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告急不忘挑事,痛失華為的台積電穩如老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川普怎麼也想不到,對華為的咄咄逼人,逼出了一個三贏的局面,唯獨美國輸了。

鼠年伊始的疫情,讓很多人忽略了美國對華為的進一步打壓:川普政府悄然擴大了對華為的J令,技術門檻從25%降低至10%。

這意味著,只要一項產品美國技術占比達到10%就不得出口給華為。

華為作為國內技術研發實力首屈一指的企業,每年在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高達15%。

早在2019年美國悍然zhi裁華為之前,就開始逐漸在核心技術上自給自足。

以手機製造為例,華為從作業系統、5G技術到晶片設計都可以不依賴美國技術,唯獨容易被忽略的代工,晶片代工技術卻牢牢掌握在別人手上。

這個「別人」正是台積電,即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

而在台積電的14nm製程晶片代工上,美國技術占比超過了10%。

風暴的起點:1987

時間拉回到33年前,那是1987年,還是地產大亨的川普遇到人生最大的挫折,經濟危機導致他瀕臨破產。

同年,他受時任美國總統隆納·雷根的邀請,第一次踏入白宮參加晚宴。

川普對這位70歲成功當選的總統充滿了憧憬。

他第一次萌生了參選總統的念頭
,並在自己70歲那年成功入主白宮。

還是1987年,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當時是南海石油集團的中層幹部,被貿易公司騙走200萬巨款而黯然離職,妻子也棄他而去。

事業、家庭雙重打擊下的任正非沒有就此沉淪,而是用籌措來的最後2萬元在深圳的一幢老舊居民樓里創辦了華為集團。

依舊是1987年,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從美國德州儀器離職,受邀赴台擔任台灣工研院院長已兩年時間,他看到了專業晶片代工的巨大商機,另起爐灶,開辦了台積電。

就這樣,在1987年這個神奇的年份,41歲的川普、43歲的任正非和56歲的張忠謀步入精彩紛呈的下半生。

並在33年後的這場風波中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

華為更換供應商,台積電:無妨

看回現在,近日,外媒傳出消息,華為去年底就已經開始對美國收緊技術門檻未雨綢繆——將晶片代工業務從台積電撤出,交給國內的晶片代工廠商。

對於任何一家代工企業,失去了華為這個級別客戶的大訂單都會帶來巨大打擊,但台積電的回應則耐人尋味:

「我們不擔心市場占有率下降,華為砍單反而緩解了我們產能的緊張。

台積電這一回應究竟是虛張聲勢還是確實胸有成竹?

先讓我們看看它近日發布的今年一季度財報——

(圖片來源:36Kr)

在營收和凈利潤這兩項關鍵業績指標上,台積電都有著傲人表現,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2%,凈利潤更是驚人地創下90.6%的同比漲幅。

在疫情重挫實體經濟的背景下,製造企業可謂哀鴻遍野,但是台積電卻逆勢上揚,甚至喜提同比新高。

究竟是什麼讓台積電如此堅挺?

從張忠謀說起

小小的台灣,卻在上世紀亞洲經濟騰飛的背景下孕育了兩家世界級的代工廠——富士康和台積電,前者早已廣為人知,相比之下,台積電則神秘的多。

然而,因為近年來xin片之戰甚囂塵上,台積電這個名字也逐漸被大眾熟知起來,只是大多數人對它的認知只是停留在名稱和晶片代工廠的層面。

但如果僅僅把台積電看作一家普通的代工廠那就大錯特錯了,這家代工廠幾乎是憑藉一己之力改變了整個晶片行業的遊戲規則。

這一切,要從台積電的傳奇創始人張忠謀說起——

1931年出生的張忠謀正趕上「九一八」事變,雖然家境優渥,卻也免不了顛沛流離,但難能可貴的是,張忠謀的學業幾乎從未中斷。

抗日救亡的大時代下,家國情懷這四個字深深鐫刻在張忠謀的骨髓里。

18歲時,內戰結束,張家遷往香港,張忠謀則被安排到美國哈佛大學留學,1949年入學哈佛的學生中,他是唯一一名中國人。

一年後,他轉學麻省理工,攻讀機械專業,並與1952、1953年分別獲得機械系學士及碩士學位。

機械系所對口的行業是航空、汽車製造,張忠謀收到福特汽車的offer,幾乎已經確定了去福特。

但是一家半導體小公司希凡尼亞給他的月薪比福特高1美元,於是張忠謀打電話給福特的HR問能不能加1美元月薪。

原本和善的HR語氣瞬間冷了下去,回答說:

「不,我們是福特,我們不討價還價。

年輕氣盛的張忠謀一個不甘心就放棄了福特的offer,陰差陽錯地入行了半導體。

1958年,張忠謀進入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並在這裡潛心度過了25年的時間,彼時的德儀風頭正勁,發明了第一塊集成電路和微處理器,還孕育了如今晶片業的數家巨頭,其中就包括英特爾和台積電。

25年間,張忠謀憑藉刻苦鑽研技術和打破常規的魄力一路升任副總裁、資深副總裁,成為德儀的第三號人物,掌管全公司1/2的員工,是當時美國科技巨頭中職位最高的中國人,名副其實的「華人之光」。

在美國生活近30年,已經加入美國國籍的張忠謀,原以為自己已經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新美國人。

然而,此時已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台灣開始網羅海外華人回國發展,祖國的邀請喚醒了張忠謀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54歲的他,如赤子一般,毅然決定回國。

