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想做大 華為做強》出版後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99年底,我從某省委機關刊內參編輯任上離職,應聘到成都一家新創辦的網際網路類雜誌任編輯,從此開啟我的IT「職業」生涯——其實作為媒體人士,對IT產業僅僅是一個旁觀者而已。

2001年,我加盟到京城一家知名財經人物雜誌,從事IT通信領域報導,主要負責「IT英才」、「企業交鋒(企業文化)」、「跨國公司在中國」三個板塊的采寫報導。

正是在這家雜誌,對聯想有了較深入的了解——剛入職時,本刊當期封面報導聚焦楊元慶及其管理團隊,以後參加IT領域的一系列相關活動,與楊元慶也常常見面、交流。

後來,我加盟到其他媒體後,對聯想也有過多次參訪報導。

近年來,中國博客之父、網際網路實驗室掌門人方興東博士醞釀創設「中關村歷史博物館」、發起成立「中關村歷史課題組」項目,作為博客中國專欄作家的筆者,有幸加盟中關村歷史課題組。

「中關村歷史課題組」的使命是,研究從1980年初開始、直到2015年的中關村歷史,撰寫中關村歷史系列叢書。

事實上,一提到中關村歷史,筆者腦海里馬上浮現出「中關村一條街」、「兩通兩海」這樣的詞條。

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無論「兩通兩海」還是中關村「電子一條街」,都跟中科院計算所有直接或間接關係——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計算所以獨資或合資方式相繼開辦了近二十家科技企業,在微機、高性能計算機、軟體和機器翻譯等方面為促進我國相應產業的發展做出過較大貢獻。

中關村科技市場上曾有較高知名度的兩通兩海科技公司(四通、信通、科海、京海)也都有計算所的科技人員參與創建,其中信通、科海、京海三家公司是以計算所科研人員為主創建的。

而聯想則是計算所全資創辦的高科技企業。

實際上,今日之聯想(包括聯想集團與聯想控股)是中關村早期創業發展碩果僅存的高科技企業之一,研究中關村歷史從聯想入手也顯得順情在理。

2014年年初,躊躅滿志、志在必得我,認為自己過去對聯想有著多次的採訪報導以及多年的關注,對這家蜚聲中外的高科技企業瞭然於胸。

然而,在我深入了解到聯想的過去今朝時,我才發現自己以前對聯想完全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於是,一切從頭做起,我通過一系列相關採訪,與中科院、中科院計算所以及聯想集團在職與退休員工,包括中高層管理幹部、科技專家等等,以及對中關村歷史諳熟的媒體同仁進行交流、溝通;查閱相關歷史資料、閱讀相關報導、書籍,終於對聯想30年發展歷史有了進一步、系統地了解。

原來,拜賜計算所轉化的科技成果與計算所的約130位科技人員的加盟,聯想在創辦初期就具有了「技工貿」之核心競爭力——今天,聯想集團包括聯想控股集團賴以立身的、並且是支撐聯想品牌由本土民族品牌到國際知名品牌的核心產品——「聯想PC」,就是聯想早期創業團隊開發的自有品牌「聯想微機」的後代產品,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聯想集團及聯想控股集團還在依靠早期的「技工貿」成果生存與發展。

與此同時,在研究聯想發展歷史中,意外發現同為中國高科技發展典型的華為集團,居然與聯想的發展路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全然不是此前坊間流傳的版本。

於是,我產生了把聯想與和華為進行比較研究的打算並付諸行動。

說來湊巧,2014年底,在方興東博士IT老友微信群里結識的朋友范根定,得悉我在研究聯想華為發展歷史時,向我建議:「拿華為和聯想來比較研究一番,看看在創新能力、管理實踐、行業競爭力、國際化能力、企業智能化程度、產業鏈效應幾個方面如何做大做強……多引用可靠事實、公開數據,避免爭議!」

范根定先生是姚氏顧問歐美圖書版權代理公司北京辦公室負責人、弗戈博達媒體集團總編輯顧問。

20年前,他曾經擔任大型國有企業電氣工程師、後從事計算機應用類雜誌和網站內容編輯、出版行業高管達20年,在高科技領域與IT行業,屬於行家裡手。

不過,當時,我覺得自己在總體把握兩個企業發展內在規律方面還不夠到位,因此,暫時沒有下筆。

2015年秋天,在方興東博士的IT老友微信群里,大家討論起聯想、議論起華為,有不少人對華為讚譽有加,對聯想當年沒有走上技術立業道路倍感遺憾。

各種吐槽議論紛紛,不一而足……

於是,我們再次談起書稿的寫作,當范根定得知我已經打算著手撰寫時,再次對我授予機宜:「我是覺得寫這個很有意義!深入研究一個企業很有價值。

從產業影響力講,聯想華為都很大,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可借鑑之處。

但是二者個性鮮明,具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研發組織、渠道、國際化擴張和品牌運作,內部管理和人才隊伍組織,給客戶提供服務的方法和內容,差異很大,值得深入研究。

