,中國晶片產業在長達數十年的持續投入過程中,主要經歷了三個時期。

PC網際網路時代

這個周期主要是從1984年個人電腦啟動普及開始的,以英特爾、AMD、IBM等美國企業為主要代表,並且形成了「Wintel」(微軟+英特爾)組成的強力聯盟,為X86架構提供的整個完整PC網際網路應用生態。

中國晶片企業曾在21世紀初開始集中向PC核心處理器努力突破,2001年拿出了「方舟1號」、2002年推出了「龍芯1號」,威盛推出VIA C3處理器等。

但在同一時段,英特爾開始量產非常成熟的奔騰4系列處理器(英特爾的第7代處理器產品),無論是技術規格、資金投入、量產預期,還是應用生態,差距都是全方位的。

不過中國晶片產業這次艱苦的努力並非完全沒有回報,比如為中國晶片行業之後的發展鍛鍊了團隊,也留下了深刻教訓與寶貴經驗。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

通信技術和手機產業的快速升級,讓中國晶片企業找到了從PC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的切入契機,並最終成為美國企業最重要的競爭對手。

MediaTek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企業之一。

MediaTek之前,德州儀器、高通、英飛凌等國際晶片廠商都只提供核心晶片給手機企業,而從晶片到手機生產的這個完整過程,都需要手機企業自己來解決。

這對手機企業整體研發與供應鏈實力的要求極高,同時也拉長了手機研發周期,提升了企業經營的風險。

一些手機企業開始嘗試將系統方案、UI設計、應用軟體集成等外包給第三方企業,但對於整個產業鏈來說依舊不能解決門檻、效率和成本三大問題。

MediaTek實時推出了「交鑰匙」的完整解決方案,將技術服務直接到位,大大降低了進入手機製造的門檻,並極大激發了中國手機企業的創新。

在功能機和3G中後期,MediaTek的移動晶片出貨量都遙遙領先於高通等美國主流晶片廠商,這在中國晶片領域還是第一次。

2016上半年數據顯示,MediaTek 4G晶片出貨量依舊超過了美國高通公司。

在其背後是以OPPO、vivo 和小米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品牌,獲得了與高通的充分議價權,以及通過MediaTek方案低成本、快節奏地推出3G、4G智慧型手機。

可以說,中國智慧型手機企業在數年間快速崛起,並攀升至全球主要TOP品牌,已至引發了中國智慧型手機普及化浪潮和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全面爆發,與MediaTek在移動晶片領域的技術進步和「交鑰匙」創新方案密不可分。

在這個過程中,另外兩家中國晶片企業的作用同樣重要。

用戶消費市場最早對海思的認知,大都是從2012年K3V2晶片規模應用在華為手機開始的。

儘管面臨能耗、發熱量、GPU性能等一系列問題,但華為咬牙堅持在旗艦機上一直採用海思麒麟系列,並最終在麒麟960晶片上取得了與高通「半步疊代」的優勢節奏。

華為手機在規模和旗艦機型上的快速崛起,與對海思的長期堅定投入,以及由此獲得的技術「反哺」密不可分。

相比MediaTek和海思,紫光展銳品牌從大眾用戶的感知層面相對較弱,但展銳其實是全球智慧型手機入門機型與普及的重要推動者。

目前中國移動在多款自主品牌手機都使用了紫光展銳晶片,而後者更是快速出海拓展到印度、非洲等市場。

進入5G時代,MediaTek和海思都成了與高通對決的關鍵力量,在5G基帶SoC集成等領域具備了領跑優勢。

MediaTek 的5G多模整合基帶晶片

MediaTek在今年5月宣布推出全球第一代5G系統單晶片(SoC),使用了7nm工藝與ARM剛發布的Cortex-A77核心,並且集成了5G基帶Helio M70,兼容非獨立組網NSA和獨立組網SA形式,實現2G/3G/4G/5G全網通,能夠滿足國內5G網絡長期的使用需求,下行速度能達到了4.2Gbps。

