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微米到10納米,晶片工藝的極限在哪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6年12月7日,採用三星10nm工藝製造的高通驍龍835跑分遭到曝光。

8日,採用台積電10nm工藝製造的華為麒麟970也遭到媒體曝光。

此前,英特爾宣稱,將於2017年發布採用自家10nm工藝製造的移動晶片。

格羅方德也聲稱自研10nm工藝。

…………

幾個月前,GlobalFoundries宣布將會推進7nm FinFET工藝。

三星也購買了ASML的NXE3400光刻機,為生產7nm晶片作準備,並計劃在2018年上半年實現量產。

近日,台積電又聲稱,將在2017年初開始7nm的設計定案,並在2018年初量產,對5nm、3nm和2nm工藝的相關投資工作也已開始。

…………

從14nm到10nm,從10nm到7nm,還有所謂的5nm、3nm和2nm,晶片工藝的競爭程度不斷升級。

那麼,晶片界的這場「戰爭」會結束嗎?晶片工藝的未來又在哪裡呢?

  • 現階段的晶片工藝

技術上,近年來除了FinFIT技術外,三星、英特爾等晶片廠商紛紛投入到FD-SOI(全耗盡絕緣體矽)工藝、矽光子技術、3D堆疊技術等的研究中,以求突破FinFET的製造極限,擁有更多的主動權。

各種新技術中,猶以3D堆疊技術為研究重點。

3D堆疊技術通過在存儲層上疊加邏輯層,將晶片的結構由平面型升級成立體型,大大縮短互連線長度,使得數據傳輸更快,所受干擾更小。

目前,這樣的3D技術在理論層面已有較大進展,並在實踐中得到初步應用。

2013年,三星推出了3D圓柱形電荷捕獲型柵極存儲單元結構技術,垂直堆疊可達24層。

同年,台積電與Cadence合作開發出了3D-IC的參考流程。

2015年,英特爾和美光合作推出了3D XPoint技術,使用該技術的存儲晶片目前已經量產。

材料上,目前製造晶片的原材料以矽為主。

不過,矽的物理特性限制了晶片的發展空間,正在逐漸被棄用。

2015年,IBM及合作夥伴三星、GlobalFoundries展示7nm工藝晶片時,使用的是矽鍺材料。

使用這種材料的電晶體開關速度更快,功耗更低,而且密度更高,可以輕鬆實現200億電晶體,電晶體密度比目前的矽基半導體高出一個量級。

2015年4月,英特爾也宣布,在達到7nm工藝之後將不再使用矽材料。

III-V族化合物、石墨烯等新材料為突破矽基晶片的瓶頸提供了可能,成為眾多晶片企業研究的焦點,尤其是石墨烯。

相比矽基晶片,石墨烯晶片擁有極高的載流子速度、優異的等比縮小特性等優勢。

IBM表示,石墨烯中的電子遷移速度是矽材料的10倍,石墨烯晶片的主頻在理論上可達300GHz,而散熱量和功耗卻遠低於矽基晶片。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發現,石墨烯可使晶片的運行速率提升百萬倍。

並且,隨著製作工藝已逐漸成熟,石墨烯原本高昂的成本開始呈下降趨勢。

2011年底,寧波墨西科技建成年產300噸的石墨烯生產線,每克石墨烯銷售價格只要1元。

2016年4月,華訊方舟做出了石墨烯太赫茲晶片。

  • 晶片工藝的發展和影響

*摩爾定律

說到晶片的發展,就不得不提先一下主宰半導體發展的摩爾定律。

1965年,仙童半導體公司的工程師戈登·摩爾撰文指出,半導體電路集成的電晶體數量將每年增加一倍,性能提升一倍;之後又修正為每兩年增加一倍,這就是著名的摩爾定律。

半導體工業的發展已經符合摩爾定律超過半世紀了,雖然近幾年有放緩跡象,但是摩爾定律依然會持續下去。

(Intel對半導體工藝的進展預期)

1971年,Intel發布了第一個處理器4004,它採用10微米工藝生產,僅包含2300多個電晶體。

1995年起,晶片製造工藝從0.5μm、0.35μm、0.25μm、0.18μm、0.15μm、0.13μm,發展到90nm、65nm、45nm、32nm、22nm、16nm、14nm,再到目前最新的10nm。

隨著晶片的製程工藝不斷發展,集成度不斷提高,電子產業得以高速發展,每年騰出0.3左右的成本空間。

半導體工藝製程變得越來越小,將會有哪些好處呢?