范兄的指導,令我眼界豁然開朗,沿著他指引的方向,我開始勾勒整個書稿的結構。

與此同時,我也就相關問題進一步向計算機領域內的專家積極請教。

正因為有了高人指點迷津,我的創作如虎添翼,於是,書稿寫作得以順利進行。

在寫作中,聯想華為發展歷史中一些感人故事常常令我激動不已,每每寫到這裡都令我心情難以平靜……比如聯想當初推出漢卡產品,令華人使用計算機更加便捷,聯想開發出286微機,在漢諾瓦一舉成名,此後聯想憑藉自有品牌的聯想微機,不僅在國內市場與跨國公司分庭抗禮、而且占盡風頭,一舉成為中國電腦市場梟雄,並成功鑄造了民族品牌「聯想」,最後形成國際品牌等等,都令人肅然起敬。

而華為以代工開始創業,隨即艱難研發,終獲自主技術,從而占據市場主導權,再農村包圍城市,與跨國巨頭較量,在本土市場爭鋒中博得頭籌,然後再開啟國際化發展模式,一波三折,吃盡苦頭,從發展中國家再到已開發國家,華為人一路征戰,最後成功實現國際化布局等等,都讓人讚嘆不已。

聯想早期的種種成就,使聯想扮演了中國信息化發展推手的關鍵角色。

因此我認為,聯想對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推波助瀾作用是可以載入史冊的!

具體而言,聯想對中國信息革命的獨特貢獻表現在:

一、創立初期推出聯想漢卡為華人較好地解決了在電腦中使用漢字的難題;

二、開發聯想微機大大地推動了個人計算機在中國的迅速普及和應用。

關於聯想漢卡,開始我曾根據原始寶貴資料撰寫了上萬字的聯想漢卡研發故事,介紹從1968年開始中科院計算所組織人力物力研發漢字輸入技術、到1984年研發成功聯想式漢卡前身——漢字圖形微型機,並由聯想(當時叫計算所公司)在此基礎上組織生產聯想式漢卡投入市場。

但是,由於書稿篇幅所限,不得不忍痛割愛將其略去。

而對於聯想微機,書稿中有不少篇幅進行介紹。

但事實上,聯想30年來基本上都是圍繞聯想微機續寫發展歷史的——當年的聯想自有品牌聯想286微機沿著386、486、586軌跡前行,後來發展成聯想1+1,聯想家用台式機,聯想商用台式機,聯想筆記本,最後統稱「聯想PC」——迄今,聯想集團以及母公司聯想控股賴以生存、發展的支柱依然是聯想自有品牌「聯想286微機」的後代產品聯想PC。

此外,中國國產印表機第一品牌聯想印表機也是聯想早年開發的產品。

說到聯想微機,就不能不提到楊元慶,正是他在1994年進行銷售體制改革,把陷入市場困境的聯想帶出泥潭,元慶也藉助聯想平台,「玩轉」聯想微機—聯想PC,創造不俗業績,一躍而成聯想管理領袖。

楊元慶對聯想的突出貢獻:一是早年「受命於敗軍之際、奉命於為難之間」一舉挽救聯想;二是領軍聯想成為國際化企業,把民族品牌「聯想」一舉躍升為國際知名品牌。

說到楊元慶,不能不提到柳傳志,從聯想創辦時的副總經理到後來的聯想控股掌門人。

柳傳志對聯想的突出貢獻:一是打破常規、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把楊元慶等人才延攬到聯想團隊;二是在任職聯想總經理期間,聯想研發了自有品牌286微機、雷射印表機等等產品。

說到聯想開發自有品牌286微機,就不能不提到倪光南,這位聯想首任總工程師。

倪光南對聯想的突出貢獻:一是把自己領銜研發的聯想漢卡帶入聯想,該項產品成為聯想創業發展的基石;二是主持開發聯想自有品牌286微機,該產品為聯想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比聯想集團晚兩年創辦的華為,其創始人與企業靈魂人物任正非,是中國企業界真正的教父。

當初,因為工作失誤,任正非丟了飯碗,可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全家人的生活重擔都扛在自己肩上,沒辦法,只好咬緊牙關跳入波濤洶湧的商海——沒想到置死地而後生,反而絕處逢生。

創業之初,任正非歷盡艱辛,別無所求,只求「活下去」。

任正非沒有聯想創辦時那般強大背景,靠著積攢的兩萬元,東拼西殺、南闖北突,依靠貿工技打開一條血路,能夠生存下來。

所以,任正非事業發展的軌跡始終貫穿一條主線——「活下去!」

為了「活下去」,任正非改弦易轍,華為從自己組裝小型交換機開始、到自己研發小型交換機,再從事自主研發程控交換機、自主設計晶片等等,走上了「技工貿」發展道路。

為此,任正非想辦法找到人、黏住人才——郭平參觀華為被任正非打動而加盟華為.

