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製造」聯電:汽車業務增速快,特殊製程爭第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王樹一

放棄對先進位程的追逐,是聯華電子(UMC,以下簡稱為聯電)對晶圓代工市場一超多強格局的確認,注重特殊工藝,以製程多樣化來應對不同層級的市場需求,是聯電今後的基本市場策略。

日前,聯電在上海舉辦2018技術論壇,詳細介紹了聯電現在製程技術、IP 以及生產布局等情況。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的數據,2017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規模為623億美元,其中台積電一家公司占比過半。

先進晶圓製造工藝研發、產線建設成本越來越高,全球半導體行業只有三星、英特爾與台積電才有實力每年在半導體上的資本支出約百億美元,繼續開發先進工藝,其餘廠商逐漸放棄對先進工藝的追逐,聯電就是其中之一。

特殊製程爭第一

在過去,聯電和所有半導體大廠一樣,致力於先進位程技術開發,近年來,聯電營運方向已經改變,新方向將以創造獲利為主,力爭帶給股東更好的回報率,同時,聯電也會不斷追求特殊製程的技術開發。

「聯電核心競爭力是8吋和12吋廠的軟硬體布局完整,在物聯網(IoT)、5G時代,對半導體晶片的需求量將非常大,我們會根據客戶的需求會強化特殊製程的競爭力,包括RF(射頻)、MEMS(微機電系統)、LCD Driver IC(LCD驅動晶片)、OLED Driver IC(OLED驅動晶片)等領域,聯電都會有目標性地強化技術,以提升市占率。

」聯電總經理簡山傑表示。

不計內存與先進位程工藝,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規模約有200億美元,聯電現在營收只有40多億美元,因此,「即使不繼續拼先進位程,仍然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不管12吋和8吋,聯電都會聚焦在新的特殊工藝去發展,在特殊工藝想辦法做到第一。

」簡山傑強調,公司技術策略大方向轉變後,聯電過去在先進工藝研發的團隊,「很多轉移到特殊工藝做研發,特殊工藝會做得更好。

具體到工藝節點,聯電的兩個重點是28納米HKMG(高介電係數/金屬閘極)製程和22納米製程。

由於不拼先進位程,因此28納米在聯電將會扮演很重要角色,「一定要讓28納米製程世代的貢獻再成長,聯電面臨28納米HKMG產品的轉換期,加上在開發新的HPC製程和HPC+新製程,需要經過3至4個季度客戶才會開始導入,因此新一波的28納米需求要到明年中才會回籠。

聯電14納米FinFET製程已經開發成功,並且順利進入量產,但簡山傑表示,14納米產能是否繼續擴充,需要看市場反饋。

在14納米與28納米之間的22納米工藝,被視為另一個長節點,由於在性能、功耗與成本之間能夠達到較好的平衡,眾廠商紛紛布局22納米工藝,聯電22納米ULP製程預計在2018年中期可以導入客戶端。

「伴隨聯電逐漸走上營運轉型,28納米與22納米兩個製程會扮演重要角色。

汽車業務增長快

從晶圓製造產業發展趨勢來看,另一個需要關注的點是很多傳統整合器件製造商(IDM)逐漸採取輕製造策略,將數字晶片製造交給代工廠,這是聯電等晶圓代工企業的增長機會。

傳統IDM廠商仍然堅持的製造產能,主要集中在面向工業與汽車的特殊製程,輕製造進一步向前發展,傳統IDM廠商是否會走向無廠化,取決於晶圓代工廠對特殊工藝支持的能力。

以聯電為例,通訊類應用、消費類應用以及PC應用(所謂3C)占聯電營收比例約為9成,特殊工藝應用更為廣泛的汽車與工業應用,占比約為1成。

但一方面,特殊工藝代工市場在加速成熟,另一方面,聯電將自己戰略重點也轉到了特殊製程,所以聯電汽車與工業應用增長極快。

「這幾年汽車應用每年成長超過30%」。

談及由於戰略轉型而帶來的營運目標變化,簡山傑表示,聯電短期營運目標是強化8吋和12吋廠核心技術,並提升營運效率,以及工業4.0布局。

工業4.0是聯電內部提升生產效率的重點,聯電已經成立組織來布局工業4.0。

在中期營運目標上,會持續朝擴大市占率邁進,把每個製程技術都爭取做到最好,進而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晶圓售價(ASP)也能跟隨提升。

