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請放過華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一波又一波的攻勢中,華為挺住了,它展示了強大的自研能力,不斷亮出新的技術底牌,以至於讓人摸不清它的邊界。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再次展示出了自己的「無底線」,和堅決抑制華為到底的決心。



BBC日前從ARM內部獲悉,知名晶片設計公司ARM已陷入華為和美國政府的爭鬥,ARM在內部通知中強調,由於ARM使用了「源於美國的技術」,員工必須停止和華為的合作,並終止進行中的合同。

具體來說,ARM將不再向華為「提供支持,包括軟體、代碼和更新內容」。

華為的麒麟晶片是在ARM授權的基礎上開發的,研究機構CCS Insight的半導體行業分析師Geoff Blaber直言,ARM的退出「會給華為造成難以逾越的障礙。

華為陷入的漩渦越來越深,當美國說要斷絕晶片供應時,華為說沒關係,我們有「備胎」,當谷歌說停止Android軟體支持時,華為說沒關係,我們自己的軟體秋天發布,如果ARM和華為的關係最終破裂,華為還能逃過一劫麼?

ARM一劫,可能是華為邁不過的檻

要明白ARM的重要性,我們得從晶片製造的源頭說起。

首先由ARM、英特爾等公司設計晶片的底層架構,它就像一座房子的地基,然後下游的公司,比如蘋果、三星、華為,基於這些結構開發自己的晶片藍圖,決定在地基上建造不同的房子(CPU、GPU、藍牙晶片)。

最後由台積電等晶片製造商,拿著圖紙去生產,交付最終的流片。



說直白點,如果手機處理器是一輛汽車,ARM提供的就是底盤,由廠商們來決定在這個底盤上做SUV、跑車,還是民用轎車。

晶片的架構一般可以被劃分為兩類,複雜指令集(CISC)精簡指令集(RISC),前者以X86為代表,而後者則以ARM聞名。

英特爾旗下大部分的桌面和伺服器處理器,都是X86的架構,它們普遍有優異的性能;而ARM的運算則更為簡單,所以它雖然不能達到很高的運算量,但發熱和能耗控制良好。

個人電腦是一款效率工具,多任務處理和計算能力是關鍵,因此X86再合適不過,但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手機的軟體和APP都很小,不需要大的計算量,但對能效和續航的要求則更高,因此ARM成了主流。

初代iPhone上就使用了ARM架構

目前,採用ARM架構的晶片年出貨量可達150億枚,但它實際上一家設計公司,賣專利但不生產,93%的收入都依靠授權費和版權費。

單單憑著CPU的架構專利,就能死死把住90%的手機命脈,任憑高通、三星或是聯發科,都無法繞開其壁壘。

它的利潤率也被分析家形容為「不可能達到得高」。

雖然華為的晶片是自己設計的,但架構依然是ARM的,而且華為在去年研發的伺服器處理器,也是基於ARM的設計。

華為表示自己已經獲得了ARMv8架構的永久授權,短期內不會受影響。

但ARM授權的也只是這個型號的架構,華為很可能在未來拿不到最新的ARM架構授權,直接影響到下一代處理器的開發。

Cresset Wealth Advisors的首席投資官Jack Ablin則表示,如果華為上市,這一周的連續負面消息可能會讓其市值蒸發40%。

華為不能成為一座孤島

華為最早在2009年推出了K3手機處理器,直到2016年才追上高通,華為在關鍵的CPU晶片上實現了獨立,但比如音頻解碼晶片、快充IC、WiFi晶片、電源管理IC等等都是美國在提供。

就算華為有備用晶片方案,但一旦涉及到架構這種底層,依然無能無力。

智慧型手機是全球分工的典型代表,螢幕來自韓國,相機來自日本,晶片由美國設計台灣製造,中國最後負責組裝和生產。

美國正在逼華為退出全球化產業鏈,而全產業鏈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隔壁的三星就是個特例。

而強如三星,在底層架構和核心系統上依然要依靠ARM和谷歌,華為不太可能靠一己之力去擺脫一個已經成熟的產業。

我們對於華為的處境持悲觀態度,這已經不是華為自己能解決的事情了,只能通過更大的層面去談判協商。

華為已經成為貿易中的一個籌碼,這是悲哀的,中國在貿易戰中最大的武器不應是華為的自研能力和技術儲備,而是背後的整個中國市場。

雖然很多技術在海外,但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消費市場,全球有1/3的手機在這裡被購買,拿到分成的不僅僅是蘋果和三星,還有谷歌、ARM、高通、希捷、英特爾、博通等一系列的軟硬體供應商。