華為交換機之父鄭寶用,1989年放棄清華博士學位跟隨校友郭平成為華為研發領軍人物,他帶領六個人華為初始研發團隊開發小型交換機,之後先後主持華為公司幾代程控交換機的設計與開發。

主要有:HJD4(500門)程控用戶機,該機採用了光電電路和高集成器件,被郵電部評為國產同類產品質量可靠用戶機,年總產值7600萬元,總利稅1600萬元;JKl000空分程控端局用交換機,為我國廣大農村中小城鎮開發的中小容量型,被郵電部評為國內同類機器中處十技術領先水平;C&C08(2000門)數字局用交換機,獲1995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C&C08萬門數字局用交換機,被郵電部鑑定為國內外同類機型中處於技術先進水平,該項目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

鄭寶用現為深圳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總工程師。

在研究生畢業之前,就曾在華為實習一年的李一男,畢業後就到華為擔當重任——入職兩天升任華為工程師、半個月升任主任工程師、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總經理、兩年被提拔為華為公司總工程師/中央研究部總裁、27歲坐上了華為公司的副總裁寶座。

正是因為在企業初創階段就開始技術研發,華為創造出了中國民營高科技企業無與倫比、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華為程控交換機一炮打響、華為晶片研發也取得不俗業績,如今,華為晶片成為支撐自己產品的核心力量,無論伺服器、手機還是路由器,尤其在在網絡設備領域,華為等國產品牌產品已完全可以和思科相媲美,華為一舉成就民族品牌的大國風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華為目前取得的各項成就,燦爛如星河、實在難以盡數,令當今不少中國企業為之汗顏。

總結起來,華為對中國與世界彪炳史冊的貢獻是:

一、華為是中國高科技企業後起之秀,二十多年來堅持「技工貿」戰略,把強化自主創新研發作為重中之重、聚焦中高端市場、與國際先進技術接軌,將技術研發國際化,以不斷的技術創新,開拓市場,贏得用戶。

是《財富》500強唯一的非上市公司——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中國民營企業,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標杆、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典範

二、華為不僅是中國製造業的代表者,更是推動中國製造業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的典範。

三、作為全球領先的電信全套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產品和解決方案涵蓋了移動通信、數據通信、光網絡、固定通信、業務和軟體、終端等領域。

而在NGN、智能網、長途波分、寬頻產品、MSAN等領域、華為獲得了多個「第一」;在光網絡、數據通信等方面,華為名列前茅;在3G方面,華為躋身全球第一陣營,而4G技術則領先全球。

華為對全球通信基礎設施的貢獻在於,提供約20—45%的設備。

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華為也盡了一份力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聯想、華為在他們各自的創業發展歷程中,均為中國的信息產業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不過,回顧成績,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方能明確今後的發展目標與方向,這也是本書的宗旨所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企業家該如何 「愛」企業?

愛不僅是一種情感,同時也是一種能力。普天之下,絕大多數父母都會愛他們的孩子,但這種愛並不意味著一定會帶給孩子美好的未來。只有那種能夠帶給孩子未來的愛,才能算得上是真愛。中國上市公司CEO連續3年...

如今的中國,一個華為還不夠

2018年,中國的科技企業發生了許多大事。首先是中興被美國制裁,差點「休克」。接下來是華為聯想的5G標準投票風波。再接下來,是中美貿易戰正式開始,華為撤出美國本土,中興繳納巨額罰款後,繼續存活下...

為什麼你不喜歡聯想,從柳倪之爭說起

聯想在經歷了投票門之後,聲譽受損,很多人越來越不待見,那麼還有什麼讓你不喜歡聯想?不可否認的是,現在大部分國人都比較推崇華為,華為不僅是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還是取得的成績都讓國人自豪,而聯想給人的印...

聯想與華為:不同戰略選擇的啟示

聯想與華為,為什麼結局分別是一個做大一個做強?答案是:因為發展路徑不同。第一階段:聯想「技工貿」vs華為「貿工技」(1985-1995)聯想:「技工貿」戰略創造無數IT輝煌聯想在創辦初期的前十年...

聯想的對與錯

▌一、捅刀華為?這幾日,關於 「聯想反對華為,站隊高通」的傳言,讓聯想被千夫所指。這本是發生在2016年的一則舊聞,如今卻又被翻了出來,聯想的澄清稿雖然放出來了,但效果不大。各路「愛國小粉紅們」...

他,洞見了聯想和華為的今天

雞年伊始,聯想和華為兩家公司就牢牢占據了科技類的熱點話題榜。聯想是因為業績不斷下滑,還要給CEO發高薪,還要吃軟飯拉硬屎,小雞吃綠豆——硬努著在MWC上放話決戰5G,華為則是被清除老員工的話題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