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之王——台積電的傳奇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要做一個好的職業經理人,
更要做一個好的創業者;
要能開創一個行業,
更要影響一個行業;
要全球化,
更要世界級!
作為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企業,
說起台積電的傳奇,
不得不從張忠謀的故事說起。
超級學霸出身
1931年張忠謀生於寧波,
1949年赴美留學,
本科讀的是哈佛,
碩士讀的是麻省理工,
博士讀的是斯坦福。
一美金的抉擇
一畢業張忠謀便收到四個offer,
其中包括福特汽車和一家叫Sylva-nia的半導體公司,
原本最鍾意的福特,
待遇卻比Sylva-nia少一美金,
張忠謀找福特hr理論一番但無濟於事,
1955年,張忠謀一氣之下去了Sylva-nia,
選擇了自己不熟悉的半導體行業。
勤學苦練
為了在這個陌生的半導體行業立足,
張忠謀像永動機一樣不停的學習,
不到一年就從門外漢成長為專家。
但公司的連連虧損和上司的無理裁員,
迫使他不得不拂袖而去。
躊躇滿志
1958年張忠謀來到了TI,
成為TI的第一個中國員工。
此時的TI雖小,
但是通過矽電晶體的發明,
正在逐步改寫半導體的版圖。
加上TI濃厚的加班氛圍,
讓張忠謀也迅速成為一個工作狂。
張忠謀一進去就挑重擔,
帶領幾個工程師,
帶頭攻克IBM的項目。
不到一年便取得成功,
設計水準和良品率均超過了IBM本身。
這一壯舉贏得了TI總裁的器重。
後來張忠謀又被提拔為TI副總裁,
統領著TI一半的員工,
業務覆蓋全世界50%的市場,
創造的營業額占據TI的半壁江山。
改寫遊戲規則
為了甩開競爭對手,
張忠謀拋出定期降價策略——
每季降價10%。
這一招果然見效,
對手紛紛敗下陣來,
此舉振動了業界,
改寫了遊戲規則。
就連一向堅持不降價的老對手英特爾,
也不得不奉為競爭的法寶。
高瞻遠矚
在當時英特爾、三星等巨頭都是自主設計晶片,
在自家的晶圓廠生產,
並獨立完成測試封裝。
由於晶圓廠的投資是筆大數目,
對晶片新進者來說這幾乎是個不可跨越的門檻。
當時的業界基本沒人講代工,
但張忠謀預計未來IC設計和製造將會分開,
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商機。
醞釀顛覆
在TI任職21年,經濟已經獨立,
張忠謀希望迎接新的挑戰。
1982年旅美學者潘文淵告訴張忠謀:
你去台灣一趟,經濟部長孫運璇要給你提供一份工作。
到底台灣要給他什麼工作?
張忠謀很好奇,
特地利用假期返台。
孫運璇提供了三個選擇,
張最感興趣的是工研院院長一職。
但是待遇這塊雙方一直沒談好,
後來張忠謀選擇去了GM。
直到1985年,錯失的機緣再次出現,
孫運璇的誠意最終打動了張忠謀。
之前股票選擇權的問題得到解決,
張認為時機成熟,
應邀出任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開創先河
此時的台灣凸顯出日益進步的製造優勢,
政府也在大力發展扶持半導體行業。
張忠謀決定找准機會,
創立一家世界級的半導體企業。
1986年在政府的策動下,
台灣「國科會」出資1億美元,
與飛利浦及一些民間資本共同創建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
張忠謀出任董事長,
並將業務模式聚焦到准晶圓代工(foundry),
專門為半導體設計公司製造產品。
萬事開頭難!
首先是人才難覓,
在台灣很難找到世界級的經理人,
張忠謀將目光轉向國際,
最終說動了GM半導體部門總裁戴克的加盟。
其次台灣當時的半導體行業還是荒原一片,
縱使初生牛犢的台積電擁有殺手鐧,
但依舊很難敲不開市場大門。
開始一兩年台積電只能靠少量訂單艱難維持,
吃飽了上頓,
不知道下頓在哪裡。
書寫傳奇
張忠謀和剛剛上任的總經理戴克一起,
通過交情將老朋友格魯夫請到台灣對台積電開展認證,
並爭取到為英特爾代工的機會。
當時還沒有ISO9000,
拿到巨頭英特爾的認證,
就等於拿到世界的認證。
最初的格魯夫考察台積電時,
發現了台積電的產品有多達200個缺陷。
但是張忠謀和團隊幹勁沖天,
幾周後缺陷減少到20個,
再過幾周,減少到4個。
台積電的員工一開始都很難理解張忠謀堅持的高標準、嚴格要求和絕對世界觀,
很明顯,刁鑽的英特爾幫了大忙。
一年多的認證下來,
公司上下真正感受到了什麼是世界標準。
也體會到了張忠謀的世界級苦心。
開疆闢土
逐漸地,晶片設計廠商們發現,
將晶片交給日本公司生產至少需要12周,
交給新加坡的公司需要6周,
交給台積電生產只需要4周。
矽谷的晶片設計公司逐漸把高層次的晶片交給台積電生產,
低層次的留在美國生產。
至此台積電把晶圓代工做成了一個行業。
再續傳奇
1997年張忠謀親任總經理,
將台積電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並於當年實現13億美元營收,
5.35億美元盈利。
2000年台積電併購了世大積體電路,
導致不少世大主管及工程師出走上海,
包括中芯半導體創始人、前CEO張汝京,
意外地奠下了大陸半導體工業基礎。
2001年國際網際網路泡沫破裂,
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再度遭遇惡運,
台積電的發展受到影響,
但依然是當年全世界最賺錢的半導體代工公司。
臨危出馬
張忠謀2005年卸任CEO,
但是2008年金融海嘯使台積電公司瀕臨虧損。
於是2009年,
78歲的張忠謀重返半導體業,
此舉當時震驚了全球半導體行業。