長期布局方面,聯電會繼續投入新技術做開發。

但聯電對新技術做了重新定義,這裡的新技術並非指先進位程技術,而是在每個新應用領域把技術做到最適應、最領先,在市場上極具競爭力。

「無論是物聯網、5G,還是汽車應用,聯電都會加強,在我們有優勢的技術上,做到最極致。

國內布局看三地

作為最早到國內投資的晶圓代工企業,聯電在中國的布局現在已經擴展到三地。

分別是蘇州和艦科技、廈門聯芯以及山東聯暻半導體。

和艦(8N)於2003年5月正式投產,總投資超過12億美元,最大月產能可達6萬片。

「和艦是國內同行業中最短時間內達成單月、單季損益平衡,並以高效率生產能力及高水平工藝技術,創造持續獲利優異業績的晶圓專工企業。

和艦已將上、下游產業引進蘇州工業園區,形成了群聚效應,完成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布局的第一步。

聯芯(12X)是由聯電與廈門市人民政府及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合資成立,為台灣在國內投資成立的第一座12吋晶圓廠。

總投資金額預計為62億美元,設計月產能5萬片。

「自動工至機台移入,僅用時一年,創下集成電路產業最快建廠時程世界紀錄。

目前,聯芯已量產技術包括40納米和28納米HKMG,自2016年第四季開始量產,出貨量已經超過了200萬片晶圓(八吋晶圓當量)。

「良率達世界一流水平: 28HLP 穩定良率>95%, 40納米穩定良率>99%。

聯暻則是一家主要面向中小型設計公司的設計服務企業,「國內中小型客戶,資源可能會不夠,聯暻能夠為這些企業提供全面的支持,這是根據產業需求而有的一個布局。

聯電當前在國內的布局之中,廈門聯芯無疑是重中之重。

聯芯主要資源將放在28納米以及22納米這兩個聯電未來數年最重點的製程。

「28和22是聯芯的重心,最大的重點,聯電要把最好的人與資源投入到聯芯這個團隊。

」簡山傑最後總結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大挑戰者出擊,台積電還能高枕無憂嗎?

版權聲明:本文由半導體行業觀察整理自網際網路,如您覺得不合適,請與我們聯繫,謝謝。今年十月,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談及Intel跨足晶圓代工領域,談及Intel此舉是把腳伸到池裡試水溫,...

三星將強化代工業務

日前,三星宣布將在半導體業務部門新設晶圓代工部門,計劃在全球半導體需求旺盛之際,擴大其在晶圓代工業務上的市場份額。三星晶片製造營銷高級主管凱爾文·洛(Kelvin Low)稱,此舉是作為進軍晶片...

模擬IC 供需共振迎來量價齊升好光景

1 模擬IC:500億美金市場,超長生命周期半導體行業市場規模不斷增長,並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支柱。2017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整體銷售額達到4086億美元。根據功能的不同,集成電路可以分為模擬IC和...

10納米工藝現神分析,前期省芯後期省錢

半導體供應鏈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但10nm節點將有更大的機會能夠從新技術工藝的微縮中獲得更大的好處。根據國際商業策略(IBS)的分析預計,20nm和16/14nm工藝的閘極成本將會比上一代技術...

聯電主場作戰 力拚兩製程

晶圓代工二哥聯電暫不參與先進位程競賽,專注提升28納米和14納米製程的競爭力。共同總經理簡山傑指出,將以追求特定領域的市占率進入前兩名為目標,預估28納米對營收貢獻可於三至四季內回到兩成水準。

強芯之夢003

上一期我們大致描述了一下半導體行業的景氣度和發展情況,從本期開始我們將分別聊聊半導體產業的各個環節。半導體行業是產業鏈非常長的行業,從矽晶片的製做直到晶片製造的完成,是一項資本和技術十分密集的...

聯芯28納米製程順利量產:產品良率高達94%

國內晶圓製造28納米製程再獲突破,根據廈門日報報導,近日聯芯集成電路製造(廈門)有限公司(下稱「聯芯」)順利導入28納米製程並量產。聯芯是由廈門市政府、聯電以及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三方合資新建的1...

聯電28nm正式授權大陸,衝擊中芯國際份額

來源:內容來自tehnews,謝謝。晶圓代工廠聯電獲准授權28 納米技術予中國子公司聯芯集成電路製造(廈門),聯芯28 納米預計第二季導入量產,將搶攻中國手機晶片市場。聯芯甫於去年底投產,目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