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海思首進全球半導體前十,然而好戲才剛開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還記得華為晶片 「備胎」 海思嗎?

不是所有的備胎都能轉正,但如今海思妥妥「上位」。

IC Insights 近日公布的報告顯示,2020 年一季度,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前十名,其中華為海思(以下簡稱「海思」)排名第十,這也是首次有中國大陸公司躋身前十。

圖 | 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前十名(來源:IC Insights 官網)

據統計,一季度海思半導體收入達 26.7 億美元,同比增長 54%。

取得這一成績,海思耗時十六年。

2004 年,海思作為「備胎」成立。

海思的誕生,也跟 2002 年華為和美國思科的官司,有著直接原因。

正是這場和外國巨頭的紛爭,讓任正非決定擺脫對外國晶片的過分依賴。

他當時說:「我們就要堅持用雙版本,80% 左右的時候都用主流版本,但替代版本也有 20% 左右的適用空間,保持這種動態備胎狀態。

2019 年之前,海思一直都在默默耕耘。

直到 2019 年,美國把華為納入 「實體清單」 之後,海思才真正進入大眾眼帘。

此後,海思的麒麟、巴龍等代表性產品,也開始成為大眾眼中的「網紅」。

但實際上,早在 2003 年,海思就已推出高端光網絡晶片。

海思入圍前十的深遠意義

這次入圍前十,也早有徵兆。

DeepTech 採訪西南交通大學信息學院電子工程系副系主任邸志雄博士,他表示:「比較直接的體現是 2020 年第一季度華為(含榮耀)手機銷量暴漲,國內移動端海思晶片市場份額已經超越高通。

但對國產晶片有深遠意義的是:2019 年美國對華為的實體名單禁令,迫使華為原有產業鏈中大量進口晶片份額,需快速完成國產替代,尤其是以基站為代表的產業鏈在 5G、FPGA、射頻晶片等亟待填補。

實體名單禁令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分水嶺,之前國產晶片打入華為供應鏈的門檻較高,而此後華為產業鏈國產替代的強力需求,給海思和國產晶片帶來一個巨大舞台,而這也是海思逆勢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鑒於華為是全球通信、存儲等多個領域的巨頭,對高、中、低端晶片有著海量需求,從前段時間華為 P40 系列手機的拆解文章,就能看出,除射頻晶片外,華為手機已經基本實現是國產晶片替代,同時攜其他國產晶片產業鏈一起逆勢增長。

另據幾年的國產晶片銷售額 TOP 10 排行榜單,海思幾乎是其餘 9 家之和,其他國產晶片短期內在市場份額和銷售額上很難追上海思。

但是,當前自主可控重要性凸顯,應從國產晶片在細分領域的戰略意義出發,如 FPGA、射頻晶片、存儲等,快速填補華為的供應鏈缺口,強大自身,在細分領域做到頂尖。

同時,『新基建』在 5G、AI、工業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等領域也釋放出了大量的機會,國產晶片大有可為。

「台積電和海思哪個更厲害」是個偽問題?

此外,和海思一起進入前十的,還有台積電。

坊間普遍認為,海思和台積電是好搭檔,網上也常有 「台積電和海思哪個更厲害」 的對比,但實際上,海思是台積電的大客戶之一。

儘管 IC Insights 的榜單,讓人覺得似乎海思和台積電是同台競技,但海思的主要競品是高通、三星、英偉達和聯發科等。

那麼,海思和台積電到底有什麼區別?

邸志雄對此做了如下闡釋:「晶片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一個高度專業化的格局,主要包括 IDM(集成設計與製造)、Fabless(無晶圓設計)、IP Vendor(IP 供應商)、Foundry(晶圓代工)等細分領域。

英特爾和三星是當今少有的幾家 IDM 公司,即同時擁有晶片設計部門與晶圓製造廠。

台積電和海思分別是 Foundry 與 Fabless 的典型代表,Foundry 只負責將(無晶圓設計)的晶片設計方案製造為晶片。

以房屋建造為例,Fabless 只負責出設計圖紙,Foundry 負責將圖紙的規劃建造為實體建築,因此二者並無業務衝突,只是在半導體產業鏈中有不同分工,細分行業不同,產業附加值也不同。

正因為兩者不衝突,海思才能成為台積電的客戶。

本次報告也顯示,2019 年,來自海思的訂單收入,占台積電銷售額的 14%,而 2017 年僅占 5%,當然這也跟以手機為主的華為消費者業務發展較快有關。

圖 | 台積電來自海思的訂單收入逐年攀升(來源:IC Insights 官網)

疫情之下,半導體行業緣何蒸蒸日上?

