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要自研手機處理器了?是事實,但先別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從1994年IBM推出首款觸屏「個人通訊器」Simon至今,智慧型手機已經發展了20年的時間,整個手機業界的競爭格局也逐漸從當年的群雄爭霸演變成了近日的蘋果(iOS)與谷歌(Android)兩強對壘。



當然,老玩家們都知道,蘋果和谷歌兩家的產品策略在此前可以說是「相映成趣」:蘋果封閉自家生態、將自研晶片和作業系統緊密結合換來了極好的優化、極高的運行效率,但也導致從產品研發到市場推廣全都得親力親為;而谷歌一派「甩手掌柜」的作風,自己只提供作業系統原始碼,把晶片和具體的手機生產研發交給了全球眾多的合作夥伴——好處是安卓手機百花齊放、安卓生態發展迅速,但缺點也就大家熟知的作業系統版本、介面「碎片化」,以及各家手機廠商優化水平良莠不齊所導致的體驗落差……

對於安卓生態當前存在的種種問題,谷歌不可能不心知肚明。

而為了解決問題,谷歌的辦法也非常簡單粗暴:學蘋果!

從AI處理器到安全晶片,谷歌自研之路已經走了數年

當然,谷歌肯定不會把安卓變成封閉體系,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多次在軟體層面上督促手機廠商重視更新和優化問題。

但谷歌的「野望」顯然不止於此,因為就在近日,根據路透社報導。

這家網際網路和軟體巨頭開始大肆在印度招聘晶片人才,甚至不惜從Intel、高通、博通和英偉達等多家晶片巨頭「挖牆腳」。



谷歌這是要做自主晶片了麼?這個問題其實本身就不太科學——因為谷歌並不是「要做」,而是之前早就已經做過好幾次了。

比如說,在圍棋領域大名鼎鼎的「阿爾法狗」,其後期型號其實就是基於谷歌自主研發的「TPU」AI處理器,而且只需要一顆的算力,就能相當於以往幾十台超級計算機的AI性能。



而在智慧型手機上,谷歌於2017年也端出了自己的成果:一顆名為Pixel Visual Core的AI圖像處理晶片被內置在Pixel 2系列手機中,它規格驚人:具備獨立的一顆Cortex A53控制核心、獨立的DDR4緩存和多達4096個ALUs(算術邏輯單元);而它所能實現的效果也確實對得起谷歌的技術力:Pixel 2手機僅用單顆後置攝像頭就能在畫質、功能上牢牢壓倒當時業界的全部雙攝手機,谷歌自研的獨立AI處理器功不可沒。



去年,谷歌在Pixel 3智慧型手機上錦上添花,除了換代的Pixel Visual Core 2晶片之外,又添加了一顆名為「Titan M」,專門用於安全加密的獨立處理器。

而得益於這顆自研晶片的性能,Pixel 3不僅可以安全存儲一切密碼、加密信息,還能保證移動支付安全和防止黑客/奸商惡意篡改作業系統。

由此,谷歌也不無驕傲地聲稱,Pixel 3已經成為了最安全的Android手機,沒有之一。

正式發力,安卓手機「gChip」端倪初現?

平心而論,谷歌在過去的兩年間,於自家智慧型手機上先後試水了兩種不同的自研晶片,但它們都不能算是完整意義上的「手機處理器」,而僅僅只是對主晶片(高通驍龍)的一種額外加強、類似於在電腦上外掛計算卡、加密狗一樣。

專業性能雖強,但畢竟替代不了主CPU。



當然,谷歌之所以要在自家手機里搞出額外的輔助晶片,本身也可以看出他們對於彼時的智慧型手機主控性能是不太滿意的——至少在AI性能和安全性能方面是不夠滿意的。

但那是不是說,谷歌就沒有設計生產完整自主手機處理器的打算了呢?



設計台詞:(高通)我有點慌……

從近日外媒挖掘出的谷歌新進職位名單里來看,谷歌招攬的人才包括了SoC RTL 首席工程師、SoC 設計與方法首席工程師、以及 ASIC 設計工程師等等,既有負責手機通訊基帶方面的、也有研發通用處理器的、還有AI單元相關的——不難看出,這一次,谷歌很可能真的要認真做出一款完整的、獨立自主的手機SoC了。

用外媒的說法,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gChip」。

如果谷歌真的按照自己的科技樹設計、製造了一款完整的智慧型手機主控,那麼可以想見的是,它將會完全針對最新的安卓作業系統優化,不僅能夠達到理論上最大的運行效率、在功能上也將能夠呈現出最好的兼容性和「智能」體驗……

儘管谷歌不賣晶片,但這不妨礙消費者們從中受益

看起來很美好是不是?然而,正因為如此,在筆者看來,谷歌才絕對不會真正做出一款實體的自主手機處理器晶片。

畢竟,安卓之所以能夠實現到如今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包括高通、三星、海思、聯發科在內的上游晶片廠商大力支持,更離不開三星、華為、小米、一加等等手機企業迭出的新品和有力的市場營銷。

儘管谷歌對於這些廠商偶爾表現出的懶惰、隨意十分不滿,但「利」字當頭,谷歌顯然也沒有笨到要辛辛苦苦地研發一顆晶片,然後把自己的合作夥伴全部打臉一遍的程度。



當然,筆者不是說谷歌現在的招聘行為就是放煙霧彈——作為「安卓之父」,谷歌想要自行開發一套優化更好、安全性更佳的硬體平台的想法是完全合理的。

但在如何將其商業化的問題上,筆者大膽猜測其可能不會將實物的晶片公開商用,而是會更多地將其中的技術以授權的方式與各大上游廠商、與三星、華為、聯想等等手機合作夥伴共享……

這是什麼概念呢?這其實就非常類似於當前日本軟銀旗下ARM公司的商業模式:ARM自己根本不製造晶片,但它們會設計出最新的處理器架構,以指令集或者授權的方式賣給高通、華為、NVIDIA、三星、MTK;而對於谷歌來說,當然也可以如法炮製,在未來研發出專門針對安卓優化的手機處理器之後,將其中的關鍵技術、魔改指令集、配套優化代碼授權給各大合作夥伴,由它們集成在自家的新款產品中。



如此一來,對於谷歌來說,通過研發硬體晶片、改善安卓軟硬體優化的目的便可以達成;而對於下游的手機廠商來說,藉助「爸爸」的研發力量,他們的產品使用體驗也可以大大增強。

當然,最重要的是,如果這一切成真,那麼對於未來的安卓手機用戶來說,我們也有理由期待從硬體上根本性的省電和性能改進、以及更長久的系統更新周期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突破極限 自研架構是成神之路

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蘋果iPhone 8和iPhone X的確代表了當前智慧型手機領域的最強性能,哪怕是還未量產的高通驍龍845都難以撼動蘋果A11 Bionic處理器的皇者地位。要知道,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