計劃2019年第三季度向手機企業送樣,預計首批搭載MediaTek 5G SoC的智慧型手機將於2020年第一季度上市,將極大推動了中國5G手機的普及速度。

華為海思也在今年9月德國IFA展會期間發布了其首款5G SoC晶片-麒麟990 5G,集成了巴龍5000基帶晶片,支持NSA/SA雙架構、支持TDD/FDD全頻段。

首款搭載這顆5G SoC晶片的手機華為Mate 30 5G版預計將於11月初上市,相比高通領先了約半年時間。

被譽為人類最複雜的5G通信技術,MediaTek與華為海思的雙雙領跑,背後是中國晶片企業過去長達數十年的持續投入,依靠的是整個中國強大的供應鏈支持,以及強大市場和用戶規模的驅動力量。

這讓中國晶片企業面對確定的關鍵技術變革趨勢敢於投入,並且可以在關鍵節奏上踏的更准。

以MediaTek為例,早在十年前的2009年,也就是3G在國內剛剛開啟之時,就已投入到3GPP的5G標準化工作,根據第三方公布的數據,MediaTek 5G 文稿占比要比4G 時期提升四倍,5G 文稿接受率高達43%,位列全球前三。

在今年8月剛剛結束的3GPP RAN2選舉中,MediaTek技術專家Johan Johansson成功獲選為主席,成為5G SA Rel-16的完成及後續版本,尤其是5G另外兩大場景mMTC (海量機器類通信)及URLLC (極可靠低時延通信)標準化工作的關鍵推動者。

這足以證明了中國晶片行業的能力、毅力和爆發力,對此我們應該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

萬物互聯時代

5G、IoT、AI三大變革技術的聚合,意味著人類社會將真正進入萬物互聯時代,業界普遍預計由此將產生第四次工業革命。

中國晶片行業,也將從PC網際網路時代的拚命跟跑、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差距逐漸縮小到並肩,進入萬物互聯的真正領跑階段。

實際上,中國晶片企業面向萬物互聯時代的布局,早在3G/4G時代已經全面開啟,並在諸多領域都進入了量產應用布局,確立了領先優勢。

比如在現今科技巨頭角逐的智能音箱、智能穿戴,以及新一代智能大屏設備上,中國晶片領域同樣優勢明顯。

早在2016年智能音箱類產品在美國市場爆發之初,MediaTek就成為Amazon Echo智能語音助理的主要供應商。

如今全球排名前五的智能音箱企業:亞馬遜、谷歌、百度、阿里巴巴和小米,也都青睞MediaTek的晶片方案。

業界預計2019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接近1億台,MediaTek一家就能拿到5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絕對的市場霸主。

華為、TCL、創維等都在今年推出了「智屏」、「智慧屏」等取代電視的新一代大屏設備。

MediaTek與海思則是這一重要市場的「雙巨頭」企業。

數據顯示,2017上半年,MediaTek與旗下Mstar在中國智能電視市場的晶片份額,達到50%。

小米網際網路電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攻城略地背後,少不了MediaTek與旗下Mstar的最新技術方案支持。

全球高端電視巨頭索尼,更是宣布成為MediaTek的穩定戰略合作夥伴。

原因在於MediaTek在影像技術研發方面積累了近20年經驗,是世界上唯一能支持全球電視規格(歐規DVB-T2/HBBTV、美規ATSC3、日規ISDB-S3、中國DTMB)的技術引領者。

華為海思同樣是TCL、創維、海信的電視晶片供應商,其剛剛發布的智慧屏設備,採用了其新一代晶片平台。

MediaTek與海思兩家企業用了十年時間,不僅取代國際晶片企業贏得了主流電視市場,並且成為了如今8K+AI+IoT綜合技術創新的引領者。

內置MediaTek MT2811的索尼WF-1000XM3耳機

在智能穿戴領域,MediaTek與海思同樣都在重點布局。

比如華為新發布的FreeBuds 3無線耳機就採用了麒麟A1處理器。

而如今在京東等各大平台熱銷的爆款無線藍牙降噪耳機:索尼WF-1000XM3,則採用了MediaTek MT2811晶片平台方案,支持藍牙5.0 技術,實現了超低功耗,充電約10 分鐘即可播放90 分鐘,很好地解決了目前TWS真藍牙耳機產品的用戶使用痛點。

