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發力「隱形金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為成坦尚尼亞政府信息通信技術顧問。

圖為華為坦尚尼亞公司員工向一名顧客介紹公司產品。

新華社發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吳凡

企業業務市場是什麼?不少人並不熟悉,但據IDC預計,以企業業務為主體的中國ICT市場2015年總規模將達4656億美元。

這一「隱形金礦」已引發華為、思科、愛立信等中外巨頭紛紛發力。

華為最近一周動作頻頻:在海外,與沃達豐簽署全球企業業務戰略聯盟諒解備忘錄,共同發力歐洲、亞太和非洲企業市場;在國內,簽約大連市開展雲計算戰略合作,共建軟體雲服務平檯布局東北亞。

「網際網路+」熱潮湧動,各行各業紛紛擁抱網際網路,ICT領域的企業業務市場或將重演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行情:中國市場舉足輕重,中國企業崛起並征戰全球。

能否在全球趨勢中搶先布局,成為中國通信企業下一步的戰略著力點。

通信巨頭紛發力企業業務

全球設備運營商收入增長趨緩已是不爭的事實。

以華為為例,2014年運營商業務收入仍為華為主要收入來源,但比重已現下降趨勢;其同比16.4%的增速,明顯落後於企業業務收入的27.3%、消費者業務收入的32.6%。

不僅僅是華為,愛立信、阿朗、諾基亞、中興等幾大通信廠商都面臨運營商業務收入疲軟的發展瓶頸。

全球通信廠商正紛紛尋求轉型,華為、中興選擇了加法策略,尋求通信市場之外更廣闊的市場空間,而愛立信、阿朗和諾基亞則採用減法策略,精簡產品線,聚焦運營商的主題開展業務。

早在2011年,華為就開始了轉型之路,將公司重組為三大事業部:運營商網絡、企業解決方案和消費者終端,而不僅僅是關注電信設備領域。

思科同樣從網絡設備廠商轉型為一家軟體和服務的設計商和銷售商。

思科還與企業合作,開發高效的採礦、製造和物流系統。

如其CEO錢伯斯所言:「這是一個規模高達4萬億美元的市場,網絡設備的好日子已經過去。

愛立信的企業減法戰略顯現,開始專注優勢領域,確立了「網絡社會」的轉型策略,將移動寬頻、IP網絡和雲計算作為三大引擎。

同時通過先後收購Apcera、MetraTech、Fabrix、Sentilla等,強化其在 ICT 服務市場的地位。

然而,無論採取加法或減法策略的企業,都釋放出一個共同信號:弱化「硬體」標籤,將「軟服務」作為新的支撐點。

華為在今年的全球分析師大會上提出,未來5年,運營商市場在華為的占比可能要從目前70%縮減到50%—60%。

華為希望企業業務2015年銷售額突破150億美元,屆時這一收入規模將占到華為總收入的20%。

華為全球建成480個數據中心

資本市場向來聞風而動。

Wind統計顯示,最近一年中國有293家公司通過「增發+重組」方式,擬注入6743.61億元資產,其中今年上半年擬注入的熱門資產由遊戲轉向雲計算、大數據等。

雲計算、大數據作為企業業務的核心部分,資本對其熱捧也透露出ICT市場企業業務快速升溫的趨勢。

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化等ICT創新技術對各行業的影響持續加強,企業的價值創造和業務模式正在轉型,ICT技術已成企業業務變革和創新的關鍵驅動力。

華為預測,全球企業業務市場規模將達到14000億美元。

與此相對應的是,消費者業務2700億美元,運營商業務1500億美元。

在企業業務市場的拉動下,ICT服務市場正在成為掘金重地。

針對企業業務熱潮,華為正著力國際化的「合縱連橫」,與SAP、埃森哲等全球巨頭開展技術、硬體、軟體、服務等領域合作,早先發布全球首創的OceanStor融合存儲,推出雲作業系統FusionSphere5.0版本,發布伺服器新品牌FusionServer,從伺服器到存儲再到作業系統,華為的雲計算體系已部署完整。

截至目前,華為在全球已建設480多個數據中心,其中包括160多個雲數據中心,華為產品和解決方案被全球90多家網際網路以及數據中心雲服務商採用。

無獨有偶。

不久前,愛立信也發布報告稱,2020年世界將實現前所未有的互通互聯,公司計劃圍繞網絡社會拓展業務範圍,緊跟傳統社會轉變為網絡社會的步伐。

中國或成決勝關鍵

「網際網路+」熱潮的推動下,各大企業紛紛擁抱網際網路,這無疑為華為等正在轉型ICT服務商的中外通信巨頭提供全新機會。

目前,華為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運營商,其切入發力將帶動企業業務產業鏈的整合發展。

目前華為在智慧城市、交通、金融、能源、教育、媒體等多領域都與國際國內眾多企業建立了合作。

在網際網路領域,華為為法國第一搜尋引擎Qwant構建高效安全的雲平台,為荷蘭LeaseWeb打造高性價比的託管平台。

華為殺入產生的規模效應,或將重塑全球ICT市場格局。

規模龐大的中國市場,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當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一度上演著「得中國者得天下」,如今這一行情同樣有可能在ICT市場再現。

在拓展中國市場方面,華為無疑更具本土化優勢,能夠依託強大的研發和綜合技術能力,如企業網絡、雲計算與數據中心、統一通信與協作、企業無線、網絡能源等,在轉型中搶占先機。

憑藉中國龐大的企業業務市場支撐,華為獲得國際話語權指日可待。

通信專家麥浩超指出,中外巨頭爭相布局,潛力無限的企業業務領域顯然比傳統電信市場更有吸引力,從電信設備商到ICT服務商的轉型,將是一次全新的飛躍,也會是全球信息通信領域的一次洗牌,中國企業能否把握歷史機遇殊為重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在「雲」端

8月的最後一天,梅賽德斯奔馳中心近兩萬人的會場座無虛席。當華為輪值主席胡厚崑站在台上,首次自信談及華為是如何「站在雲端看世界」的時候,台下群情激昂。到2020年,全球雲計算將成為一個100億美元...

華為要做公有雲,戰略已經浮出水面

作者:IT戰略家- 楠渢在剛過去的2017華為分析師大會上,華為新成立的公有雲事業部Cloud BU正式亮相,華為公有雲的定位與戰略也浮出水面。華為將自己定為全球公共雲服務提供商,並提出將與亞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