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發布全球首款5G晶片,威力有多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源:21Tech(News-21)

作者:倪雨晴



華為快人一步!

重磅5G晶片面世

通信江湖風雲際會,科技巨頭各領風騷數年。

從2G、3G到4G、5G的切換過程中,核心晶片的選手們從十幾名銳減到屈指可數。

在5G時代,5G晶片格局再變,有重磅選手退出,也有新角色加入。

這一輪競賽,不一樣的是,中國企業深入地參與到5G標準和產業的建設中,並且位於第一梯隊。

5G基帶晶片(5G Modem)就是一大關鍵的信號。

9月6日,華為在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IFA)上正式發布旗艦級晶片:麒麟990系列。

包括麒麟990和麒麟990 5G兩款晶片。


其中,5G版本的麒麟990集成了5G基帶晶片巴龍5000,這也是業界關注焦點。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麟990 5G是全球首款旗艦5G SoC晶片,在性能與能效、AI智慧算力及ISP拍攝能力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升級。

此處有兩個重點。

其一,所謂基帶晶片,主要功能是信號轉換、同步傳輸。

簡單來說,用手機打電話、通過移動數據上網都需要基帶晶片的支持,是5G手機的核心所在。

因此,面對5G商用,晶片大廠紛紛推出5G基帶晶片,占領高地。

今年發布的5G手機中,還是採取外掛基帶晶片的方式,但外掛會增加晶片面積、影響不同模塊之間的聯繫、還有散熱等問題。

換言之,集成5G基帶晶片的SoC晶片方是王道。

如今,華為率先推出集成方案,並即將用於9月19日發布的Mate 30 系列旗艦手機當中。

其二,此前就傳出今年下半年,高通和華為將會發布整合了基帶晶片的SoC晶片,這也是業界的新突破。

目前看來,華為快人一步,另一位大佬高通的SoC晶片將在年底推出,明年用於5G手機中。

當然還有玩家虎視眈眈,就在9月4日,三星發布了Exynos 980 型號的處理器,也是內置 5G 基帶晶片的智慧型手機 SoC。

如何判定誰是全球首款?

雖然三星發布的時間更早,但是關鍵需要看誰最先搭載在手機上。

三星方面表示,這款處理器將在今年年末量產,實際用於手機上就要等到明年。

再看其他基帶技術擁有者,聯發科,其手機的5GSoC也預計是今年年底推出。

紫光展銳計劃明年推出,蘋果收購英特爾的手機基帶業務後,整合發力至少也要等到明年。

所以,綜合六大選手目前的信息,華為會是最快將5GSoC用在手機中的廠商。

華為Fellow艾偉就向21Tech在內的記者感慨道:「2G時代,產業鏈都不在我們這兒,羨慕別人有。

3G後期到4G前期,網際網路帶來很多應用。

到了4G,雖然4G的網絡部署比美國晚,但是後來我們移動網應用起來了,並且覆蓋率很高。

5G會變成什麼樣沒有人能說清楚,才剛剛開始,至少中國有條件去探索。

整個產業的歷史性變化,在這一刻就會發生。

不會說5G基帶要先看看人家怎麼做,現在我們前面沒有人在做,我們先做探索。

我做通信行業26年,從93年到現在,只看到這麼一次,對很多同事朋友來說,以前要熬夜看別人的發布會,現在可能要反過來。


「斷供」何懼?

麒麟990的重構

那麼,麒麟990的真身到底如何?

首先重點看一下990 5G版本的硬核參數:

  • 採用業界最先進的7nm+ EUV工藝製程,首次將5G Modem集成到SoC上;

  • 板級面積相比業界其他方案小36%,在一顆指甲大小的晶片上集成了103億電晶體;

  • CPU方面,採用2個大核(基於Cortex-A76開發)+2個中核(基於Cortex-A76開發)+4個小核(Cortex-A55)的三檔能效架構,最高主頻可達2.86GHz;

  • GPU方面,搭載了16核Mali-G76 GPU;

