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華為「備胎」,汽車領域凸顯優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實體名單」固然給華為的運營帶來重大挑戰,但也給華為進入汽車價值鏈製造空前的機遇。
文/《汽車人》黃耀鵬
5月15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將華為列入管制「實體名單」。
這個名單中興也曾經進去過。
在政府許可之外,禁止任何美國公司與華為合作。
徹頭徹尾地切斷供應鏈的舉動,意在窒息華為。
去年,人們都對中興創始人、76歲的侯為貴拖著行李箱趕赴美國斡旋的背影照片很熟悉。
今年,我們會不會看到華為創始人、75歲的任正非同樣的背影呢?
結果等來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在5月17日凌晨發出的內部信,稱多年前設想的「極限生存」局面已經出現。
海思為華為打造的「備胎」將全部轉正,繼續兌現對客戶的持續服務。
「備胎」怎麼「轉正」
2010年美國打壓華為的努力,在1年前轉為快節奏,國務卿蓬佩奧不辭辛苦地利用所有的機會警告盟友們,不要與華為合作。
在5月15日,則進入正式宣戰的狀態。
超級大國動用國家力量,打壓特定公司(非執法行動)。
所有人都知道是華為在5G領域的技術領先,讓美國開始不顧吃相了。
而這一極端做法,恰恰加速了海思進軍晶片領域,其中就包括汽車供應鏈。
很多人都知道海思是晶片企業,但什麼是「備胎」?「轉正」意味著什麼?
晶片是中國進口價值最大的工業品(3100億美元),超過石油(2446億美元)和汽車零部件(760億美元)。
而晶片產業是全球競爭最激烈、最透明、分工最細的產業之一。
其上游是光刻機產業(荷蘭ASML是7nm以下晶片製程的全球惟一供應商),而晶片又分為設計公司(IC)、生產代工、封測等。
海思就是晶片設計公司。
在2018年年底,海思的營業額為70億美元,排在全球前五。
而2017年的時候,海思還無法進入全球前20名的榜單,進步巨大。
去年年底的時候,華為召開了供應商大會,其中有92家核心供應商,其中有32家是美國公司。
華為每年向高通、美光和英特爾等採購的晶片就達110億美元。
禁令一旦成真,這些公司110億美元的生意就打水漂了,而且沒有替代客戶。
這一點美國政府很清楚,寧可損失這110億美元,也要遏制華為。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華為真的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如此之大的威脅?貿易戰之後,美國發起定向的科技戰,被輿論視為談判破裂既定的報復措施。
華為在2004年成立海思,最晚在那時華為就預見到今天的局面。
華為完美地詮釋了「戰略眼光」一詞。
海思的長項與局限
海思雖然承諾業務不受太大影響,但美國企業在處理器(CPU、GPU)、射頻晶片、圖像處理晶片、電源晶片、數模轉換晶片占據全面優勢。
韓國企業則在存儲晶片占據優勢,海思的承諾也因此被質疑。
海思的SoC手機晶片已經闖出一片天地(麒麟系列)。
雖然用的是ARM公司的公版設計為底,台積電代工,但敢於改公版,已經是國內翹楚了。
同時,在5G通訊中,華為擅長的基帶晶片和光通訊晶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可惜的是,晶片的種類太多(可能有上千細分品類),海思占優的不多。
海思的大多數晶片設計,沒有成為拿出去流片試製、盲片做版,進而成為商品,也就是所謂的「備胎」。
它不光因為海思設計的成本,有時也因為客戶要求(譬如客戶要求數模轉換必須用德州儀器的),或者因為無法使用最優解方案,導致海思晶片效率不如進口美國的。
海思晶片的新機遇
現在美國主動在晶片供應鏈上「建牆」,這些「備胎」條件一夜之間都不存在了。
在「牆」的另一邊,海思可以放飛自我,大膽進入汽車晶片領域。
在上海車展期間,華為已經表露了這樣的企圖。
汽車晶片可以分為功能晶片(MCU)、功率級晶片(IGBT等)、傳感器晶片等。
燃油車中,MCU價值占優,而電動車中,也存在大量的功率級晶片。
而MCU的成長性高於後者,明年,MCU的全球市場將達到70億美元以上,半數以上在中國。
海思在MCU上持續發力,而且,華為正在推動域控制器的整合。
華為已經與國內幾乎所有的大型整車廠商簽訂了不同層面、不同側重、不同方向的合作協議。
而從官宣上看起來,這些協議都差不多,其實內容各有不同。