1987年,在受邀赴台出任台灣工研院院長兩年後,56歲的張忠謀才創立台積電,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專門從事晶片代工的企業。

至此,大器算是晚成

哈佛管理學大牛麥可·波特這麼評價張忠謀:「他不是創辦了一家企業,而是創造了兩個行業。

為什麼只是專注於代工的台積電能被冠以如此高的評價?這是因為當時傳統的晶片巨頭都採用設計、製造、封測一條龍的模式(IDM),這導致了晶片行業的進入門檻極高。

晶片設計需要巨大的創意產出,製造封測又需要巨額的資金支持,讓晶片業成為了一個創意、資金雙密集的行業。

這讓很多只有設計能力的小公司望而生畏,而且就連英特爾這樣的大廠也被繁雜的製造流程拖累,整個行業都在渴望一家只負責製造,卻不會跟自己搶創意的代工企業。

張忠謀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決心進入這個尚未有人涉足的領域——專業晶片代工(Foundry)。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事情自然不會一帆風順。

英特爾CEO格魯夫第一次來台考察工廠就出了岔子,台積電的產品缺陷多達200多個,此時的晶片半導體行業已經很成熟,不像張忠謀初入德州儀器時,良品率達25%就值得雀躍慶祝。

格魯夫對試產的結果很失望,幾乎要被嚇退。

張忠謀力挽狂瀾,向英特爾高層打保票:會迅速解決產品缺陷,全廠上下開始不分日夜加班加點改進工藝,幾周後,缺陷果然減少到4個,達到了可接受的標準。

拿下了英特爾這個大客戶,之後的道路就輕鬆多了,矽谷源源不斷的訂單開始湧入台積電。

由此開始,晶片晶圓代工正式成為一個行業。

而這,只是上世紀下半葉產業大轉移背景下的一個「小故事」,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台灣,也在傾盡全力扶持本土科技企業。

台灣當局甚至直接出資向美國購買技術再無償轉讓給台積電這樣的新興科技企業。

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台灣集成電路產業具備了國際競爭力,官方才逐漸淡出。

就這樣,張忠謀乘著時代的巨浪開創了台積電的大時代。

被「逼」出的三贏局面殺機四伏

再回到今天,為什麼「失去了」華為的台積電可以如此淡定呢?這就要從美國的J令的細節說起。

開頭提到,美國降低技術限制比例到10%,使得台積電不得繼續給華為提供14nm的晶片代工服務,華為這邊也未雨綢繆,提前將14nm的晶片訂單慢慢轉由位於上海張江的中芯國際代工。

然而,台積電最新的7nm製程的晶片製造技術幾乎全都掌握在自家手中,美國占比連10%都不到,因而華為最高端旗艦晶片如麒麟990還是可以由台積電來做。

而7nm製程的晶片加工屬於高精尖領域,只有性能過剩的智慧型手機、平板才配備了該製程,14nm晶片的代工仍舊供不應求,對於台積電來說,失去了華為很快就會有很多其他訂單頂上。

所以,就目前情況來看,美國的J令對台積電、華為、中芯國際來說,是一個三贏的局面——

華為與中芯開始磨合可以早日擺脫外資企業的技術壟斷,而對台積電來說則切實緩解了產能不足的情況。

然而,我們眼中三贏局面,對當事方來說則暗藏殺機,台積電的7nm製程晶片世界領先,自是不怕有人搶他的生意,最近也宣布已經在研發更先進的5nm甚至3nm製程。

即便如此,華為14nm的訂單因不可抗力被中芯國際奪走,台積電真的能安之若素嗎?「師出同門」的台積電與中芯國際又有著怎樣的愛恨糾葛?

我們下期揭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創業30年,台灣「半導體教父」這一次真的退了

在今日台積電的股東會上,創始人、董事長張忠謀說,他度過了人生最興奮最愉快的30年,感謝大家給自己機會。話畢,全場響起長達近一分鐘的掌聲。這位老人也在會後正式離開台積電,開始自己的退休生活。對於張...

張忠謀落幕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6月5日,隨著台積電股東大會上的一聲宣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正式榮休。自此,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強人時代」也終於落下帷幕。18歲赴美讀書,進入哈佛大學,19歲在家人的規勸下放...

台灣「半導體教父」

6月5日,隨著台積電股東大會上的一聲宣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正式榮休。自此,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強人時代」也終於落下帷幕。 18歲赴美讀書,進入哈佛大學,19歲在家人的規勸下放棄商學轉學至麻省理工...

——晶片江湖——

2018年全球晶圓代工行業進行了一場重新洗牌,對全球半導體的發展格局有何深遠影響?8月29日晚,中芯國際正式公布2019年中報。財報顯示,在2019年上半年,中芯國際實現總營收100.36億元...

晶片大王退位,張忠謀接班人能否再續輝煌?

6月5日,台灣支柱企業台機電創辦人—「晶片大王」張忠謀在企業股東大會上宣布正式退休。離開全世界最掙錢的華人科技公司,離開為之奮鬥30年的台積電。台積電創辦於1987年,從一個不被看好的科技企業發...

創業故事,張忠謀與台積電

今年年初,中興事件讓人們關注起了一個行業——晶片產業。2017年,我們從國外進口晶片約為3770億快,總價值2601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大約是17561億元,要知道,這已經遠超石油進口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