  • 速率上,在Sub-6GHz頻段下,實現2.3Gbps峰值下載速率,1.25Gbps上行峰值速率。

這裡值得探討的是,CPU和GPU的架構問題,Arm今年5月發布的最新版本是Cortex-A77 CPU和Mali - G77 GPU。

但是A77、G77並沒有用於麒麟990系列中,對此,艾偉在會後的採訪中解釋道:「Arm今年發布了全新的兩個』77』架構,但是從華為的時間節點看,肯定是來不及應用的了。

而且對於華為來說,我們還是更關心SoC晶片在功耗上表現,這是一個要綜合權衡的事情。

雖然沒有用上「77」架構,華為提升了頻率,並且為GPU加了核,達到16核。

集邦諮詢分析師姚嘉洋向21Tech記者分析道:「華為通過提升頻率來強化性能,但是頻率太高,功耗就會增加,因此取得平衡是重點。

所以,可以看到,華為將最高主頻提升至2.86GHz,並沒有超過3GHz。

對於晶片設計來說,除了架構,EDA公司的設計工具也非常重要,而EDA界的三家國外巨頭公司已經斷供華為,對此,艾偉在媒體溝通會上堅定地表示,華為可以解決搞定。

再者,5G的能力提升則離不開5G基帶晶片,將基帶晶片集成進SoC並非易事。

艾偉就告訴21Tech記者:「上一代(麒麟980)是69億電晶體,現在是103億電晶體。

怎麼在不影響它的集成度和功耗的情況下,需要把架構放在一起再做一次聯合的優化,難點是這個。

同時在半導體工藝上,我們這次選了EUV也是因為電晶體數目增加了,需要更小的電晶體和更細的紋線。

同時,也不是把990和巴龍簡單地合在一起,990相對於980,提升了性能,加了GPU的核,集成了AI性能,每個點都會優化,同時還要放在一起。

姚嘉洋向21Tech記者解釋道:「由於5G的Modem(基帶晶片)帶來更多的頻段支援與速度提升,加上又必須向下兼容4G、3G等技術規格,在處理器的整合上,會演變成:CPU、GPU、ISP、5G Modem、NPU(or APU or DSP)之間,彼此之間必須做最合適的搭配。

他還表示:「概念上,有點像是異構運算的整合,整合這麼多功能已經是很大的考驗,但再加上PPA(效能、功耗與面積)的基本要求,會難上加難,比如下載速度的提升,其實意味著功耗也會增加。

在5G基帶晶片方面,此前華為已經發布了Balong5G01、Balong5000,前者主要用於技術驗證,後者已經搭載在5G版Mate 20 X中。

接下來的Mate 30 將搭載麒麟990 5G版本。


「5G+AI」

性能大飛躍

在移動AI時代,對於處理器來說,5G+AI是未來的大趨勢,余承東在發布會上也著重介紹了這兩部分的性能。

5G是通信起家的華為的強項。

5G商用初期,由於網絡覆蓋不完善,5G還面臨著弱信號場景聯接不穩定、功耗較高、高速移動場景聯接體驗不佳等挑戰,影響用戶的上網體驗。

基於在5G領域的技術積累,麒麟990 5G升級了5G通信實力,並同步支持SA/NSA 5G雙模組網。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發布華為麒麟990系列

華為提供的數據顯示:

在5G信號較弱的場景下,麒麟990 5G推出智能上行分流設計,在視頻直播、短視頻上傳等應用場景同時使用5G和4G網絡,上傳速率提升5.8倍,優化5G上行體驗;

為解決5G帶來的功耗問題,麒麟990 5G率先支持BWP(Bandwidth Part)技術,在5G大帶寬條件下實現帶寬資源的靈活切換,與業界主流旗艦晶片相比,5G功耗表現優44%;

面向高速移動場景,麒麟990 5G支持基於機器學習的自適應接收機,實現更精準的信道測量,下行速率提升19%,實現穩定的5G聯接。

高通等巨頭在5G上也有長足的研究,在5G的基礎功能上,新興的AI性能將是未來SoC的重要戰場,華為也在大力投入。

麒麟990 5G是採用華為自研達文西架構NPU的旗艦級晶片,設計了NPU雙大核+NPU微核計算架構。

根據華為發布的數據,麒麟990 5G與業界其他旗艦AI晶片相比,性能優勢高達6倍,能效優勢高達8倍。

無論是在業界典型的中載神經網絡模型ResNet50(用於檢測、分割和識別),還是在移動端更流行的輕載神經網絡模型MobilenetV1(用於分類、檢測、嵌入和分割)下,麒麟990 5G的FP16和int8性能和能效均達到業界最佳水平。