To B業務應用與落地,決定了諸多行業和國家層面面向新技術變革的重要創新能力,如今也是科技與網際網路巨頭都在角逐的另一個重要的賽道。

目前,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MediaTek、華為、聯想等諸多科技企業,都已經殺入了這一競爭與合作並存的巨大市場技術變革之中。

今年7月,MediaTek、阿里巴巴、百度、小米、曠視、TCL、創維等合作夥伴宣布共同組建AIoT生態圈,進一步推動AIoT的落地,MediaTek由此成為眾多大品牌重要的合作夥伴。

讓業界重點關注的是,在微軟2019年度雲端開發者大會上,星巴克公布了和微軟聯手帶來的智慧咖啡店轉型方案:基於微軟公有雲服務Azure以及MediaTek MT3620晶片,可實現對全球近3萬家門店的咖啡機品質的實時監管,這一過程不僅可以有效降低設備報修的維護成本,而且能通過咖啡沖泡、用戶習慣進行大數據分析。

讓後端原料部署更加精準與智能化,而在前端則可以根據每一個用戶的口味和日常消費習慣,打造最適合用戶喜好的定製化咖啡,並且可以有針對性的推薦新品,從而打通從咖啡原料、物流、門店、零售、服務以及周邊等一系列智能化方案。

這是星巴克未來的智能化方向,有望幫助所有連鎖企業轉型AIoT智能化管理,同時也是以微軟、MediaTek為代表的上游產業方正逐步鎖定以萬物互聯為核心的商業策略。

中國科技創新歷史上的長征

過去幾十年,中國晶片一直長期落後於國際主流技術。

但歷經數十年努力和三次疊代,已經初步改變了中國科技產業「缺芯」的歷史。

在更多專用領域,還有更多的科技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紛紛加入這一戰場。

在今年9月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發布了含光800晶片,推理性能達到78563 IPS。

阿里宣稱,在杭州城市大腦的業務測試中,1顆含光800的算力相當於10顆GPU。

在今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2019上,百度正式公布了鴻鵠晶片,這是一款全新的遠場語音交互晶片,目標應用在車載語音交互、智能家居等場景中。

晶片行業的科技能力和創新水平,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科技水準與創新想像力,並且會在關鍵時期成為國家間科技、經濟、貿易角力的重要砝碼。

這點在過去30年間,日-美、日-韓,以及如今新一輪的日-韓、中-美半導體大戰中都已看的非常清晰。

對於中國晶片行業來說,過去數十年從拚命跟跑、到逐漸並肩,再到諸多領域開始領跑的過程,背後是數代晶片從業者用青春和理想支撐起的科技強國之路,是中國核心科技創新歷史上一次壯麗的長征。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擁有了以MediaTek、華為海思、紫光展銳為代表的晶片企業,他們不僅幫助更多中國企業在這場全球科技與製造競爭中取得了重要的支撐能力,也獲得了全球頂級合作夥伴和規模用戶的認可,從而打造出健康與持續奔跑的商業模式。

時至今日,中國晶片已經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米澎湃遇阻!OPPO造芯有幾分勝算?

近日,有晶片行業獵頭爆料稱,OPPO相繼發布了SoC設計工程師、晶片數字電路設計工程師等職位,並從展訊、聯發科等公司挖了不少基層工程師。其實早在去年,由OPPO全資控股的上海瑾盛通信有限公司就將...

轉載|我國半導體的前世今生

半導體,一萬年也要搞出來--中國的晶片設計產業原創 寧南山大家都知道了。根據歷史資料:中國在毛時代,就已經開始「集中資源辦大事,全力發展半導體」

華為正面「剛」美國,底氣何在?

「美國限制華為,不會讓美國更安全,也不會使美國更強大,只會迫使美國使用劣質而昂貴的替代設備,在5G網絡建設中落後於其他國家,最終傷害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如此霸氣的回應出自華為被美國「封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