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備胎」,一夜轉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國又對華為出手了,這次來了個終極套餐。

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表聲明稱,將華為及其附屬企業列入美方「實體名單」。

簡單來說,美國要拉黑我們了,禁止華為公司在未經特別批准的情況下,購買重要的美國技術;並在國家安全的基礎上,有效地禁止其設備進入美國電信網絡。


難道華為也要和去年的中興一樣了嗎?不,華為早已做好了應對準備。

今天凌晨,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發布了一封致員工的內部信,稱華為多年以前就做出過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晶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

何庭波表示,海思將啟用「備胎」計劃,兌現為公司對於客戶持續服務的承諾,以確保公司大部分產品的戰略安全,大部分產品的連續供應,「這是歷史的選擇,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所以,在不依靠美國企業的情況下,華為能否獲得足夠優秀的晶片?而大陸晶片相關企業,技術和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又有多大?

在探究這些之前,我們得先看看晶片是如何誕生的。



晶片又名集成電路,是半導體元件產品的統稱。

大致可分為兩類,實現思考功能的晶片,如 CPU、AI;實現記憶功能的晶片,如存儲晶片等。

造晶片的第一步,是設計電路圖(IC設計),高通、英偉達、海思它們就是幹這個的。

集結無數專家,根據晶片的用途制定規格,再使用 EDA 軟體完成細節設計。

設計好的電路圖,需要拿到晶片工廠流片,也就是通過流水線一樣的工藝,「試生產」個幾片幾十片,供測試用,測試通過了才能開始大規模生產。


看起來簡單,實則需要恐怖的人力物力財力。

像麒麟 980,華為從2015年就立項研發,一次流片就幾千萬美元;如果流片失敗不僅錢白花,還影響產品上市時間。

據悉,澎湃 S2 之所以至今未面世,是因為流片五次都失敗了,小米幾個億砸下去連水花都沒冒一個,雷布斯心裡苦啊!




造晶片的第二步,就進入到製作階段。

首先,需要找原材料沙子,這個沙子不是我們在沙灘上玩的那種,需要從石英岩中提取出來。

這個石英岩也是由沙子形成的,一些沙子隨著時間的推移擠壓在一起,在地球深處被加熱,除石英外幾乎所有元素都從岩石中消失了,所以從這種沙子裡能提煉出的高純度的矽。

怎麼提煉呢?當然是用熔爐了,把它們和足量的碳混在一起,經過幾千攝氏度高溫炙烤,加上反覆地酸化和蒸餾後,轉變成純度高達 99.999999% 的純矽錠。


這些純矽錠再通過一種名為「直拉法」的工藝,一邊旋轉,一邊冷卻,最終成為一根黑大粗長的單晶矽棒。


矽谷當年之所以取名矽谷,靈感就是來源於它,可見矽對於世界的影響。

接下來,這根矽棒會被切頭去尾,因為那部分性能不好。

隨後經過外徑研磨,把矽棒磨削成指定的尺寸,通常是 8 英寸或 12 英寸,直徑越大,最終單個晶片生產成本就越低;但相應的,加工技術要求也越高。

再往下,要用鑽石刀將矽棒給切成一片片又薄又平的圓盤,根據用途,厚度一般在 0.5~1.5 毫米。


把圓盤進行拋光,磨得比家裡的鏡子還「亮」個上百倍後,就形成了矽晶圓,也就是製作晶片的底盤。

有點像造房子,矽晶圓相當於地基,把電路圖「建造」在上面,便誕生出晶片。

只不過其步驟之繁瑣和苛刻,都快趕得上造一座城市了。



由於晶片製造對工藝要求極高,需要在無塵環境中進行,所以在幾個足球場那麼大的工廠里,水和空氣都經過多級過濾,比醫院的手術台還要乾淨 10 萬倍。

有點想去裡面逛逛,感受下呼吸如此純凈的空氣,是怎樣一種感受......