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在上海車展期間提到,目前汽車實際上有100個CPU,走的是總線+分散控制的路線,幾乎每一個功能都有自己的控制器,互不隸屬。
而未來可能減少到3個CPU,走分布式網絡+域控制器的路線。
海思當前在10nm以下製程的晶片設計中仍未能一窺門徑,這依賴於時間。
處理器的王者英特爾同樣沒有進入該領域。
據說,代工方(晶片製造商)台積電將在今年試製5nm製程。
在汽車MCU領域,更注重車規級使用(惡劣的環境條件),製程並非關鍵。
即便台積電跟從美國的禁令(可能性不大),華為也可用中芯國際代工(試製14nm製程),後者是國企,不需要擔憂。
這意味著如果採用華為的MCU方案,則可能對主流晶片製造商(英特爾、恩智浦、高通)構成釜底抽薪的威脅。
美國在「牆」那邊,海思即便只能拿出不如主流晶片商的設計,依賴中國強大的汽車市場,仍然可以做到在汽車價值鏈上占據重要地位。
而眼下,華為在汽車業惟一利潤來自4G/5G通訊模塊。
實現這一前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Tier1供應商的配合。
他們一直習慣於使用瑞薩(日本)、德儀(美國)、恩智浦(荷蘭)、意法(義大利&法國)、英飛凌(德國)等公司產品。
他們沒有理由使用「備胎」。
這不光是海思車規級晶片缺乏商業競爭力的問題,而是因為產業鏈條固有的慣性。
如果美國對華為的制裁落地,華為的MCU將在國內具備空前的競爭力。
只要Tier1供應商在國內建廠,無論它來自哪個國家,都有足夠的商業動機去採購海思晶片。
因為美國的「限供行動」,同時將遏制美國晶片企業向中國的完整供貨。
這是遏制行動所必然帶來的無差別攻擊副作用。
而整車廠在其中利益不大。
如果華為的域控制器大行其道,所有功能必須將控制權交出來,Tier1廠商就再也不能關起門來做出獨立系統,向主機商直接供貨了,他們必須要與域控制器供應商協調。
不光是喪失獨立性的問題,而是整個價值鏈都產生了遷移,新創造的價值(或稱節約的成本)就跑到域控制器供應商那裡去了。
華為如果做成了這件事,是要革Tier1供應商的命。
華為自己也就成了Tier1供應商,這又是「極限施壓」的副產物。
華為的「一條龍」
華為同時瞄準的是自動駕駛領域。
自動駕駛涉及人機互動、視覺處理、智能決策等,核心是 AI 算法和晶片。
伴隨汽車電子化提速,汽車晶片規模從2017年288億美元,迅速提高到2018年350億美元。
如果按照百度阿波羅的高中低三個檔次的「量產」方案,算力部署於本地,必然要用到FPGA、MCU和GPU晶片。
英偉達、英特爾、高通這三個公司的供貨恐怕繞不過去。
而按照華為的方案,將算力部署在雲上,基於華為雲的一款名為「八爪魚」的自動駕駛服務,華為的試水之作,已經做出來,並且有廠商採用了。
如果將自動駕駛算力部署在雲上,計算速度可以很快,接下來就涉及到數據傳輸的問題。
華為的通訊設備優勢,一下子就凸現出來。
這種模式下,華為一口氣推銷了自己三個領域的產品:4G/5G的基站模塊和車載通訊模塊、華為雲、自動駕駛網絡訓練/算力服務。
以車為中心(本地智能)、車路協同(雲算力)是兩派意見。
兩派各有各的問題,前者意味著資源的浪費,後者則依賴網絡,而網絡如果不能保證每時每刻的實時性,就會出大問題。
儘管算力在雲上,符合華為的最大利益,但華為目前做的是本地智能。
「牆」建起來以後,華為在國內5G通訊市場可能會占據優勢(據說聯通5G試用網絡合同給了諾基亞),華為雲將迎得空前的發展,形成基於雲的「一條龍」服務:從5G基礎設施到車聯網高速接口,從雲端指揮到車載電子裝備。
「實體名單」固然給華為的運營帶來重大挑戰,但也給華為進入汽車價值鏈製造空前的機遇。
目前,華為的美國供應商們紛紛向美國商務部申請「臨時許可」,看上去美國政府仍在評估對華為「斷供」的後果。
華為也在1年前開始大幅增加晶片庫存,「極限生存」狀態事實上被延後。
既然華為已經為這一天做了15年的準備,早幾天或者晚幾天進入「戰時」,並不是大問題。
(文/《汽車人》黃耀鵬,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華為尋求7nm第二供應商:三星GF英特爾競爭
【天極網IT新聞頻道】10月16日,華為正式發布了其2017年期間機型Mate 10系列。該系列最大的亮點就是其搭載了世界上第一款率先發布的人工智慧晶片麒麟970處理器,相比起麒麟960,麒麟9...
華為最親密的合作夥伴:一年賺走780億,晶片技術比肩三星英特爾
近日,權威機構Counterpoint公布了2018年2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三星以7160萬部的出貨量和20%的市場份額穩坐冠軍寶座。華為超過蘋果公司,以5420萬部手機出貨量和15%的市...
