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6歲才開始創業,創全球最牛晶片企業,掀翻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企業家中,從不缺乏大器晚成的例子,比如宗慶後42歲創辦哇哈哈,任正非44歲創辦華為,陶華碧49歲創辦老乾媽,而還有一個很優秀的老企業家,他56歲開始創業,締造了全球最牛晶片製造企業台積電,公司不僅在市值上掀翻美國巨頭英特爾,而且讓包括蘋果、華為在內的企業都離不開他。

他就是有「晶片大王」、台灣「半導體教父」之稱的張忠謀。

56歲開始創業,創辦台積電

張忠謀被美國媒體評為半導體業50年歷史上最有貢獻人士之一,他入選全球最佳經理人,國際媒體稱他是「一個讓對手發抖的人」。

而他創辦的台積電囊括全球逾半的晶圓代工市場,公司員工已從初期的100多名擴增至4.8萬人,2017年獲利3431.1億元新台幣,是台灣最賺錢、繳稅最多、市值最大的企業。

張忠謀生於1931年,浙江寧波人,為避戰亂,年少時隨家人輾轉遷徙於重慶、上海、香港等城市,後來在台灣定居。

1949年,18歲的張忠謀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全校1000多位新生,他是唯一的中國人。

本科畢業後,他又到麻省理工攻讀碩士學位,專攻機械工程。

不過之後,兩次參加博士資格考試都遭落選。

打擊之下,張忠謀很沮喪,也不知如何面對新婚不久的妻子。

於是他開始找工作,發出簡歷兩個月內,張忠謀獲得了4家公司的工作機會,其中兩家令他滿意,最滿意的是鼎鼎大名的福特汽車,專業對口,待遇也好;比較滿意的是一個叫「希凡尼亞」的半導體公司,公司不怎麼知名,但待遇更高,比福特高出一美金。

當時的汽車行業在美國盛極一時,而張忠謀因為1美元月薪的差距,拒絕了工作環境優渥的福特,選擇了半導體公司希凡尼亞(Sylva-nia)。

當時有一個有趣的細節,張忠謀打電話過去,預備跟福特關於1美元的酬勞再「講講價」。

只是沒想到,福特的態度是「要來就來,不來請便」,於是心高氣傲的張忠謀正式踏入了他半導體事業的傳奇之路。

1958年,27歲的張忠謀離開希凡尼亞公司,來到了當時最好的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為德州儀器第一個中國員工。

當時德州儀器年營業額不到1億美元。

1972年,張忠謀先後就任德州儀器公司副總栽和資深副總裁,成為公司第三號人物僅次於董事長和總裁。

而此時德州儀器早已成為世界第一,在全球有6萬員工,其中一半歸張忠謀管。

他是最早進入美國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層的華人。

1970年代末,英特爾在內存市場所向無敵,當時的總裁夏柏重視消費性電子產品,不願加大投資半導體,而張忠謀性格過於剛烈,不願予人妥協,在公司內外不同場合都大聲疾呼加大投資半導體。

1983年,張忠謀因不看好公司的戰略轉型,在悶悶不樂中離開了德儀。

1985年,張忠謀返回台灣,受台灣方面邀請出任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為台灣半導體業的崛起和產業升級貢獻卓著。

1987年,56歲的張忠謀在台灣新竹科學園區創建了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公司——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並迅速發展為台灣半導體業的領頭羊。

締造市值萬億帝國

創業之初,台積電困難重重,因為當時的台灣不但技術落後美國兩代,還缺乏設計、行銷等各方面的人才,唯一有的就是製造人才。

如果在台灣開新公司還照搬美國公司的模式,那完全沒辦法跟他們競爭,所以張忠謀決定將公司轉型做代工。

也就是說,讓小型製造商專注於開發相關的智慧財產權,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成本,就可以輕鬆進入這個市場。

1988年,張忠謀迎來了第一個大勝利:他拿下了英特爾的訂單!