在這裡面,矽晶圓將經歷數百道工藝,最終成為晶片。

首先,會把矽晶圓送到「烤爐」中,在精確控制的溫度和氣體氛圍下,於其表面烘焙形成均勻的氧化膜,接著在上面噴淋一種叫「光刻膠」的保護層。

有點像烤吐司,把表面烤焦,然後在上面抹一層醬。

之後,我們熟悉的光刻機就登場了。

它將紫外線透過掩膜,把預先設計好的電路圖投影到矽晶圓上,被照到的光刻膠會溶解,變成電路的形狀。


光刻完成的矽晶圓,將被浸泡在刻蝕試劑中,沒有被光刻膠保護的部分(也就是光刻好的電路圖),表面的氧化膜逐漸被腐蝕掉,裸露出矽基底,最終形成電路圖。

這時,光刻膠的使命就完成了,被無情的清理掉。


值得注意的是,光刻和蝕刻的製程工藝,與成芯後的性能息息相關。

通俗點說,就是刻的越精細,每顆晶片上的電晶體就越多,性能便越強。

再往後,輪到離子注入環節了。

離子就是帶電的原子,它們會嵌入到矽裡面,改變它們的極性,形成電晶體。


如此一來,電流就只能從一個方向通過,而電晶體將扮演小型開關的作用,這樣,CPU 就能理解我們的指令,並做出相應的反饋。

接著,開始沉積鍍銅。

在真空設備內,通過惰性氣體離子束打在銅靶材上,將銅原子沖刷出來,然後沉積在矽晶圓上,一層又一層。

相當於給矽晶圓上鋪上幾層「銅灰」。

鍍上銅後,矽晶圓要拿回去,再次經歷表面磨削、光刻、刻蝕等過程,把鍍好的銅分割成細小的導線,達到連接電晶體的目的。

較為複雜的晶片,會重複鍍銅到刻蝕這一步驟 20 次以上,形成 20 多層複雜的電路。

裡面有數公里長的導線,將幾千萬甚至上億根電晶體連接在一起,令人嘆為觀止。


經過這一系列的流程後,我們得到了布滿晶片的矽晶圓,進入到最後一步封裝測試。

用精細的切割器,將矽晶圓切成一個個集成電路裸片,然後和底板、散熱片等部件拼裝在一起,一顆完整的晶片就此誕生,通過最終檢測後,便可以包裝、銷售了。




其實,以上這些看得人眼花繚亂的流程,已經是大幅簡化後的版本。

由此可見,一顆指甲蓋大小的晶片中,包含了難以計數的元件,涉及無數前沿核心技術,工藝複雜又精妙。

小魚想說,售價數千元的手機,才是真正的工業時代奢侈品,相比之下神馬 LV 包包陀飛輪手錶,技術含量弱爆了。

因此,一顆晶片的誕生,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多家公司、數千名工程師、歷經無數道工序完成。

整個晶片產業鏈相關企業,大致可分為四類——IC設計、晶片製作、封裝測試、設備製造。

IC設計,前面有提到,高通、英偉達、海思它們就是幹這個的。

因為有海思撐大梁,所以這一項中國晶片業和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並不算太大。

2018年,海思營收為 75.7 億美元,而全球排第一的博通營收 217.5 億美元,是海思的 2.87 倍。


目前,除了我們熟悉的麒麟系列手機晶片外,海思的產品還有伺服器晶片(鯤鵬系列)、基站晶片、基帶晶片、AI 晶片等等。

這次海思能拿出充足的「備胎」,確保華為大部分產品的戰略安全,其深厚的技術底蘊可見一斑。

唯一的問題是,IC設計中必須用到的 EDA 軟體,基本被美國壟斷。

世界上三大 EDA 軟體 Cadence、Mentor 和 Synopsys,全都是美國的,儘管海思也有自研,可技術上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晶片製作領域,典型代表台積電,三星、英特爾也有自己的製造廠。

目前大陸第一大製造商中芯國際2018年營收 33.6 億美元,世界第一大製造商台積電,2018年銷售額創紀錄為 1.03 萬億新台幣,約合 323 億美元,差距為 10 倍。


但更大的差距,還在製程工藝上。

台積電作為 ASML 最大股東,能第一時間拿到 ASML 最新的光刻機,目前已經開始試生產 5 納米晶片;而中芯國際的 14 納米工藝才正準備量產,二者之間存在兩代半左右的技術差距。

此外,晶片製作是晶片製造環節中,最燒錢的一項,而且隨著製程工藝進步,所需投資成倍增長。

從70年代的幾千萬美元,到幾億美元,十幾億美元,幾十億美元,上百億美元......

