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即便美國實施出口管制,咱也有「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由於華為被視為打擊中國科技發展的一部分,美國考慮在各個方面升級對其限制措施,包括收緊出口標準比例至10%、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等一連串針對中國科技企業的管制措施。

對此,華為公司周二表示,即便最終美國最終將出口限制作為政令的一部分,華為亦有應對良策...

據《日經亞洲評論》稱,華為技術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將收緊出口管制定作為打擊中國科技發展的一部分,華為也可以選擇也有應對方案,即轉向韓國科技巨頭三星電子等公司購買晶片。

華為是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美國在去年已將華為列入黑名單,並將其視為打擊中國科技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還正考慮進一步限制其供應商使用美國技術。

華為發言人周二表示:「即使美國確實採取了這樣的措施,我們仍然可以從韓國的三星,台灣的聯發科和中國大陸的展訊購買晶片。

這是行業慣例。

」這對華為主要晶片代工廠——台積電來說,並非好事。

據了解,華為目前的晶片代工商是台積電;三星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和存儲晶片製造商,目前正努力在晶圓代工領域與台積電競爭。

而包括三星、聯發科以及其他晶片供應商在晶片生產過程中一樣使用了美國技術。

需要注意的是,若美國收緊出口標準比例至10%、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等一連串措施得以實施,理論上除了得到美國商務部發放的供應許可的公司,三星、聯發科等晶片供應商的在晶片生產過程中同樣使用到了美國技術和設備包括三星在內的公司也需遵守管制禁令,但華為仍表示可購買相關公司產品。

華為發言人表示,公司已經並且會繼續堅持,長期的多元及多管道採購策略,不依賴單個國家或供應商。

這一言論發生在台積電錶態赴美設廠之後。

有報導稱,美國建議台積電將晶片製造的產線轉到美國,而台積電在上周首次公開表示,正在積極評估在美國建立先進晶片工廠的成本。

作為應對美國升級限制措施的一部分,華為已經將一些代工訂單轉移至中芯國際。

據了解,目前除了海思最新的麒麟處理器外,其他較早期的麒麟處理器、 用在物聯網設備、電源管理或機頂盒等其他海思晶片都可以交由中芯國際生產。

「過去,華為希望與頂尖製造商合作,中芯國際只是二線的,」一名知情人士稱,「但為了繞開美國的限制,華為正加快把資源向中芯國際傾斜。

」他還透露,華為的晶片部門海思半導體(HiSilicon)早於2019年底開始已逐漸轉單中芯國際,以加快生產進程。

華為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將這一轉變稱為「行業慣例」:「華為在選擇半導體製造廠時會仔細考慮產能,技術和交付等問題。

針對華為轉單一事,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知道有相關的管制措施在討論中,因為對產業會造成影響,美國半導體產業相關協會已表達意見,希望不要有限制,台積電亦不希望限制被實施。

至於赴美投資設新廠一事,劉德音表示,目前還在處於評估階段,將從包括經濟、供應鏈、人員及成本等因素進行考量,但尚無具體計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晶片代工逐漸轉向中芯國際

了解情況的消息人士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正逐步將公司內部設計晶片的生產工作,從台積電(2330.TW)逐步轉移到中國大陸企業--中芯國際(0981.HK)來完成,為應對美國出台更多限制措施做準備。...

FT:中國晶片製造能力仍落後國際十年

本文原載於FT中文網(1月12日)當華為本月在深圳發布其最新晶片組的時候,中國權威的《環球時報》稱讚這一「突破性」進展「推動」國內晶片製造業,後者「往往被描述為過於依賴外國供應商」。

華為轉單中芯國際,台積電回應:不擔心

【文/觀察者網 白紫文】近日外媒有消息稱,華為公司面對美國政府愈加露骨的限制措施,開始將晶片生產逐漸從台積電轉單中芯國際。對此,台積電回應稱:台積電競爭力強,不擔心市場占有率下降。路透社4月16...

海思麒麟,中國芯研發之路

1956年,周恩來總理就主持制定了"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把半導體、計算機、自動化和電子學列為國內急需發展的高新技術。1958年,中科院半導體研究室成功研製第一隻鍺電...

繼晶片、軟體之後 美國也要管制原始碼了

這幾天圍繞華為被制裁一事網上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討論,國內科技公司對美國公司的晶片及軟體都有很強的依賴性,美國政府部門的禁令一出,谷歌、微軟、Intel、高通等公司不得不停止對華為供應晶片及軟體。

日本斷供或將導致三星延遲發布7納米晶片

7月11日消息,據知情人士稱,由於日本針對對韓國產業至關重要的半導體材料實施更嚴格的出口管制,三星電子明年初推出其最先進處理器晶片的雄心計劃可能會被推遲。為三星最新、最尖端晶片製造項目提供光刻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