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這家中國企業做了第一,三星定下目標只做第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本文由華商韜略原創

|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華商韜略

| 作者:畢亞軍、張嬋

7月24日,三星電子代工業務執行副總裁向路透社表示,未來五年三星將通過吸引更多小客戶的方式,把晶片代工製造業務市場份額提高兩倍至25%。

而他們的目標,是「想要成為市場上強勁的第二名」。

這個目標聽起來似乎不太勵志,但卻十分理智。

因為如果要做第一,他們面對的競爭對手將是張忠謀創辦的台積電(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而二者的實力相差太過懸殊。

就去年的數據看,2016年在晶片代工業務方面,台積電的市場份額為50.6%,排名第一。

而三星電子則只有7.9%,排名第四。

何況不久前,台積電還力壓三星等一眾企業拿下獨家代工製造應用於iPhone 8的新一代A11處理器的訂單,以及高通的訂單。

當時業界就一致發聲,iPhone 8將成為蘋果紀念iPhone10周年的里程碑產品,握住了蘋果這顆「芯」,也就是握住了全球晶片產業的牛鼻子。

熱點發酵的作用下,人們越來越了解這家實力企業。

而後不少人發現,其實在此之前,台積電讓全球半導體業者發抖的超級戰力早有所展現。

其展現的源頭,可以歸結於台積電的創辦人、被稱為「半導體教父」的張忠謀。

【美國大型公司職位最高的華人】

時年86歲的張忠謀,在56歲時才創建台積電。

在此之前,他在美國呆了36年。

1949年,張忠謀赴美國留學,先在哈佛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進入麻省理工機㭜系獲得碩士學位,最後還拿到了斯坦福的博士學位。

其中,從麻省理工機㭜系碩士到斯坦福博士,張忠謀還經歷了一個戲劇般的過程。

1953年獲得麻省機械碩士學位後,剛剛結婚的張忠謀,曾連續兩次博士考試都是落第。

當時,張忠謀只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到別的學校讀博士,有麻省的地位和水準,做到很容易。

另外就是找工作。

想來想去,張忠謀還是決定去找工作:不過,找工作是個大難題,因為上世紀50年代還沒有中國人成功打入美國大公司的先例。

可張忠謀不服,「有誰說我不能做個先鋒,開闢出另一條路?」一番周折後,張忠謀獲得了4家公司的面試邀聘函。

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福特,和正在開創半導體電晶體事業的「希凡尼亞」。

當時,張忠謀最滿意的是福特,名氣大、專業對口,只是美中不足,待遇方面,比「希凡尼亞」差了一點。

這正中了張忠謀當時在物質上的痛點,他抱著商量的心態想和福特「講講價」,不料對方直接撂下一句「你要來就來,不要,就請便」。

這個回應,成功的惹惱了當時年輕的張忠謀,於是轉身,他進入了半導體行業。

彼時,張忠謀對半導體一無所知。

後來,他才知道,自己與半導體開山鼻祖、英特爾公司創辦人摩爾(摩爾定律發明人)同時踏入了半導體業,那一年,他27歲。

依靠在半導體行業積累的基礎,再後來,張忠謀又與集成電路發明人傑克-科比同時進入美國德州儀器公司,期間,他與科比一起談天說地、喝著咖啡,「眼睜睜」看著他發明人類歷史上第一顆集成電路體。

此後十多年裡,張忠謀不但被當時風頭最勁的德州儀器送到斯坦福一了博士學位的心愿,還先後就任這家世界前五十大企業集團的副總栽和資深副總裁,成為德州儀器第三號人物,也是美國大型公司職位最高的華人。

【56歲創業,辦世界級公司】

1982年,已是52歲的張忠謀告別了德州儀器。

他開始考慮是重複職業經理人的道路還是另擇他選,顯然像之前那樣,做職業經理人也可接受,只是不愉悅,更不刺激。

而他還需要一個其他意義上的嶄新開始。

1985年,54歲的張忠謀受台灣方面邀請,告別美國出任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開始為台灣半導體業的崛起和產業升級運籌帷幄。

兩年後,56歲的他在台灣新竹科學園區創建了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公司——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台積電),由此開啟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黃金時代。

