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要害?傳華為晶片庫存僅能撐到明年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驚傳華為晶片明年初「彈盡糧絕」

據外媒報導,有消息人士透露,華為有些自行研發用於電信設備的關鍵晶片庫存,只夠使用到2021年初。

彭博社的報導認為,這一跡象反映了美國5月頒布的最新禁令直接命中華為的要害,因為原本市場預期可望承接轉單的業者,包括聯發科和三星等公司都礙於美國實力,轉單能力不如預期。

自從美國5月頒布2最新禁令後,聯發科就被市場視作在美方制裁華為的最大轉單收益者,昨(8日)股價一度衝上新台幣500元大關之上、達505元,創四年來新高。

隨後受上述消息影響,盤中一度翻黑,終場僅小漲0.5元、收494.5元。

據悉,華為旗下海思趕在美國禁令前,已下單台積電高達7億美元(約人民幣49.55億元)的大單,提前儲備庫存。

但隨後美國出台的禁令讓台積電被迫中止承接海思新單(已接訂單不受影響),華為自研晶片供應出現危機。

「海思可能無法繼續創新,除非其能在自研上有所突破,或在中國本土企業的合作找到可替代品,而這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成熟。

」Forrester Research首席分析師Charlie Dai表示,「我們估計,華為高端晶片(包括華為高端智慧型手機的基帶晶片和CPU)的庫存最多可維持12到18個月。

外媒分析:美新禁令直擊華為要害

公開資料顯示,華為海思是IC設計企業,並不直接製造半導體。

一般情況下,海思的設計應用處理器(AP)或數據機,在設計完成後會通過台積電中芯國際、聯發科等代工公司生產新品。

報導稱,美國對華為的封殺,已讓華為陷入緊急狀態,且至今無法找到萬全的應對之策。

一名匿名人士指出,就算禁令的漏洞允許華為向三星電子或聯發科等第三方採購晶片成品也是杯水車薪,還可能因此被迫犧牲一些基本產品的性能。

彭博指出,美國去年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未能無法有效遏制華為的高速成長,因此開始尋求在其他方面入手,試圖切斷對華為軟體和晶片供應來源。

在最新禁令出台之前,美國還還遊說英國、澳洲等盟友排除華為的網絡設備,甚至希望加拿大引渡華為孟晚舟到美國。

最新的封殺措施,是對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的精準打擊。

禁令要求廠商將使用了美國的技術或設計的半導體晶片出口給華為時,必須得到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證,外國廠商也不例外。

據瑞士信貸亞洲半導體研究部主管RandyAbrams在5月發表的研究報告分析指出,在全球晶片製造商當中,約40%使用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等美國廠商的設備,多達85%則使用Cadence、Synopsis及Mentor的設計軟體。

美國最新禁令影響範圍被擴大,若嚴格執行則幾乎沒有晶圓代工廠能繼續跟華為合作。

Jefferies的分析師Edison Lee在5月一份報導中寫道:「美國最新的禁令針對的是華為海思半導體設計的晶片,因為美國認為海思的自研晶片對美國構成的威脅最大。

」「這項禁令可能會壓垮海思,進而癱瘓華為製造5G網絡設備的能力。

台積電:沒海思訂單,其他客戶會補上

代工大廠台積電在今日召開董事會,董事長劉德音會上表態稱:美國禁令下 ,被『夾在中間』的公司不止台積電一家 ,全世界公司都深處其中,但我們能做做的是持續尋找解決方案,「這齣戲還沒演完,還會繼續,(相信 )我們會找出方法,限制都會被一一化解」劉德音說。

被問及無法承接新的海思訂單是否對業績造成影響時,劉德音則回應道:單從產能、訂單等層面來看,若沒有海思訂單,也有其他客戶會填補這些空缺,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我)希望這個情況不要發生。

」他說。

劉德音還強調,出於多個方面的考慮 「(公司)短期內不會改變半導體生產設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轉單中芯國際,台積電回應:不擔心

【文/觀察者網 白紫文】近日外媒有消息稱,華為公司面對美國政府愈加露骨的限制措施,開始將晶片生產逐漸從台積電轉單中芯國際。對此,台積電回應稱:台積電競爭力強,不擔心市場占有率下降。路透社4月16...

華為: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

一年前,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華為憑藉領先世界的5G技術優勢,已經渡過了最艱難的時刻。但隨著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擴大對華為的制裁力度,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在海外設計和製造半導體,在晶...

華為:即便美國實施出口管制,咱也有「招」

由於華為被視為打擊中國科技發展的一部分,美國考慮在各個方面升級對其限制措施,包括收緊出口標準比例至10%、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等一連串針對中國科技企業的管制措施。對此,華為公司周二表示,即便...

日媒放風「向華為斷供」,台積電火速否認

(文/觀察者網 呂棟)上周末,美國再次瞄準華為供應鏈,周一,市場掀起一串漣漪。上周五,美商務部宣布,將從EDA軟體、半導體設備到晶圓代工等各方面升級對華為限制,意圖採用釜底抽薪的方式徹底切斷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