業界首發NPU微核(Ascend Tiny)賦能超低功耗應用,在人臉識別的應用場景下,NPU微核比大核能效最高可提升24倍,讓AI運算更省電。

此外,華為還特別在晶片層面優化了拍攝功能,華為表示,麒麟990 5G採用全新ISP 5.0,吞吐率提升15%,能效提升15%,並且全球首發手機端 BM3D專業圖像降噪技術,以前這項技術主要是用在單反上,現在應用到手機端。

可以看到,5G和AI的性能再次得到強化,並且採用了更多自研晶片和自研架構,而5G+AI將會是手機處理器的大方向。

這次華為發布會的主題是重構,也頗有意味。

不僅僅是對於晶片的重構,也是華為自身生態重構的重要一步。

值得把握的機遇是,中國對5G標準十分重視,也必然是5G技術應用的最大的市場,各大城市和地區的應用場景最複雜也最有產業價值。

而5G的大產業才剛剛開始,擁有集成5G基帶晶片SoC的技術,相當於在汽車行業中,掌握了發動機技術,有了重構5G產業鏈的可能。

華為三星對壘

高通遭遇圍剿

橫向來看,華為麒麟990一出,目前可以對比的似乎是三星Exynos 980。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兩款晶片的定位並不同,並不能直接對比。

艾偉就告訴記者,從三星晶片的規格看,並不是用在旗艦機型中的晶片。

比如,在製程方面,Exynos 980 採用了三星 8納米FinFET技術,雖然三星已經有 7nm EUV 製程工藝,但是並沒有用在Exynos980上。

而華為麒麟990則是和台積電合作,採用7納米的工藝。

也就是說,華為很明確,麒麟990是為高端旗艦手機而生,而且,華為的手機處理器只用於自家產品,並不對外銷售。

而三星的處理器除了自用,還對外銷售,這一款8納米的Exynos 980很可能是用於5G中端手機中,姚嘉洋就告訴記者:「目前中國大力發展5G產業,誰擁有性價比更高的5G SoC,就有更多機會在市場上搶占先機。

三星也想儘快將自己的處理器在5G市場中普及,Exynos 980可以說是一款輕旗艦處理器,此前也傳出OPPO、vivo也在和三星談5G晶片合作的消息。

或者說,三星希望通過錯位競爭的方式來打開5G市場,而且從手機整體銷量來看,中端、乃至低端手機是市場銷量的主力,高端機型占比並不是最高的。

在手機需求低迷的情況下,先在中端手機進行推廣不失為務實的選擇。

「可能Exynos 980會用在三星A系列的手機中,而明年三星有可能會推出7納米的旗艦級5G晶片,用在S系列高端機型中。

此前,三星 Note 10 系列所搭載的 Exynos 9825 採用的就是 7納米 EUV 工藝,明年三星推出7納米產品也有技術基礎。

」姚嘉洋補充道。

但是在5G傳輸速率方面,三星引發不小的爭議。

按照三星的數據,Exynos980實現了超高速數據通信,支持在5G通信環境即6GHz以下頻段,實現最高2.55Gbps的數據通信;在4G通信環境下,最高可實現1.6Gbps的速度。

華為多位專家則表示,基於3GPP R-15協議標準,100MHz寬頻能實現的理論速率最高為2.34Gbps,三星是如何突破這一極限?