1.製程越小就能塞下更多的電晶體,成本下降

CPU的生產是需要經過7個工序的,分別是:矽提純,切割晶圓,影印,蝕刻,重複、分層,封裝,測試, 而當中的蝕刻工序是CPU生產的重要工作,也是重頭技術,簡單來說蝕刻就是用雷射在矽晶圓製造電晶體的過程,蝕刻這個過程是由光完成的,所以用於蝕刻的光的波長就是該技術提升的關鍵,它影響著在矽晶圓上蝕刻的最小尺寸,也就是線寬。

現在半導體工藝上所說的多少nm工藝其實是指線寬,也就是晶片上的最基本功能單位門電路的寬度,因為實際上門電路之間連線的寬度同門電路的寬度相同,所以線寬可以描述製造工藝。

縮小線寬意味著電晶體可以做得更小、更密集,而且在相同的晶片複雜程度下可使用更小的晶圓,於是成本降低了。

(不同製程工藝的成本、核心面積進化路線圖)

2.頻率更高,電壓更低

更先進的半導體製造工藝另一個重要優點就是可以提升工作頻率。

縮減元件之間的間距之後,電晶體之間的電容也會降低,電晶體的開關頻率也得以提升,從而整個晶片的工作頻率就上去了。

另外電晶體的尺寸縮小會減低它們的內阻,所需導通電壓會降低,這代表著CPU的工作電壓會降低,所以我們看到每一款新CPU核心,其電壓較前一代產品都有相應降低。

另外CPU的動態功耗損失是與電壓的平方成正比的,工作電壓的降低,可使它們的功率也大幅度減小。

儘管製程變小有許多好處,但並不是無限制的,漏電流問題是當中一個重要因素。

在場效應電晶體的門與通道之間是有一層絕緣的二氧化矽的,作用就是防止漏電流的,這個絕緣層越厚絕緣作用越好。

然而隨著工藝的發展,這個絕緣層的厚度被慢慢削減,原本僅數個原子層厚的二氧化矽絕緣層變得更薄,進而導致泄漏更多電流,泄漏的電流又增加了晶片額外的功耗。

到了10nm之後,就不能像以往的節點一樣,通過簡單的縮小柵極寬度來推進工藝製程。

往7nm的遷移勢必需要昂貴的全新電晶體架構、溝道材料和內部連接。

同時還需要全新的Fab工具和材料。

  • 晶片工藝的未來和猜測

7nm以後,5nm 工藝到底有多少實現的可能和意義,更是成為業界的一個爭論點。

從目前來看,5nm節點前面橫亘著若干技術和經濟上的挑戰,即使能夠實現,它也可能會相當昂貴。

實際上,Gartner的分析師Bob Johnson認為,鑒於工藝技術日益嚴苛的成本和複雜性,7nm可能會跳票到2020年,比一些晶片製造商預期的路線圖大約晚一到兩年。

而這又將反過來影響5nm的面世時間——如果行業決定向5nm繼續邁進的話。

「我認為5nm肯定會面世,只是不會是2020年那麼早。

」Johnson說,可靠的5nm工藝可能會在2023年左右出現。

但晶片製造商比較樂觀,他們認為5nm的應用只是時間早晚問題,正在重新評估5nm節點的電晶體技術,並重新修訂路線圖。

根據之前的路線圖,FinFET可以下探到7nm,然後壽終正寢,行業需要在5nm節點上選擇一種新型的電晶體技術。

而且,5nm的唯一選項是橫向納米線FET,也被稱為圍柵FET。

這種材料靜電性能很好,只是製造困難而且成本高昂。

IMEC工藝技術副總裁兼邏輯器件研發項目負責人Aaron Thean也表示「5納米是一個昂貴的節點」。

要啟用5nm,半導體行業需要在晶圓技術上取得新的突破。

光刻技術面臨新的挑戰,互連技術更是成為進軍5nm的最大障礙。

而5nm以後,摩爾定律是否終結,哪些新工藝將誕生,就是更難以預測的事情了。

未來,新的材料、新的結構、新的思想,一切都將迎來革命,而革命必將淘汰一些東西、洗刷一些東西、誕生一些東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晶圓代工演繹三國殺 英特爾示威三星、台積電

「老虎不發威,你以為是病貓嗎?!」9月19日,當被第一財經記者問及如何看待摩爾定律已經失效的質疑時,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直接明了地亮出態度。今年以來,被三星在營收上超越,被台積電...

英特爾10nm工藝發布,正面PK友商

上月,國際半導體巨擘英特爾在北京舉行了其近十年來在華的首次製造工藝的技術介紹。此次會議英特爾眾多高管悉數出席。會上英特爾首次公布了自家最新的10nm工藝技術細節,並深度解析摩爾定律,並揭示目前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