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3000億美元,中國晶片迎3大好消息!國產光刻機實現技術突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據外媒12月24日報導,中國高科技企受到北美限制後加強了對國內供應的需求,為中國晶片業發展帶來了3000億美元的投資機會。

當前,中國已經有近2000家晶片設計相關企業,主要有華為,紫光展銳,依圖科技等,中國晶片企業占全球晶片營收13%。

而重視之下必有突破,近期中國晶片更是迎來了三大利好消息。

1、從無到有,中國存儲晶片產量全球占比將達5%

過去五年由於深受存儲晶片短缺之苦,中國掀起了一股存儲晶片發展熱潮。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之後,今年中國在存儲晶片領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據日媒報導,中國新興晶片產業的產量有望在2020年底占到全球存儲晶片總產量的5%左右,而這一占比在去年還幾乎為零。

據了解,今年9月中國半導體企業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已經開始對自主研發的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進行量產。

據其預計,到明年年底,其投資240億美元新建的武漢工廠的產量將增加兩倍,達到每月6萬片,占全球產量的5%

與此同時,長鑫存儲在合肥投資80億美元所建工廠的DRAM晶片產量將增加三倍,達到每月4萬片,占世界DRAM產量的3%。

目前,NAND快閃記憶體和DRAM晶片的全球產量均為每月130萬片左右。

這兩個市場都由美國、韓國和日本的製造商所主導
,比如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

雖說,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加起來每月10萬片的出貨量對於大公司而言顯得微不足道,但是,此前在這兩個市場中國都是"零生產",這10萬片意味著中國推動技術自給自足的努力即將取得重大突破,同時也是打破美日韓壟斷的關鍵。

2、14nm到9nm,國產光刻機再次實現技術突破

在一般情況下,晶片的生產過程包括兩個環節,一個環節是設計,一個環節是製造。

我國在晶片設計環節,包括華為海思等知名中國科技企業均已經研發出7nm工藝製程的晶片,但是晶片製造環節卻依舊是中國企業最大的短板,畢竟用於生產製造晶片的光刻機便是一大難題。

而在意識到晶片製造過程受限於人將會產生連鎖弊端後,中國開始在國產光刻機領域進行了巨額投入,並且不斷傳來好消息。

前段時間,中國自主研發的14nm光刻機已經初步通過了專家組的驗收和審核,而繼14nm製程工藝後,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再次傳來,國產光刻機再一次實現了新的技術突破。

據媒體報導,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的甘宗松團隊,目前已經成功研發9nm工藝製程的光刻機

值得一提的是,與傳統光刻機不同,這款國產光刻機利用二束雷射突破了衍射極限的限制,而這是中國具有自主產權的技術。

這也意味著國產光刻機的技術難關已經被攻破,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外對中國的技術封鎖與限制,不過即便目前國產光刻機在9nm製程工藝方面有所突破,而與荷蘭ASML所掌握的7nm工藝製程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是不可置否的是這確實是中國晶片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一旦國產光刻機實現量產,未來能否打破ASML壟斷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3、 中國半導體實現新突破:成功進軍全球首條5nm晶片製程生產線

另外,除了光刻機,蝕刻機也是半導體工藝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據了解,光刻機、蝕刻機和MOCVD等設備,一併被稱為半導體工藝三大關鍵設備。

刻蝕機作為晶片製造中的一種關鍵設備,用來在晶片上進行微觀雕刻,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晶片製造的最高水平。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我國國產刻蝕機水平早已遙遙領先世界。

根據摩爾定律的發展走,台積電的晶片製程已經從14nm發展到5nm,並將進入大規模的生產節點,而晶片製程不斷地演進,對設備的加工精度要求也隨之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台積電驗證,中微半導體自主研製的5nm等離子體刻蝕機,性能優良,將用於全球首條5nm晶片製程生產線。

而中微半導體的5nm蝕刻機成功打入台積電的供應鏈,則意味著創造了中國半導體設備的又一個里程碑。

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的晶片製造正在進入一個新時代,雖說,如今我國晶片產業與世界一線水平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們仍要相信: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精彩內容不夠看,更多猛料等你贊!點擊下方「了解更多」,輕鬆get最新最快最有趣的追蹤報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5納米晶片國產化?為之喝彩但別被誤導!

現在Made in China已經享譽全球,可中國雖然是一個製造大國,卻並不算是科技強國,尤其在半導體產業上,核心的技術都掌握在別人手中,晶片製造設備的95%都是依賴於進口。起步晚,底子薄,造成...

新型刻蝕機能否打開晶片自主的新途徑?

最近,中微有限公司收到一個好消息:其自主研製的5納米等離子體刻蝕機經台積電驗證,性能優良,將用於全球首條5納米製程生產線。5納米,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兩萬分之一,將成為集成電路晶片上的最小線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