目前三星並未對此做出回復。

晶片之外,華為和三星多條產品線的對決也更加有意思。

兩者都是屬於技術驅動和設備製造,他們旗下都有多個「相互獨立」的板塊。

華為是傳統的設備製造商,從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再延伸至終端手機業務,智能汽車、智慧家電等相關業務也在展開;三星的體系更加龐大,包括通信設備、半導體、手機、家電業務等等。

兩者的模式較為接近,既有競爭,又有合作。

尤其是手機,原本今年華為計劃銷量達到全球第一,但是由於中美貿易摩擦,導致發生了變數。

在海外市場上,三星漁翁得利。

在華為、三星搶跑後,高通則遭遇「圍剿」。

一方面,全球前三大手機廠商均有自研處理器,而且在基帶晶片上,蘋果、華為、三星都有技術。

只不過蘋果自研基帶還需要時間,2020年還是需要高通5G晶片,而華為訂單在美國打擊下肯定會減少。

另一方面,聯發科、紫光展銳等奮起直追,搶占中低端晶片市場,展銳在過去的半年中改革力度頗大。

雖然高通面臨壓力,但依舊技術雄厚,且看今年年底的表現。

一點感想

今天,華為再次展現了晶片的實力,國內和國外在晶片設計領域的差距也在逐步縮小。

同時,華為也在繼續向外界傳達信心,自516事件以來,已經過去了3個多月,這三個月中又出現諸多起伏變化。

如果按季度周期算,9月是美國禁令以來的第二個季度,在這個季度的初期,華為的炮火就十分猛烈,麒麟990之後,華為還有Mate 30的發布、以及一年一度的全連接大會。

可以說,面對美國的這第一波攻擊中,華為抗住了,並繼續砥礪前行。

對於未來,華為也有更多的準備。

在會後的問答中,有記者問到,華為Mate 30中美國的元器件占比是否降為0?真的完全斷供晶片怎麼辦?

艾偉的回答是:「對我們來說,用到全球創新力量,開放合作對我們是最好的,這應該是科技行業的共識。

我們不會主動說要降為0,如果真的買不到美國晶片怎麼辦?今天我們出的產品是別人有的,會存在這個問題。

如果我做的產品是世界上還沒有發生的,那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我要創新的時候,反而不被別人牽制住,我們更堅信創新的力量。

可以感受到,對於外部環境的變換,華為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戰備,也有長期能夠克服困難的信心。

當然,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華為的近憂就是谷歌的服務,雖然安卓作業系統是基本開源的,但是如果沒有谷歌的GMS服務,YouTube、Google Maps、Chrome乃至Facebook等應用都會受到影響。

具體華為和谷歌的合作進展到了哪個階段,9月19日的Mate 30系列海外發布會上會見分曉,不過對於國內用戶來說,谷歌服務沒有影響。

為了應對這些中止合作引發的漏洞,華為拿出備胎,提前一年上了鴻蒙作業系統,昇騰、鯤鵬、麒麟等晶片齊發。

大家都在幫華為梳理,它到底還缺少什麼?

但在記者看來,核心的問題是,不是華為缺什麼,而是中國生態中缺什麼。

如果中國有高通、英特爾、谷歌,華為也不需要補上產業鏈的諸多環節。

另一方面,由一家公司去打造整個世界的產業鏈,軟硬體,這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而且華為變得極為強大之後,其他萌芽的公司是否還會有機會?

我們不缺大公司,我們缺乏的是整個生態系統,整個產業鏈,我們更需要補上的,是能生長出更多優秀企業的土壤。

美國擁有完備的產業鏈生態系統土壤,依靠的是美國的開放,沒有開放就沒有現在的地位。

現在美國不對我們開放,在美國的影響下,也有其他國家不對我們開放,那麼中國國內的生態能否相互進一步開放,提供產業鏈的土壤,不管是不是有貿易戰,都需要開放和發展。

以華為的聲望和技術,體量繼續擴大不是最難的,而如何改進中國的生態,或者促進中國的產業鏈中出現更多優質的企業才是難題。

這麼多年來,深圳房價已經和紐約相當,在科技生態上如何更進一步,且拭目以待。

水木然兩本新書

《價值規律》+《世界在變軟》

正式上市!

兩本書很便宜,但字字如金

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四個字購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初露崢嶸 麒麟980性能詳解

9月5日,在IFA上就吸引關注目光的華為新一代手機處理器麒麟980回到國內,華為fellow艾偉曝光更多產品細節和特性,這款即將在10月16日正式隨新旗艦Mate 20一同上市的產品更加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