重新出發的那一刻,張忠謀就決心要干出一番全新的事業,而且設定出偉大目標:「當我辦一個半導體公司,當然要它長期繁榮。

那只有一條路——世界級。

為了這個目標,張忠謀帶著團隊拼了近30年,才從剛開始四處求訂單,到現在握緊蘋果和高通等重量級的客戶,站在全球科技產業的最高端、最前沿呼風喚雨。

不過,就像其他企業成長一樣,台積電的成功並不簡單,尤其是在這個領域,要從小有所成到現在領導行業,並不是簡單的規模和訂單就能促成的。

台積電的成功,首先是選對了路子。

任何產業大到一定程度,都會有一個繼續分工與細化的過程,並培育出新的行業龍頭。

張忠謀不但以前瞻和遠見,抓住半導體產業分工細化的機會,而且是親自締造了這個機會。

因為有了台積電製造代工的支持,越來越多無力搞製造的半導體設計公司,有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依託製造代工的後盾,眾星拱月地推動整個行業大踏步地前走,也讓台積電與他們成功雙贏。

著名管理學教授麥可•波特,也盛讚張忠謀不是創辦了一個企業,而是創造和成就了兩個產業:專業的半導體製造代工產業、專業的半導體設計產業。

對台灣而言,台積電則讓其從半導體荒原變成全球半導體重鎮。

模仿台積電代工的台聯電、背靠台積電搞設計的聯發科,都是其中的典型。

此外,台積電搞的是製造代工,但卻絕對重視科學和技術,而不是依靠廉價勞動力搞競爭。

這是它能持續贏得成功的核心原因。

張忠謀一開始就在按世界頂尖科技水準操作台積電。

當年,英特爾認證時一口氣提出了200多個刁鑽的問題,台積電24小時不眠不休地克難攻關,所以才把單子搞定。

2015年,台積電的研發費用高達20億美元,相當於營業收入的7.8%,這麼大的投入,只為製造技術一件事,其力度可想而知。

但代工是有人給你單子才會有生意,因而你的技術多半是跟著客戶走。

跟著走,你可能就落後最先進一步。

當台積電成功後,不少人也打起製造代工的主意,甚至希望取代其地位。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一度也讓台積電處於被動。

如何走向主動?

張忠謀給出四個辦法:鎖定客戶、堅守陣地、設置障礙,永遠創新。

而其中的核心突破口,也是被他鎖定在了技術創新上,而且同樣是你出一,我不出一,我直接出天牌這麼打。

張忠謀的打法是,不等客戶招呼我、需要我,我就先按自己對行業趨勢的預測,把更領先的製程和技術搞出來,然後用這個「更領先」讓你主動選擇我,進而也建立起品質、技術、成本,都逐步優於一腳踢半導體大廠的綜合競爭力。

也是有了這個綜合領先的能力,台積電才持續穩坐老大位置。

經其執掌,2016年台積電以約合2072億人民幣的營收,實現了約合730億人民幣的凈利潤,相當於每天凈賺2億人民幣。

而大陸營收高達5216億人民幣的華為,利潤才371億人民幣。

憑此賺錢能力,台積電的市值成功突破萬億人民幣,並超越英特爾成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

而張忠謀也對代工製造模式更有信心。

他預計,將來全球的半導體製造都要走代工的道路,而他的戰略就是:為那一天而奮鬥。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頭條號】,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就在華商韜略!

版權聲明:版權歸華商韜略所有,轉載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華商韜略回復「轉載」獲取授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晶圓代工帝國台積電是這樣煉成的

台積電,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而本身晶圓代工這個行業也是台積電首創的。而張忠謀,作為台積電的創始人,是怎樣一步一步把一個台灣企業,乃至一個行業發展到巔峰的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晶圓代工龍頭的發展...

一個億的小目標又如何,身價十億才是硬道理!

現在這個年頭,做生意怕被夥伴坑,打遊戲怕被隊友坑,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豬隊友」總是會有那麼幾個。但是,有一些人,總能讓人覺得順風順水,打遊戲遇到神助攻,工作上都能坐享其成,感覺分分鐘就能完成一...

創業30年,台灣「半導體教父」這一次真的退了

在今日台積電的股東會上,創始人、董事長張忠謀說,他度過了人生最興奮最愉快的30年,感謝大家給自己機會。話畢,全場響起長達近一分鐘的掌聲。這位老人也在會後正式離開台積電,開始自己的退休生活。對於張...

張忠謀 台積電 和晶片產業

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技術革命之一是以不成功的薪資協議開始。1984 年,張忠謀的一位友人尋求募資 5000 萬美元設立了一家晶片製造商,他一開始拒絕,直到朋友提出書面提案才首肯。這個人從未加入,張忠...

晶圓(芯)片代工之王台積電

台積電簡介: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TSMC,是台灣一家半導體製造公司,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以及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製造服務(晶圓代工)企業,總部與主要工廠位於新竹科學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