去年三星、台積電投資的 7 納米工廠,投資都超過了兩百億美元。

它們是靠政府的全力支持,同時利用舊工廠的高利潤,才撐得起新廠房的投入。

相比之下,中芯國際在利潤上遠不如它們,所以未來在追求先進位程工藝上,會顯得極為吃力,希望不要像牙膏廠一樣,變成 14 納米++++~

封裝測試,它的技術要求,相比設計和製造會低一些,所以我們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也相對較小。

中國第一大封裝廠長電科技2018年營收 238.56 億元;世界第一大封裝廠日月光2018年營收 1519.2 億新台幣,約合人民幣 334.4 億元,差距為 1.4 倍。


設備製造,就是供應生產晶片需要的設備,如光刻機、蝕刻機等等。

這是中國晶片產業最大的弱項,一個光刻機便被卡的死死的,更別提各種高純原料、清洗用研磨液、掩膜版等;甚至,我們連一些特殊原料的包裝桶都需要進口。



總的來說,目前大陸的晶片產業,還是處於極為薄弱的狀態。

不過,只要海思能夠在「備胎」有效的時間裡,設計出足夠優秀的晶片,台積電那邊不出么蛾子,滿足華為產品使用還是做得到的。

引用一句網友的話:當你不夠強大的時候,敵人的制裁,立刻會讓你原形畢露;但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敵人的制裁只會成為你的勳章。

而對於大陸的晶片產業來說,一切並非沒有希望。

一方面,很多優秀的中國企業,已經在從各個細節入手,提升我們的綜合競爭力。

如中微半導體,其創始人尹志堯,曾位居美國應用材料總公司(世界最大半導體生產設備供應商)副總裁,被稱為矽谷最成功的華人之一。

2004年,尹志堯放棄一切,回國創業,僅用三年時間,便為中國填補了等離子體刻蝕機的空白。

目前,中微半導體已研發出了 7 納米刻蝕機台,與世界最先進的水平同步,並成為大陸地區唯一一家有資格向台積電供應設備的廠商。


另一方面,目前摩爾定律在納米階段已逐漸失效。

以目前的工藝技術,到了 3 納米以下的時候,電子在半導體內的流動,就不是按照我們所理解的理論來走了,而是會遇到神秘的量子效應,當前的工藝技術就會面臨天花板。

所以在幾年之內,各領先企業都會停滯在 3 納米製程附近,正是中國趕上來的好機會。

今天的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好的硬體產業基礎,也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工程師、設計師,而且他們在共同文化背景下,可以很快協作起來。

這形成了中國企業打造全球領先產品的能力。

所以,在晶片上,中國能否實現彎道超車,就讓時間給我們答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文看懂光刻機

來源:內容來自「華創證券」,謝謝。半導體晶片生產主要分為 IC 設計、 IC 製造、 IC 封測三大環節。 IC 設計主要根據晶片的設計目的進行邏輯設計和規則制定,並根據設計圖製作掩模以供後續光...

美國將電晶體製程縮減到1nm 中國還能趕上嗎

近年來,晶片製造工藝的進步速度逐漸放緩,適用了20餘年的摩爾定律在新時代下也有逐漸失靈的跡象,從晶片的製造來看,7nm就是矽材料晶片的物理極限。不過據外媒報導,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

麒麟980涼了?別急麒麟990來了

麒麟980的發布,讓世人看到華為在晶片方面的造詣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畢竟麒麟98作為世界首款商用7nm製程工藝的SoC,已經有資格和高通的驍龍旗艦處理器平起平坐。麒麟980剛上市不久,最近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