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再無麒麟晶片,余承東很遺憾只做了晶片設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智元導讀】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坦言,由於遭受制裁,華為晶片生產只有5月15日之前的訂單被接收,到9月15日生產就截止了。

所以今年可能是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端晶片。

沒有麒麟高端晶片的華為你還會支持嗎?


在8月7日舉行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發表了主題為「扎紮實實、贏取下一個時代」的演講。

演講中提到,今年秋天將會上市Mate 40,搭載華為新一代的麒麟9000晶片。

「遺憾的是,由於遭受制裁,華為晶片只接收了5月15號之前的訂單,到9月15日生產就截至了,所以今年可能是華為麒麟高端晶片的最後一代,絕版。

「中國的半導體工藝製造能力現在還沒上來。

美國的第二輪制裁是只要半導體生產工藝上,哪怕使用了任何一點美國技術,都不能給華為來生產。


余承東稱,華為的手機晶片最近都在缺貨階段,造成今年發貨量可能低於去年。

他預測,華為手機全年的發貨量可能會少於2019年的2.4億台。

他還提到,「如果不是美國的制裁,去年我們的市場份額應該能做到遙遙領先的第一名。

去年美國制裁以後,華為少發貨了六千萬台智慧型手機。


  • 沒有麒麟晶片的華為還值得支持嗎?


此言一出,很多人開始唱衰,開始鼓吹華為麒麟晶片成為絕唱。

「絕唱」一詞未免太過,余承東只是說(目前)沒有晶片供應了。

重點是,不要盲目樂觀,更不要過分悲觀。

余承東原話說的是,「我們晶片只接收了5月15號之前的訂單,所以今年可能是我們華為麒麟高端晶片的最後一代,絕版。

受到台積電供貨短缺的問題,華為不得不斷腕前行。

目前,華為Mate 40系列還會大部分採用麒麟晶片。

不過隨著台積電斷供的生效,台積電的供貨跟不上預計出貨量,華為可能要大量採購其他品牌的處理器。

而中芯國際代工能力顯然還有很大差距。

據半導體行業觀察報導,華為不單與高通簽訂採購意向書,也和聯發科簽訂了合作意向書與採購大單,且訂單金額超過1.2億顆晶片數量。

如果以華為近兩年內預估單年手機出貨量約1.8億台來計算,聯發科所分得到的市占率超過三分之二,遠勝過高通。


「扼喉」的根本無外乎華為只做了晶片設計,沒有做晶片的製造。

海思可以設計出先進的麒麟晶片,但是想造出成品還要靠台積電這樣的晶圓代工廠,而台積電在美國的重壓下,已經宣布斷供華為,華為的高端晶片生產確實遇到了困境。

余承東坦言,「我們在晶片里的探索,過去華為十幾年從嚴重落後,到比較落後,到有點落後,到終於趕上來,到領先,我們投入了極大的研發,也經歷了艱難的過程,但是很遺憾在半導體製造方面,重資產投入型的領域、重資金密集型的產業華為沒有參與,我們只是做了晶片的設計,沒搞晶片的製造。

但也有網友提到,華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已經體現出了很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包括自研5G,樣樣自研未免強人所難。

就算蘋果也沒有自己造晶片的能力。

「很替華為感到惋惜,大家不用如此唱衰,以後如何還有的期待。

沒有麒麟晶片的華為還值得支持嗎?

有專業數碼博主表示,麒麟晶片一定程度上的確是成為了華為手機的核心賣點之一,正因為有了麒麟晶片,華為手機才保證了更好的手機使用體驗,比如系統流暢度,拍照畫質和能效比等等。

沒有了麒麟高端晶片,華為手機的差異化優勢就沒有了。

答案自在人心。

有人表示「購買華為產品的唯一原因就是華為出品」。

更有網友表示,支持不支持也是量力而行,但不需要過度同情華為。

支持是順便的,但不一定要委屈自己

  • 多環節缺位,半導體發展不只是華為的痛


那麼問題來了,甭管是不是麒麟晶片的「絕唱」,未來紮根半導體,構建新生態才是重中之重。

前面我們說了華為最大的障礙不是晶片設計,而是精密製造,華為作為一個排頭兵遭到了美國的強烈阻擊,但也讓我們更清醒地看到,大陸半導體行業很多環節是嚴重缺位的。

從余承東演講的ppt來看,華為的確有很多薄弱環節,像關鍵算法等軟體層面的問題,或許可以短時間內集中精力趕上,晶片設計能力海思也有,但是生產設備、基礎材料、IC製造和封測等環節卻沒有太多布局,大陸相關產業的發展也處於中低水平。

