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雲「大航海」時代的華為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兩三年,中國主流公有雲廠商無一不加快了全球化的進程,而國際公有雲巨頭,如AWS、Azure,也通過與本地IDC合作的形式將公有雲引入中國。

中國公有雲"出海",國際公有雲入華,開啟了一個公有雲的"大航海"時代。

不過,中國公有雲廠商的"出海"熱,好像並沒有給華為雲帶來什麼壓力和困擾。

對於華為雲來說,"國際化"似乎是件再自然不過、順理成章的事兒。

10月12日,2018華為全聯接大會期間,華為公司副總裁、雲BU總裁鄭葉來在回答數百名中外媒體關於華為雲全球化布局的提問時強調了一個事實:"華為公司沒有'出海'這個概念,我們本來就是'海里'、'海外'一起游"。

華為公司副總裁、雲BU總裁鄭葉來

的確,華為雲的全球化做法,在諸多中國公有雲廠商中,是具備差異化優勢的。

不一樣的全球化之路

公有雲的全球化是必然之路。

因為雲服務本身就是沒有邊界、跨國家來覆蓋的。

鄭葉來舉例說,華為雲香港站的很多客戶就來自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等國家,泰國節點也有很多客戶來自周邊國家。

另一方面,全球公有雲市場有著巨大潛力。

Gartner預測,2018年全球公有雲服務市場將從2017年的1535億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1864億美元,漲幅高達21.4%。

面對如此廣闊的全球市場,任何一家有野心的公有雲廠商都無法抵擋其誘惑。

縱觀國內公有雲市場,大多數公有雲廠商選擇的都是首先根植中國,再"出海"攻堅的路徑。

而華為雲卻有所不同,依託華為全球化的業務布局和廣泛的全球合作夥伴,華為雲從一開始就是全球布局,國際國內並行發展。

2018年3月15日,華為雲香港站開服,將業務拓展至亞太地區。

同月,俄羅斯站開服,華為雲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在當地落地的公有雲。

今年9月30日,華為雲泰國站正式上線提供服務,成為泰國首家本地雲服務國際供應商。

據鄭葉來透露,接下來,華為雲還將在南非等地,根據企業需求和當地環境來部署站點。

"我們在南非服務了很多年,南非很多企業是我們的通訊和IT客戶,很多消費者是我們的手機客戶,華為對南非來說並不陌生。

所以華為雲在雲服務,包括人工智慧大數據上,為南非及周邊的地區的政府和企業提供服務,我們是有信心的",鄭葉來說。

而在歐洲、拉美等地,華為則是採取了一種新的合作模式,與德國電信、法國Orange、西班牙電信等運營商夥伴合作,分別聯手打造了德國電信Open Telecom Cloud、法國電信Orange Flexible Engine、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 Open Cloud等公有雲服務,在推進夥伴公有雲業務發展的同時也實現了華為雲在這些地區的覆蓋。

"這是華為和運營商夥伴在發揮各自的優勢來服務客戶的一種新商業模式",鄭葉來介紹到,無論是華為自己運營、還是由合作夥伴來運營的雲,都是基於統一的平台和技術,為當地的政府和企業提供一個值得信賴的、可靠的、可持續創新的雲服務能力。

據華為雲BU副總裁鄧濤介紹,截止2018年9月底,華為雲已經在全球14個區域和很多國家都提供了雲服務,除中國以外,目前華為雲在歐洲、亞太、拉美、俄羅斯和非洲區域都可以提供服務。

到今年年底,海外大部分地區和國家都可以使用到華為雲服務。

華為雲全球布局

華為曾經不止一次地強調過其企業價值觀,即"以客戶為中心"。

畢竟,華為有著廣泛的國際國內客戶夥伴,中國客戶需要"走出去",而國際客戶要"走進來"。

華為雲的國際化布局也是希望實現這個目標,這其實和華為"以客戶為中心"價值觀一脈相承。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這句戰場上的金科玉律,放到公有雲市場上依舊適用。

從一開始就展開全球布局的華為雲正在與合作夥伴一起,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海外企業走進來,推動全球客戶的數字經濟發展。