擔憂蘋果高通擠壓7納米產能,海思考察第二供應商分散風險
集微網消息,市場研究機構ICInsights表示,隨著IC設計廠崛起,大陸晶圓代工需求同步升溫,預估今年中國晶圓代工市場規模將逼近70億美元,將增加16%,增幅將是整體晶圓代工市場的1倍以上,占...
2015全球IC設計公司排行 海思第六、展訊前10
科技市調機構IC Insights 2日發表今(2015)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商排行與整體銷售額,結果發現高通(Qualcomm Inc.)/CSR、聯發科(2454)銷售額雙雙陷入衰退,但蘋果...
中東土豪不玩了,全球第三大晶片廠,將被中芯國際超越
一、美國製造業空心化,回歸無望,川普也無法改變在科技行業美國人曾經擁有十八般武器,稱霸世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人越來越安於享樂,武器也逐漸生鏽了。但有兩樣事情美國人一直非常努力,不曾放下,那...
傳海思7nm尋第二供應商 三星、GF、英特爾爭破頭
晶圓代工7納米製程將成為重頭大戲,半導體廠不僅拼技術良率,亦全力綁樁客戶訂單,尤其高通在14納米、10納米轉投三星,台積電7納米製程最大目標就是把高通訂單搶回來,目前看來已成定局,加上蘋果下世代...
晶片代工領域的「扛把子」:台積電、三星、英特爾
眾所周知,在晶片代工領域,台積電、三星、英特爾·,這三家始終處於該領域技術最先進,因此也幾乎獨霸了·整個晶片代工市場,雖然這是三家屁股後面還跟著聯電(UMC)、中芯國際(SMIC)、格羅方德、力...
華為至暗時刻,海思能否挽狂瀾於既倒,備胎真能轉正嗎?
這兩天比較熱點火爆的新聞就是,美國計劃對華為禁售晶片產品,隨後華為高管硬氣回懟:一夜之間激活備胎。現今,世界上有能力生產頂級晶片的廠商也就那麼幾家,其中,英特爾,高通,台積電,三星等英特爾主要生...
這家中國晶片巨頭靠頂級技術賺取巨額利潤 現又盯上內存晶片
目前,台積電已經在7nm工藝節點上占據統治地位,拿下了眾多大客戶的大訂單。有媒體報導稱,台積電的最新InFO技術已獲得蘋果認可,使得它能夠獲得為今年發布的iPhone製造A12處理器的訂單。除此...
台積電一半營收依賴中國,華為海思「備胎」計劃,台積電是關鍵
目前在美國高壓打擊下,華為海思總裁致信員工:多年備胎一夜轉「正」,今後要科技自立!這句話也讓我們沸騰。據說為了應對未來不可預知的危機以及戰略安全,華為早年就打造各種核心技術備胎,而現在這些備胎將...
趕上5G,中芯國際邁向高端代工遇大好機遇,有望承接更多華為訂單
晶片製造離不開先進的工藝製程,中芯國際作為國內技術最牛的代工企業,不僅與華為合作,而且還獲得了大量高通訂單,然而這些訂單主要集中在16nm以下的低端市場。
台積電被格羅方德指控壟斷對於華為海思來說是好消息
據外媒報導,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想歐盟執委會投訴,指控全球最大半導體代工巨頭台積電運用不公平的手段設法阻礙客戶轉向競爭對手,導致格羅方德等在競爭中處於不公平的地位,這對於華...
傳三星格羅方德英特爾競爭海思7納米第二供應商
海思半導體在台積電16nm、10nm兩個製程世代一戰成名後,全力挺進7納米製程,據傳海思7納米第二供貨商 三星、格羅方德、英特爾競搶分食,不過第一供應商非台積電莫屬,之前海思已經與三星簽署過晶圓...
業界傳英特爾急剎晶圓代工業務,最大受益者卻非台積電?
剛宣布 10 納米製程又跳票、將延後至 2019 年量產的英特爾又有了震撼消息。近來業界持續傳出,過去幾個月以來,英特爾晶圓代工部門接單大踩剎車——這讓業界大惑不解:「英特爾是不想玩晶圓代工了嗎...
三星怒砸7000多億搞晶片,計劃十年趕超!華為:也要看我樂不樂意
據悉,三星此前表示,計劃在 2030 年之前投資總計 133 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000多億元)用於晶片研發,實現趕超英特爾、高通和台積電的目標。三星在聲明中表示,該投資計劃預計將幫助公司實現...
華為正面「剛」美國,底氣何在?
「美國限制華為,不會讓美國更安全,也不會使美國更強大,只會迫使美國使用劣質而昂貴的替代設備,在5G網絡建設中落後於其他國家,最終傷害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如此霸氣的回應出自華為被美國「封殺」...
知識|汽車電子漫談之ADAS處理器
作者:佐思產研來源:佐思汽車研究傳統汽車廠家的思維模式與現今的網際網路思維模式完全不同,傳統車廠對新事物新技術要經過長期驗證才會認同。汽車行業理應如此,因為這牽涉到人命,不能拿活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