台積電從「保守」轉為「進攻」。
張忠謀比競爭對手更早預計到手機等移動終端市場即將興起,
於是連續3年大力度投入,
在40納米、28納米工藝製程上賺取了令對手艷羨的利潤。
現在的台積電又恢復了戰鬥力,
已成為與英特爾、三星電子相抗衡的巨頭。
2013年營收19.85億美元,晶圓代工市占率46%,為全球第一。
現在台積電的傳奇還在繼續,
而大陸的半導體企業能否重演「台積電story」,
也許現在還要打個問號,
但是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
當然也有我們細心加熱心網友對台積電發來自己的賀電:
網友A:
台灣最後的榮耀,傳說中「全世界的高科技,沒有台灣他做不出來」,指的就是台積電。
灣灣跟陸陸撕逼的精神支柱,真·台灣之光。
創始人張忠謀憑一己之力,把台灣半導體業拉到世界頂尖水平,可惜是個美籍浙江人。
網友C:
曾經有人說,真男人一定要擁護工廠。
如果這話是真的話,Intel CEO和台積電的CEO是我們這行的兩個真男人。
三星,GF也是。
厚積薄發,多年累積,終於在半導體行業長成參天大樹。
真正世界前列。
網友B:
在世界上開創了一個大規模細分行業的炎黃子孫,就我所知只有五位。
一位是功能飲料業開創人泰國的許書標(紅牛,和一位奧地利商人聯合)。
一位是發明了方便麵的安藤百福(吳百福,日據時期台灣人。
日清食品),一位就是台積電的張忠謀(專業晶片代工),還有陳士駿(網際網路視頻,Youtube)、楊致遠(網際網路綜合門戶Yahoo!)。
有四位都和台灣有關係。
網友E:
它開創了全新的商業模式,半導體代工模式。
打破了原來半導體產業中幾家IDM(整合元件製造商,即設計生產銷售一條龍式)大廠的模式,改變了半導體產業的遊戲規則,促進IC設計產業的快速發展,降低電子產品的價格,從而帶動科技的進步。
它雖然是做代工,但對整個半導體產業的創新做出巨大貢獻。
除了不斷進步的工藝水平之外,它建立標準化流程、多樣化平台,予以許多IC設計廠商幫助,間接扶持出台灣近6000億新台幣的IC設計產業產值。
點「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晶圓代工帝國台積電是這樣煉成的
台積電,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而本身晶圓代工這個行業也是台積電首創的。而張忠謀,作為台積電的創始人,是怎樣一步一步把一個台灣企業,乃至一個行業發展到巔峰的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晶圓代工龍頭的發展...
台積電穩居全球半導體前三強,張忠謀是怎樣創造傳奇的?
作者:張春生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近日表示,今年台積電營運將成長5~10%,仍會優於全球半導體產業成長率。他信心滿滿地指出,台積電製程技術超越任何競爭者。根據不久前台積電公布的財報,2016年收入增...
一個億的小目標又如何,身價十億才是硬道理!
現在這個年頭,做生意怕被夥伴坑,打遊戲怕被隊友坑,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豬隊友」總是會有那麼幾個。但是,有一些人,總能讓人覺得順風順水,打遊戲遇到神助攻,工作上都能坐享其成,感覺分分鐘就能完成一...
56歲開始創業,領導地位超英特爾,高通,現今公司利潤騰訊2倍多
說起半導體領域,大家想到的可能會是英特爾,或者高通,或者三星。但是要論半導體領域,最大的公司應該是台積電,它是家中國公司,位於台灣。
為蘋果生產晶片的台積電,老闆是「台版任正非」
台積電全稱是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是全球第一家也是最大的晶圓代工企業,目前晶圓代工市占率在40%~50%之間。Iphone 7 的A10晶片全部由台積電代工,同時AMD等電腦CPU廠家也是台積電...
晶圓(芯)片代工之王台積電
台積電簡介: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TSMC,是台灣一家半導體製造公司,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以及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製造服務(晶圓代工)企業,總部與主要工廠位於新竹科學園區...
他打敗英特爾成為全球半導體之王,營業額265億美元拯救台灣經濟
今天台灣台積電公司董事長張忠謀正式退休,台積電在他的帶領之下,市值高達1000億美金取代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半導體企業,晶圓代工市場占有率高達百分之46排名全球第一,台積電在全球有400多個客戶...
張忠謀:半導體行業不能守成 | 人物
摩爾定律的極限在哪裡?在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看來,實際上摩爾定律在半導體行業中早已不適用了。「因為原始的定義是18~24個月電晶體密度會倍增,但我們已經用遠快於摩爾定律的速度來發展半導體工藝,會以...
創業30年,台灣「半導體教父」這一次真的退了
在今日台積電的股東會上,創始人、董事長張忠謀說,他度過了人生最興奮最愉快的30年,感謝大家給自己機會。話畢,全場響起長達近一分鐘的掌聲。這位老人也在會後正式離開台積電,開始自己的退休生活。對於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