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華為羽翼下的晶片巨頭,年收入是其他8家的收入總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想了解最新最酷的科技數碼信息,請點擊上方關注,侃哥每天為你搜羅各種科技「新知」數碼「八卦」

電子產業里的集成電路行業一直是全球高科技的制高點。

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體現,自二戰以來,美國一直執全球集成電路產業之牛耳。

80年代後集成電路產業向東方轉移,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乘勢而起,分別在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製造和設計等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中國大陸在集成電路產業上起步較晚,改革開放時,戰略放棄了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以至於國外產品盤踞中國市場三十年。

直到2014年,國家出台了集成電路的專項扶持計劃,中國在大規模集成電路上才真正開始大踏步發展。

但集成電路是技術密集型產業,想要迎頭趕上並非一朝一夕的事。

在晶片製造、封裝等環節更加難以避開國外巨頭的專利壁壘,反而在晶片設計方面還有與國外巨頭一較短長的機會。

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海思半導體成立於2004年,前身是華為1991年成立的華為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前期主要研發通信領域的ASIC晶片。

目前海思產品已經覆蓋無線網絡、固定網絡、數字媒體等領域的晶片及解決方案。

作為華為旗下的子公司,海思繼承了華為「狼性文化」的超強戰鬥力和殺傷力。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低調的海思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晶片巨頭。

根據數據調研機構統計,2017年海思半導體全年營收達到387億人民幣,位列全球第7大、中國(大陸)第1大晶片設計企業。

近400億的營收相當於其他8家大陸晶片設計企業的營收總和,是實打實的行業巨無霸。

除了在安防晶片領域和電視晶片領域成績不菲,海思半導體為人熟知的還是麒麟系列移動處理器。

早在2009年,海思就研發出了第一代移動晶片K3V1,但因為性能差強人意並未商用。

直到第二代K3V2才在華為當時的旗艦機D1上使用。

經過幾年的發展,麒麟處理器已經成為高通驍龍處理器的強勁對手,今年新出的麒麟980處理器在AI、CPU性能等方面甚至超過了高通驍龍晶片。

關於麒麟處理器還有一段往事,海思當年剛開始研發手機處理器時,高通知道後立刻找上門來,表示可以把頂級的驍龍處理器低價給華為手機使用,但條件是海思不要再研發手機處理器。

海思拒絕了這一提議,而是迎難而上。

華為高端手機也一直堅持使用麒麟處理器,即使承受再多的非議也毫不動搖。

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麒麟處理器終於成為華為手機的一張王牌,為華為成為全球三大手機廠商立下「汗馬功勞」。

半導體是科技行業的重中之重,中國每年從國外進口的半導體晶片將近3000億美元,遠超石油的進口金額。

而且半導體事關整個國家的國計民生,不容有失。

期待中國未來有更多像海思這樣的半導體企業,讓中國不再在晶片上「受辱」。

感謝每一位閱讀本文的朋友,天寒地凍,寫文不易。

請點讚收藏分享支持一下,感激不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半導體產業說不出的痛

本文來自《半導體行業觀察》。3月23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總統備忘錄,計劃對至少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並將制定新的投資限制條款。而除了希望減少1000億美元貿易逆差等要求外,...

紫光動作很大,但真正可怕的是海思

這兩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疲態顯現,對此,台灣經濟部門負責人鄧振中表明態度:由於面臨來自大陸的激烈競爭,台灣目前別無選擇,只能向大陸公司進一步開放,目前對這一政策的適當鬆綁可能是必須的。聽到這個消...

轉載|我國半導體的前世今生

半導體,一萬年也要搞出來--中國的晶片設計產業原創 寧南山大家都知道了。根據歷史資料:中國在毛時代,就已經開始「集中資源辦大事,全力發展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