"不取巧"就是差異化

在華為雲內部,鄭葉來稱他最不喜歡"彎道超車"這個詞,他對所有人經常講的一句話是"沉下心來沉住氣,眼睛盯住客戶,堅毅前行"。

"沒有一件事情可以隨隨便便成功,但是我們認真幹起來也不可能不成功,所以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彎道超車,而是踏踏實實堅毅前行",鄭葉來強調。

在全球化過程中,華為雲不免會遇到來自AWS、Azure等國際公有雲巨頭的壓力,但華為雲眼光從未盯著對手,而是盯住客戶,不取巧,依靠實打實的能力走出一條差異化之路。

"華為雲如果和其他雲有什麼差異化的話,我想說的是,華為雲以最強大的技術打造一個最強大的雲平台,提供最領先的技術,來服務好我們的客戶",負責華為雲全球銷售與客戶服務的華為雲BU副總裁鄧濤說。

據"2017年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華為以研發投入104億歐元超越蘋果(95億歐元),排名全球第六、中國第一,是唯一進入TOP50的中國企業。

據悉,華為正持續投入雲計算與大數據的研發,已在全球設立了14個研究所、36個聯合創新中心和45個培訓中心,以及16個開放實驗室,為客戶和合作夥伴提供支持。

同時,華為還與業界頂尖的科研院校積極展開合作,不斷增強在雲、大數據、AI、算法、架構等領域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這次,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18,華為發布了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全球首個覆蓋全場景人工智慧的華為Ascend(昇騰)系列晶片以及基於華為Ascend(昇騰)系列晶片的產品和雲服務,標誌著華為AI解決方案在底層晶片級實現了業界領先。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布Ascend系列晶片

所謂全棧,是以技術功能視角,涉及包括晶片、晶片使能、訓練和推理框架和應用使能在內的全堆棧方案;而所謂全場景,則是以商業視角涉及包括公有雲、私有雲、各種邊緣計算、物聯網行業終端以及消費類終端等全場景的部署環境。

從這一點上,我們也能洞見華為在人工智慧布局上的實力和野心。

"我們期待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全棧全場景的技術平台及全流程的布局,以此來加速AI在各行各業的規模落地",鄧濤堅信,這一點一定會成為華為公司和華為雲在行業的領先差異化能力和領先優勢。

可以說,華為對於人工智慧、雲計算技術實力的對外"輸出口",則都聚集在華為雲的產品服務與解決方案上。

不僅在AI方面,華為雲還有著大量的領先技術和產品。

例如在計算領域,華為雲具有網絡增強型雲伺服器C3ne,使雲計算進入千萬級網絡轉發時代。

在分布式存儲上,華為發布了FusionStorage的重大升級,多級業務連續性保障達到6個9,支持客戶將關鍵業務向雲延伸。

再如,華為雲推出了國內首個完整的公有雲容災備份解決方案,讓"雲容災"觸手可及。

此外,在雲安全、DevOps、雲容器引擎和微服務引擎、服務網格、計算、雲存儲、網絡等方面,華為雲都在不斷推動技術創新,讓產品始終保持先進性。

截至2018年9月底,華為雲已上線18大類 128個雲服務,以及SAP、HPC、IoT、安全、DevOps等60+通用解決方案,覆蓋製造、電商、遊戲、金融、車聯網等80+行業領域。

2018年上半年華為雲收入同比增長了700%,合作夥伴增長45%,雲市場新增應用872個。

另外值得強調的是,在國際化過程中,信任和數據安全是中國公有雲廠商都繞不過的一道坎兒,華為雲一直堅持"不做應用,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的"三不",並通過了PCI-DSS、ISO 27001:2013、ISO 27018:2014、CSA-STAR、CC EAL3+、BSIMM等嚴格的國際安全認證,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服務,從而更容易獲得全球客戶的信任。

同時,一致性和本地化的服務也是華為雲在全球化過程中的加分項。

華為雲以及與合作夥伴提供聯合提供的公有雲都是統一平台、統一架構,為全球客戶提供了一致性的服務。

同時,華為業務遍布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具有本地化的服務團隊,能夠及時響應全球客戶,這並不是每一家公有雲廠商都具備的能力。