少掉中國市場,對於這些企業來說都是災難。

高盛今天就下調了蘋果股價預期,稱如果蘋果在中國被禁,將面臨29%的營收損失。

這就是談判的籌碼,也是去爭取華為生存的關鍵,媒體和公眾不應該一味去吹捧華為,鼓勵華為用完全的技術自主來打破封鎖,因為在技術全球化的今天,這是不現實的,就像任正非說的那樣:

華為不是一座孤島,也沒有必要被逼成一個孤島。

中國的晶片翻身之戰,不是現在,而在未來

中國錯過了PC晶片時代,在移動晶片時代有華為這種佼佼者,但在底層依然受制於人,想要完全自主,也只能從頭開始。

新的機會無處不在,比如RISC-V就讓我們從底層架構做晶片成了可能。

2018年,美國知名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爆料,指出特斯拉、 三星、谷歌、高通等80多家科技公司組成聯盟,正在研發一種新的晶片架構:RISC-V。

RISC-V,是第五代精簡指令集,而ARM中的R,指的也是RISC。

而與ARM不同的是,RISC-V將是一個開源項目,它能讓廠商們擺脫ARM的束縛和高昂的授權費。

它最大的優勢就是開放和免費,可擴展性很高,能在不花費高額授權費的情況下去實現很多功能。



2018年10月,中國RISC-V產業聯盟正式成立,也獲得了國家的高度關注,被認為有助於幫助中國半導體產業實現重大突破。

目前華米科技的黃山一號晶片,阿里旗下的中天微推出的CK902晶片,以及上海樂鑫的物聯網晶片都是基於RISC-V的架構。

這些晶片雖然不夠突出,但比較均衡。

在性能、面積、功耗等方面都有中規中矩的表現,在未來龐大的IoT應用場景中有很大的發揮前景。


智慧型手機的市場已經飽和,它的晶片市場大局已定,晶片廠們也開始布局未來,工業物聯網、智能家居、自動駕駛、人工智慧...這個市場的規模足以匹級智慧型手機。

2016年,日本軟銀用320億美元的現金收購了ARM,並讓其退出股市。

這是歐洲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科技業交易,軟銀內部卻認為ARM被遠遠高估了,但孫正義在一次訪談中透露了自己的真正想法:ARM主導了手機市場,同時它「將在下一波物聯網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時,蘋果、谷歌、英特爾、特斯拉都在布局自己的AI晶片,中國也有阿里平頭哥、地平線、華為海思、寒武紀等公司在推進自己的產品,至少在新的賽道上,中國企業沒有在起跑線上落後太多。

逼迫華為或其他廠商不計成本地去自主獨立,只會讓它們在飛速發展的技術趨勢前落伍,陷入與自己死磕而不能商業化的惡性循環。

我們為什麼不能痛定思痛,積極布局下一次行業機會?

華為不應該成為籌碼,中國龐大的市場才是,華為需要的是時間和空間,需要在這場戰鬥中活下來,才能擺脫外國核心技術的約束,代表中國企業在新的產業里實現崛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何蘋果和三星不買ARM?

前軟銀(Softbank)提出以天價收購ARM後,這個貌似躲在幕後操控、掌握逾4000億美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黑手」,突然浮出水面。但是,在大家突然發現這個的神秘存在體,突然就有各種不同的猜想:...

突破極限 自研架構是成神之路

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蘋果iPhone 8和iPhone X的確代表了當前智慧型手機領域的最強性能,哪怕是還未量產的高通驍龍845都難以撼動蘋果A11 Bionic處理器的皇者地位。要知道,A11...

華為和它的四個對手

美國的一紙禁令讓華為迎來了它的危情時刻,ARM、谷歌、高通、英特爾等美國公司相繼被爆出將與華為終止合作。失去ARM相當於斬斷晶片源頭,甚至將影響到華為的備胎計劃,華為海思設計的多款晶片都是基於A...

華為麒麟Soc離自研架構還有多遠?

以下內容由資深科技行業觀察者蘇葉南傾情奉獻(微信ID:KJSS11) 雖然目前國產的華為海思麒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最新的麒麟960已經能夠和驍龍821分庭抗禮,某些方面甚至還強於驍龍,但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