首先是用於製造晶片的基礎材料矽,生產晶片所需的電子級高純矽要求99.999999999%的純度,大陸有些公司目前也可以生產了,但產量有限,大部分還要進口,所以基礎材料這塊還是需要產業升級和聯動。

提純矽時需要旋轉,所以得到的單晶矽就長上面這樣,但是這麼粗的單晶矽是沒法直接用的,需要切成一個個薄片,就是所謂的晶圓,然後在晶圓上「繪製」出成千上萬的電路。

這部分工作由晶圓廠來做。

前不久,國際晶圓代工第一大廠台積電已經宣布斷供華為的高端晶片。

據台媒報導,聯發科拿到了華為1.2億顆晶片訂單,但是聯發科主攻的是中低端工藝,製程上落後於台積電,有消息稱,台積電的5nm工藝已經成熟,還接下了iphone的大單。

而大陸的晶圓代工,只有中芯國際能「勉強一戰」,目前中芯國際的14nm工藝已經量產。

為什麼要在製程工藝上拚命下功夫?同樣一塊晶圓,更小的製程工藝,能切出更多的晶片,不僅成本會大幅降低,良品率也會得到提升。

如何能做到降低製程的同時提高加工精度呢?這時就需要一個核心設備「光刻機」。

但是全球最先進的光刻機,只有荷蘭阿斯麥公司(ASML)可以生產,產量還非常低,英特爾、台積電是阿斯麥的大股東,如果股東都反對,加上美國的施壓,想從ASML買到光刻機真是太難了,光刻機的核心技術研發任重道遠。

美國的貿易戰說到底已經在向one world two systems發展,割裂和脫鉤將是未來很多年的長期議題。

余承東表示,「我們看到了一些問題,中國在產業鏈的縱深,在網際網路時代、移動網際網路社交網絡時代,中國的核心技術、核心生態的控制能力和美國等國家還是有差距。

尤其最底下的材料、製造設備跟美國、日本、歐洲還是有些差距。

余承東提到,「大家說的中美貿易戰,制裁或者脫鉤的趨勢,我們要把我們的生態給構築起來,要把我們的作業系統、我們的生態服務、我們的晶片、我們的設備、裝備,我們整個基礎的體系能力要構築起來。

對我們來說,制裁是很痛苦的,但同時又是一個重大的機遇,逼迫我們儘快地做產業升級。

制裁雖然慘烈,但更深刻地讓我們認識到了自身的差距。

長期來看,在去美國化的道路上,不只是華為,大力扶持集成電路產業,「救亡圖存」才是關鍵。

而研發終究靠的還是人。

目前,華為「南泥灣項目」、「鴻蒙」正內部緊急招人中,此前還發出招聘光刻機工程師的廣告。

根據《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的數據統計,到2021年前後,預估我國集成電路人才缺口接近30萬,國家也開始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半導體相關行業的人才培養,7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投票通過了設立集成電路為一級學科的提案。

革命尚未成功,打硬仗的日子還在後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以為把這玩意搞到手,我們就能成?

最近,有報導稱荷蘭政府考慮用光刻機換口罩、防護服。此報導一出,再次引發了國內網友的強烈關注。可能大家不知道,生產晶片,最核心的設備就是光刻機。就像印鈔機之於鈔票,光刻機就是用來「列印」晶片的。而...

純國產芯要來了!為什麼台積電措手不及?

不但英特爾的美光晶片,甚至還傳出台積電都要停止生產微軟晶片的消息,斷掉合作的ARM晶片,為海思提供底層架構。 但在通信晶片、手機晶片、手機系統三個方面的斷供帶來的影響不是很大,現在更多網友關心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