而這些,無一不是華為雲踏實和"不取巧"的體現。

普惠AI,華為雲全球化提速

我們都察覺到,AI已經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推動力,但AI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挑戰會影響AI產業的快速發展。

鄭葉來指出,當前AI開發面臨的最大挑戰,其一是"慢",開發效率低,標註、訓練、部署整個過程耗時長;其二是"貴",AI基礎資源尤其是算力稀缺且昂貴。

為幫助開發者解決這兩個難點,華為雲這次在大會上為AI開發者推出了一站式的開發平台和工具:更快的AI開發平台ModelArts、更懂開發者的視覺AI應用開發平台HiLens、與線上體驗一致的離線開發套件Atlas 200和探索未來的量子計算模擬器與編程框架HiQ。

其中,ModelArts能夠將數據標準與準備效率百倍提升,模型訓練耗時降一半,模型可一鍵部署到雲、邊、端,降低AI開發門檻;Atlas 200已經內置了豐富的算子庫,具備易用的IDE,讓開發者容易上手使用。

"華為在推出全棧全場景AI戰略時就力致於打造讓開發者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一站式開發平台,全力支持開發者生態。

"鄭葉來說。

除了AI開發工具,華為雲還推出了"沃土AI開發者使能計劃",實打實的支持開發者。

如面向個人開發者,給每個開發者提供20小時免費訓練、提供21天AI訓練營;面向合作夥伴,提供1000套免費開發環境、開放市場資源;面向高校,投入10億元使能AI人才培養等等。

華為雲沃土AI開發者使能計劃發布

此外,為了更方便的讓客戶和合作夥伴使用華為AI的能力和技術,華為雲還基於最新的AI晶片對華為雲EI進行了升級,讓AI推理能力成為高端虛擬機的"標配"。

除了算力提升,華為雲EI還將增加至45種、142項功能,覆蓋AI資深數據科學家、數據工程師、普通IT工程師、業務人員等各類人群的各種使用場景。

"普惠AI"是華為雲的期望,經過華為雲的持續踐行,從AI晶片、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針對AI開發者的一站式開發平台和工具,到支持開發者成長的"沃土計劃",華為雲在不斷降低AI的門檻。

從今年5月鄭葉來在貴州數博會上首提"普惠AI"起,短短不到半年時間,華為雲或許已經讓大家對其一直強調的"要打造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AI"而有所體會。

如今,"普惠AI"不再是期望,已經正被華為雲真正一步步轉變成為現實。

與此同時,AI也給華為雲賦予了新的動能,為華為雲構建了獨具優勢的競爭力,華為雲的全球化步伐,也將借AI而加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香港開服背後,華為雲的模式和自信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公司把眼光不止放在中國市場,他們最後都會面對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全球化。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數字化轉型基礎設施的雲計算,顯然也正在成為全球化的開路先鋒。這是因為雲計算具有...

華為全棧AI戰略: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在華為HC2018的現場,忽然自發地響起了一陣持續又熱烈的掌聲。這是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宣布,華為正式推出具備橫跨雲、邊緣、端全場景的最優能效比的人工智慧晶片Ascend(昇騰)時發

華為丁耘:為開發者搭平台 和他們一起成功

華為要建設「哥斯大黎加」式的、開放的、繁榮的生態系統。在其看來,做大蛋糕、做大產業、做大市場,比做大自己的份額更加重要。華為要利用有競爭力的核心業務和用戶積累作為發展的基礎,把餅做大,形成共生、...

還在爭排位賽?華為雲直接跑進了下半場

2017年3月,華為專門成立了Cloud BU,重兵布局公有雲市場,一時眾說紛紜,褒貶不一。有觀點認為,雲計算是從網際網路中長出來的,沒有網際網路基因的華為做公有雲並沒有什麼優勢。2017年,恰...

公有雲必修課堂上的「學霸」華為

CNET科技資訊網 4月13日 深圳消息(文/周雅):幾乎沒有人再懷疑「華為公有雲」的可能性,1個月前的華為生態夥伴大會上,華為公有雲出現的很高調,1個月後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輪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