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定律瀕臨極限 半導體產業現隱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指引電腦及半導體產業技術發展數十年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正瀕臨極限,全球工程師原本一直維繫著這個定律,不斷讓電腦晶片更小、更快、更便宜,如今半導體製程終於接近了物理極限,業界將推出新的預測系統預估電腦和半導體業未來發展。

摩爾定律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在1965年發表。

主要指的是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十八個月就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之後,摩爾定律還被用於其他行業發展趨勢的分析預測。

但摩爾定律也受限於物理定律,當晶片線寬(產業能製造的最小導線寬度)縮小到20納米以下,有人認為摩爾定律將無法繼續預測半導體產業。

因為線寬或許能持續在規定時間內縮短,製造成本卻大幅上升。

易言之,即便技術上電晶體尺寸能夠循摩爾定律縮小,但商業上成本卻大幅提升至單一公司無法負荷的程度。

摩爾定律長期以來鞭策電腦業做出驚人發展。

舉例而言,2010年上市售價四百美元的蘋果iPad 2,性能比1980年代的超級電腦克雷二號還強,而克雷二號體積如同一台大型工業用洗衣機,造價要一千五百萬美元。

沒有這種發展,今天讓Google、亞馬遜等企業得以運作的雲端資訊中心都將因太貴無法建造,也不會有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

不過,摩爾定律在2005年開始面臨挑戰,當時晶片面臨過熱問題,工程師被迫停止提高時脈、改採多處理器分工方式,繼續維繫該定律。

到了去年,英特爾宣布新一代十納米製程晶片延緩出貨,紐約時報說,這顯示摩爾定律終於撐不下去了。

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訂於四日提出新的預測系統,名為「國際設備與系統藍圖」,取代國際半導體業界使用近25年的「國際半導體技術藍圖」晶片技術預測系統。

美國、歐洲、日本、台灣、韓國的半導體協會,也將對「國際半導體技術藍圖」提出最後檢討報告。

英特爾、IBM、三星等晶片大廠都是成員,但英特爾表示並未參與這次的報告。

半導體的小型化在未來五年將面臨極限。

電腦晶片目前是蝕刻出二維導線的矽基板,IBM正研究以納米碳管和石墨烯當做運算元件的基板,希望這些基板利用的是光脈衝,而不是電壓。

來源:經濟日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倒裝技術燃起LED海茲定律的曙光

2015年是LED產業很低潮的一年,尤其是中上游,經歷了產能過剩,晶片與燈珠一個月一個價,跌跌不休讓晶片與燈珠的議價幾乎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相信很多從事LED技術的人跟我一樣有一種不如歸去的感覺...

矽光電子學:IT新曙光

賽迪網2014-07-07 16:32:53如果要問:什麼技術讓思科、富士通、英特爾、IBM、甲骨文這些在IT不同領域中稱王稱霸的廠商能夠趣味相投?答案盡人皆知——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2015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一半,就半年來的情況來看,今年全球半導體業的年景可能並不如去年那樣好。2014年的時候,全球半導體業的增長率達到久違的近10%的水平,這主要得益於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等...

海茲定律要接摩爾定律的班?

2015年是LED產業很低潮的一年,尤其是中上游,經歷了產能過剩,晶片與燈珠一個月一個價,跌跌不休讓晶片與燈珠的議價幾乎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相信很多從事LED技術的人跟我一樣有一種不如歸去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