但你可能會問,疫情之下,很多行業都寒氣逼人,為何半導體行業依舊這麼欣欣向榮?

對此,邸志雄告訴 DeepTech:「半導體產業鏈的時間維度較長,從晶片設計到流片、封測等具有一定延遲,因此,2020 年 1 季度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還在延續 2019 年四季度的回暖態勢。

2020 年 1 季度因新冠疫情,全球半導體業發展態勢撲朔迷離,端側消費走低,雲端算力消費拉升,中、日、韓、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歐洲等晶圓製造核心城市均被波及,半導體業的態勢可能要到 2020 年第二季度甚至以後才能體現。

2019 年,受益於 7nm 工藝、5G、AI 的爆點,台積電、海思、英偉達均出現高速增長。

而存儲產品在 2019 年前兩個季度持續低潮,後期增長也難以在短期內填坑,因此 SK 和美光 2020 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受到較大影響。

及時吹來的晶片「東風」

不過讓人興奮的是,近日,工信部批覆組建國家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創新中心,據了解,該創新中心依託江蘇華進半導體封裝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組建,股東包括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天水華天、深南電路、蘇州晶方和中科院微電子所等骨幹企業和科研院所。

對於該創新中心成立所傳達的信號,邸志雄認為:「我國 IC 封裝產業在規模和技術上已經不落後於世界大廠。

據 2019 年第三季最新營收統計,半導體封測業務公司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和台灣。

此處引用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居衍教授在題為《復歸於道:封裝改道晶片業》的報告中指出,經典的 2D 縮放已經『耗盡』現有的技術資源,現在通過節點實現性能翻番的方法已經失靈。

單片集成電路過去一向強調 PPA,即更高的性能(Erformance)、更低的功耗(Power)、更小的面積(Area)。

這個邏輯方向到了需要修正的時候了!因此 3D 異構集成、MCP(Multi-Chip Package ,多晶片封裝)、SiP(System-in-Package)、PoP(Packaging on Packaging)等封裝技術成為走出 2D 同質集成的契機。

此外,ISSCC 2020(International Solid 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國際固態電路會議)也報告了 AMD 採用 Chiplet(俗稱「芯粒」)技術設計的處理器晶片,Chiplet 技術將帶來封裝行業的重大技術變革,並推動 EDA、晶片設計、工藝製造等出現顛覆性創新。

因此,國家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創新中心,會依託中國在封裝領域深耕多年的成果積累,帶領多方推動先進封裝技術基礎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從而加速封裝行業、向利潤附加值更高的高級封測轉化。

一言以蔽之,要實現國家層面的晶片全面自主可控,光有一個海思肯定不夠,畢竟萬紫千紅才是春。

而這對於學生選專業、以及畢業後擇業,都具有一定指南意義。

春江水暖鴨先知,等所有人都知道春江暖,怕是已經錯過機會了!

畢竟,25K 的晶片工程師月薪,它不香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7nm火力全開,台積電創新高

來源:內容來自「先探投資周刊」,謝謝。回顧去年台積電的股東會,創辦人張忠謀以感性的口吻說出:「我愛台積、再創奇蹟」,贏得在場股東們熱烈掌聲,同時也宣告後張忠謀時代的來臨。如今一年多來,儘管面對美中貿

從台積電的發展歷程看格力的「造芯路」

終於,格力也要進軍晶片領域了。搞晶片,那絕不是簡單的情懷能搞定,需要踏踏實實搞研發,大大方方花錢,關鍵是要耐得住寂寞,能把競爭對手熬死,活到最後。台積電就是一個在集成電路行業活下來而且活得很好的...

股市分析:格力能挑戰台積電嗎?

格力終於要進軍晶片領域了。搞晶片,那絕不是簡單的情懷能搞定,需要踏踏實實搞研發,大大方方花錢,關鍵是要耐得住寂寞,能把競爭對手熬死,活到最後。台積電就是一個在集成電路行業活下來而且活得很好的例...

中國的晶片版圖

來源:本文轉載自「南風窗」(ID:SouthReviews),作者:胡萬程,謝謝。晶片是工業糧食,而中國又是晶片的最大消費國,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國產晶片廠商由於缺乏技術積累,長時間與一流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