當時,張忠謀和戴克一起,通過私人交情把老朋友、也可以說是老對手——剛剛上任英特爾總裁的格魯夫,邀請到台灣參觀了台積電。

彼時,格魯夫正大刀砍掉儲存器業務,向電腦處理器(CPU)業務轉型,並制定出宏偉目標:要做出強大的CPU,創造和引領消費者對電腦的需求,進而從電腦廠商的配件商成為掌握電腦產業的主人。

而張忠謀吃准了格魯夫要轉型就必然集中火力搞研發設計的心思,努力說服他,讓台積電去幫助英特爾搞製造,英特爾可以集中精力搞CPU。

格魯夫知道張忠謀看穿了他,但更認同其想法。

隨後,英特爾對台積電的製造進行了認證。

隨後,英特爾對台積電的製造進行了認證。

再隨後,台積電通過認證,拿到了英特爾的訂單

此外,在技術上,他首出奇兵,跳過當時應該推出的32納米,直接推出28納米技術,這一技術不但贏得iPhone 6及後來系列產品晶片處理器的訂單,一舉創造了台積電歷史上賺錢多、稱霸時間長的新產品。

創業難,守業更難。

2005年,74歲的張忠謀曾宣布退休,但由於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

2009年,張忠謀不得已只能復出,再次執掌台積電。

在張忠謀的領導下,台積電以最快的速度恢復了活力,到第二年,台積電的營業額就超過了4000億台幣,公司市值更是高達2兆台幣。

蘋果是全球最賺錢的公司,也是全球最值錢的公司,這早已是家喻戶曉的事了,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其實蘋果手機能有現在這麼成功,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其流暢的系統和高性能的處理器,而製造這些晶片的企業正是台積電。

2017年,台積電的年盈利超過800億元,而華為當時的凈利潤為475億元,只有台積電的一半左右。

到2018年,台積電的年利潤達到900億,在台灣1300家上市公司中,台積電成為盈利最多的公司。

2018年6月5日,87歲的張忠謀正式宣布退休。

如今的台積電已經是全球代工廠的龍頭企業,客戶已經囊括了包括蘋果,高通,華為等一大批全球科技領先企業,公司市值更是超過1萬億,遠超英特爾,成為全球市值居首的純半導體公司。

無條件支持華為

56歲開始創業,用三十多年的時間,將台積電打造成科技界的超級巨頭企業,為整個台灣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張忠謀的創業經歷,堪稱「傳奇」。

而台積電在CPU行業,除了英特爾還有AMD。

而AMD起初並沒有足夠的資金,但是卻敢於挑戰英特爾,正是因為有台積電的幫助。

英特爾錢多,自己設計並製造,而AMD只負責設計,由台積電負責代工。

財力、精力上的節省使AMD得以緊跟英特爾,沒有製造的包袱。

因此,台積電改變了半導體公司傳統的「設計+製造」的模式,對整個行業帶來了變革,使那些半導體公司有更多的時間用於設計,有利於提高技術,並生產出更高質量的晶片。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華為事件發生不久,台積電就宣布無條件支持華為,將繼續生產華為麒麟晶片。

台積電的決定,著實令人敬佩,而這也離不開其締造者張忠謀的影響。

中國能有台積電這樣的企業,真是一件幸事,值得國人驕傲。

雖然現在張忠謀退休了,但是台積電還在續寫它的傳奇故事。

在沒有張忠謀老先生的領導下,台積電也一定會做得更好,依舊在半導體行業創造更多的奇蹟!

整理自:大話企業、不凡智庫、加七、花街花事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晶圓代工帝國台積電是這樣煉成的

台積電,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而本身晶圓代工這個行業也是台積電首創的。而張忠謀,作為台積電的創始人,是怎樣一步一步把一個台灣企業,乃至一個行業發展到巔峰的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晶圓代工龍頭的發展...

華為和蘋果背後共同的男人

這段時間晶片行業可謂是百花齊放,華為在5G領域一馬當先發布了麒麟990 5G晶片,採用目前最先進的7nm+EUV工藝製程,在一塊不過指甲蓋大小的晶體板上集成了103億個電晶體。11號

晶片大王退位,張忠謀接班人能否再續輝煌?

6月5日,台灣支柱企業台機電創辦人—「晶片大王」張忠謀在企業股東大會上宣布正式退休。離開全世界最掙錢的華人科技公司,離開為之奮鬥30年的台積電。台積電創辦於1987年,從一個不被看好的科技企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