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效應已形成 中國大陸12英寸晶圓產線大幅增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晶圓是集成電路器件的載體,其按照直徑一般分為4英寸、5英寸、6英寸、8英寸等規格,近年來12英寸逐漸開始成為國際大廠的主要技術產品。

因為晶圓尺寸越大,同一圓片上可生產切割的晶片就越多,這可以極大的降低產品成本,但同時對材料技術和生產技術的要求也更高。

近年來,中國大陸積極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而作為集成電路基礎材料領域的晶圓製造也得到了國家的極大支持,且引進和自建了不少12英寸晶圓生產線。

8條產線已開始量產

從各家廠商公布的具體信息來看,目前中國大陸已經有包括三星、英特爾、SK海力士三家國際大廠和中芯國際、華力微電子、武漢新芯(已屬於長江存儲子公司)三家國內廠商的8條12英寸晶圓生產線開始量產。

圖片資料由 全球半導體觀察整理

作為全球頂級的IDM廠商,三星、英特爾和SK海力士分別在西安、大連和無錫建設12英寸晶圓生產產線,主要用於生產包括3D NAND和DRAM在內的存儲器產品,其工藝技術水平也最為先進。

國內的中芯國際和華力微電子則主要以代工為主,產品主要集中在處理器、邏輯晶片、CMOS圖像傳感器等領域。

其中中芯國際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共有三條12英寸生產線,其業績規模也已經躋身全球晶圓代工領域前五。

此外,這兩年在國內存儲器領域異常紅火的武漢新芯也有一條12英寸晶圓生產線投入運營,該產線初期由中芯國際幫助建設管理,後期已由武漢新芯獨立運作,產品以NOR Flash存儲器為主。

8條新產線正在建設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在國內投資建設先進晶圓生產線。

已擁有一條12英寸產線的武漢新芯在2016年3月28日宣布將投資240美元建設先進的存儲器生產基地,生產目前最為火熱3D NAND和DRAM產品。

2016年7月16日,由紫光集團參股(二期投資)的長江存儲正式成立,武漢新芯也正式成為長江存儲的全資子公司。

長江存儲將以武漢新芯現有的12英寸先進集成電路技術研發與生產製造能力為基礎,繼續拓展武漢新芯目前的物聯網業務布局,並著力發展大規模存儲器,其新的12英寸晶圓生產線預計在2020年達到30萬片每月的生產規模。

此外,全球主要的晶圓廠也紛紛開始在中國大陸地區投資設廠。

從公開的資料來看,廈門、合肥、晉江、南京、重慶、淮安等城市都紛紛引進台灣地區晶圓代工廠商和其他國家先進12英寸晶圓生產線。

圖片資料由 全球半導體觀察整理

其中,廈門和聯電合作成立聯芯集成電路製造(廈門)有限公司將聚焦12英寸晶圓生產,總投資62億美元,主攻方向為通信、金融IC卡晶片代工;全球最大代工廠台積電更是在南京獨資30億美元建設12英寸產線,直接切入目前最先進的16納米工藝,初期月產能預計為2萬片;晉江和合肥則分別和台灣的聯電、力晶成立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和晶合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產品方向主要為LCD驅動IC和DRAM。

除了與台灣地區的晶圓代工大廠合作之外,重慶、江蘇淮安等地分別與格羅方德和德科瑪達成合作,也將升級改建或新建12英寸晶圓生產線。

此外,未來還有一些12英寸晶圓生產線在陸續規劃中,比如華力計劃在上海建第二條12英寸晶圓生產線(目前環評階段)以及AOS計劃在重慶興建一條12英寸晶圓生產線(項目二期、2018年後)。

自2014年以來,中國大陸集成電路產業蓬勃發展,在國家政策、資金以及龐大市場需求的帶動下,國內集成電路製造產業的虹吸效應也在慢慢形成。

粗略統計,目前中國大陸所有已量產的12英寸晶圓產線產能已經超過40萬片每月,預計這一數字在2020年會超過100萬片。

這一現象也表明全球集成電路製造產業已經開始向中國大陸轉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第一台高端光刻機來到中國!三星慌了

中美貿易戰停戰,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不過,無論是加大進口農產品、能源,還是在智慧財產權方面的讓步,中國終究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必須在接下來的停戰期內,努力提高自生的研發能...

「浦東智造」將躋身全球第一梯隊

昨日,在國家實施「909」工程和華虹集團成立二十周年之際,華虹集團宣布,「909」工程二次升級,華虹集團名譽董事長、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胡啟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上海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