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真的放棄華為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事態繼續升級。

5 月 15 日,美方宣布針對華為的禁令再次延期 90 天,但與此同時,一項新的、更加嚴苛的禁令出台。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在北京時間 5 月 15 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最新修改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已經獲准通過,要求廠商將使用了美國的技術或設計的半導體晶片出口給華為時,必須得到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證,即使是在美國以外生產的廠商也不例外。

這意味著,無論是否美國企業,只要在產品中使用了美國技術,向華為出口時都需要許可證。

任何與華為有合作關係的上下游企業,美國都將監管並且有一刀切的可能,比如,美國可以禁止台積電為華為提供代工服務,不管來自美國的技術占比如何。

台積電與華為這兩家公司,再次成為風暴眼。

斷供的懸案,難解

5 月 18 日,據日經新聞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在美國商務部公布最新的禁令之後,台積電已經停止接受來自華為的新訂單,已有訂單可以繼續生產,在 9 月份前交付完畢。

台積電為華為海思代工生產晶片,是最重要的代工商。

台積電斷供,等於華為海思 14nm 及以下製程停擺,而華為手機目前 70% 採用了自家的麒麟晶片,這又意味著,華為手機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對於這則傳言,台積電回應日經新聞報導表示:純粹是市場傳言,台積電不會透露客戶信息,但「會遵守法律法規」。

仔細琢磨這個回應,會發現台積電並沒有針對傳言本身進行否定,而僅僅表明了一個態度:「不會泄露客戶信息」,但「遵守法律法規」是哪條法律,不得而知。

具體斷供與否,仍是一出懸案,但是,仍有一些蛛絲馬跡能看出事情的變化。

據台灣《經濟日報》報導,業界傳出,華為已緊急對台積電追加高達 7 億美元的大單,產品涵蓋 5nm及 7nm 製程,使得台積電相關產能爆滿。

台積電 2019 年的營收在 346 億美元左右,7 億美元顯然是一筆大單,但對於華為的出貨量來說,7 億美元所能購買的晶圓,按照正常出貨量來說,也就能滿足不到兩個季度的時間。

顯然,這釋放了一個信號:華為在「囤貨」了。

智慧型手機的庫存周轉時間非常短,通常都會對於訂單量有著精準的控制,否則就會壓庫存,最後降價。

在疫情影響,消費能力存疑的當下,下如此大量的訂單只可能是一個原因:現在再不買,以後買不到了。

美方的禁令提供了一個120 天的緩衝期,現在問題的核心在於,能夠有效地利用這段時間。

對於台積電這樣系統複雜而精密的廠商來說,產能的排期是早就計劃好了的,如此大額的增產,產能能否如期供應是個未知數。

目前,華為手機的中端至高端已經全系採用了 7nm 製程,按照原計劃,今年的麒麟 1000 系列晶片會採用台積電最新的 5nm 製程,關於台積電的報導顯示,蘋果 A14 和麒麟 1000 是最台積電 5nm 最核心的客戶。

未來的兩年內,7nm 還不會過時,5nm 所占的市場份額相當有限,如若斷供,華為只能屯糧過冬,靠著已經成熟的 14nm 製程,和庫存的 7nm 「冬眠」,等待著國產供應鏈的春天到來。

未來,依舊充滿不確定

在今天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表示,求生存是華為現在的主題詞,華為除了集成電路設計以外的能力還不具備。

電信設備出身的華為,暫不具備英特爾、三星那樣的 IDM 能力,在晶圓代工上,依然需要合作夥伴的支持,但台積電以外,備胎方案暫時難以上馬。

不少人把中芯國際作為解決目前困境的一把鑰匙,但短期(至少三年)內,中芯國際還不是靈丹妙藥。

別說 5nm,中芯國際的 7nm 還只停留在 PPT 上,儘管中芯國際和華為合作的麒麟 710A 晶片已經上市,但那畢竟是千元機的定位(全系降為千元機,像極了《三體》中為了躲避黑暗森林法則,自我降維的做法)。

尋求韓國的幫助,也並不是靠譜的選擇。

且不說三星是華為在全球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就算三星代工業務能像三星顯示那樣,把新技術也拿出來和客戶分享,但美國顯然會繼續上演同樣的戲碼。

讓全球產業鏈受到了震盪,但一個悲觀的事實是,對於華為海外的供應商和合作夥伴來說,禁令所帶來的損失,假以時日多少都能彌補回來,而對於華為來說,這卻是生與死的考驗。

經濟日報報導,針對華為禁令可能導致的需求下降,三家台灣供應商的股價下跌,砷化鎵PA被外資點名短線將受衝擊的穩懋重挫 7.64%,宏捷科及全新分別下跌 5.82% 及 4.73%。

穩懋表示,目前針對華為禁令市場還需進一步了解實際狀況,就營運面而言,短線有可能受到衝擊,預料將再次洗牌;不過就手機產業中長期在「大水庫」原理下,終將回到市場平衡,只要客戶群夠分散就不用太擔心。

而風暴眼中的台積電決定「赴美建廠」,被視作這家全球最大代工商「已經作出了選擇」的信號。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還表示,台積電工廠遷到美國會帶來 80 個供應商,在亞利桑那打造半導體生態系統。

對於赴美建廠的原因,台積電錶示,美國設廠前提是「成本」及「配合客戶需求」,在美國政府願意解決投資難題下,讓台積電「看到機會」,這項投資並無政治考量。

華為海思已經成長為台積電第二大客戶,但全球最大的五家 Fabless (無廠半導體)企業中,有四家位於美國。

再加上消化先進位程的蘋果,只要美國企業們提高訂單量,台積電在華為身上的損失,會慢慢被填平。

反之,如果台積電選擇了力保華為,那麼其損失的,大陸企業們無法彌補。

當然,美國禁令是否會進行調整,針對眼下的形勢,以及禁令可能的發展,美國方面也說法不一。

路透社 15 日的報導中提到,美國主管經濟事務的副國務卿克拉奇(Keith Krach)對於台積電是否能獲得牌照向華為出口的問題,回答是:「沒有任何保障」,至少沒有把話說死。

但與此同時,強硬派如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稱,美方一定要修改遭華為與海思半導體利用的規則,避免美國科技遭用於違背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的惡意活動。

華為與台積電,是中美博弈風暴眼中的兩家公司,無論最後結果如何,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一系列時間,都將成為兩家公司歷史上的關鍵節點,甚至改變未來的走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台積電不斷供,對華為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5月23日,台積電再次申明,經過評估後認為出貨給華為海思並沒有違反國際貿易法規,將會持續出貨。美國"封殺"華為的大背景之下,台積電的支持態度相當於給華為吃下了"定心丸",一位晶片行業資深人士表示...

三星已落後,台積電10nm工藝絕殺

放眼全球,自從英特爾和德州儀器退出之後,移動端處理器領域逐漸形成了高通、聯發科、蘋果A系列、三星Exyons、海思麒麟五分天下的局面,其中海思和蘋果A系列處理器一直是自家「不外傳」的絕技,而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