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為何要進軍存儲業務?|半導體行業觀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源:內容由 微信公眾號 半導體行業觀察 (ID:icbank) 張健 原創,謝謝。

9月初,在台灣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上,台積電新任董事長劉德音的一番表述在行業內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據悉,在20分鐘的英文演講中,他總共提到了14 次「存儲」。

他一再強調,當前的人工智慧運算,有8成以上的能源消耗在內存,是當前半導體技術的一大瓶頸。

緊接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劉德音首度承認:台積電「不排除收購一家內存晶片公司」,但目前沒有明確目標。

劉德音的這一表態,不禁讓人吃了一驚,對於半導體業的巨無霸企業,特別是在晶圓代工領域,已處於絕對領航地位的台積電,難道也要尋求轉型了嗎?各種疑問接踵而至。

但當一系列的疑問閃過以後,仔細想一下,台積電的這種意圖和戰略,不正符合近些年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變化大勢嗎!

合久分 分久合

半導體產業已經發展了半個多世紀,而在早些年,產業處於成長和上升階段,企業數量少,另外,早期的市場容量和產業規模有限,市場競爭少,企業大都是以IDM形式存在著。

隨著市場容量和需求的擴大,競爭愈加激烈,從而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市場催生了新的商業模式,市場也出現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促進了優勝劣汰,以及新企業、新產業模式的出現。

這樣,以飛兆半導體、德州儀器、英特爾和摩托羅拉等為代表的老牌IDM逐漸分化或衍生出諸多新企業,逐漸出現了Fabless和Foundry的業態,台積電正是在這樣的產業發展變化中,於上世紀80年代誕生的,且創立了Foundry這一商業模式。

而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數量也不斷上漲,半導體產業逐漸進入成熟階段,甚至有人認為已經成為了夕陽產業。

這樣,產業已經不可能再像原先那樣,不斷裂化發展,正所謂合久分,分久合,整體上必須保持一個動態的平衡,才能繼續發展下去。

因此,以2015和2016兩年的併購狂潮為標誌,整個半導體產業從原來的分散化,開始進入了聚合式發展階段,資本的、技術的、人才的,各種企業併購接二連三地出現,案例數不勝數,背後的驅動力,既有市場發展需求,也有金融資本,還有政治因素。

過去幾年,無論是IDM,還是Fabless,已經出現了多起重量級的併購案例,而唯獨作為三大業態的Foundry廠,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的併購案例。

而台積電新任董事長劉德音的表態,不知道是不是預示著行業聚合趨勢開始作用於Foundry廠了。

無獨有偶,近期,全球排名第二的Foundry廠格芯(GF)宣布放棄7nm製程工藝的研發,更吸引眼球的是,業界還傳出了格芯會併購整合的消息,當然,從目前來看,這一消息的真實性還有待觀察。

不過,從行業發展態勢來看,無論是台積電,還是排名靠前的其它幾家Foundry廠,出現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併購整合,都是順勢而為的。

為什麼是存儲?

從劉德音的表述來看,台積電很有可能併購一家存儲器廠商,無論是DRAM,還是NAND Flash,都會在其考慮範圍之內,因為在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東芝TMC業務併購案中,台積電就曾經考慮過參與競購,從而進入NAND Flash,但因為未能完全評估好而放棄。

而此次劉德音的表態,其標的似乎更傾向於DRAM企業,據猜測,台灣的南亞科是主要目標。

實際上,台積電的業務整合之路早就開始了,只不過是從與其IC製造業務緊密相關的封測業務開始,不那麼顯眼、突出而已,如著名的封裝技術InFO,就是台積電的標誌性技術,此外,該公司目前正在台灣新建能滿足3D等先進封裝技術要求的工廠。

相對於拓展封測業務,進軍存儲顯然吸引了更多的眼球,也更具標誌性。

那麼,為什麼是存儲,而不是處理器,不是功率半導體,以及其它模擬和數字電路呢?

顯然,存儲器,無論是DRAM,還是NAND Flash,都屬於集成電路領域的「大宗商品」,無論時代如何發展,產業如何變化,產業對存儲器的需求始終是穩定的,大量的。

而各種處理器、功率半導體,RF,以及其它模擬和數字電路則不同,會隨著市場和應用的發展變化,出現過山車似的增長和下滑。

回顧歷史,無論是老牌半導體企業,還是業界領先(或是曾經領先的)國家和地區,大都是從做存儲器開始的。

如今的英特爾是以做CPU聞名的,但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它的主營業務可是存儲器呢,也是憑藉存儲器業務,成為了業內數一數二的公司,也為其後來轉型做CPU奠定了基礎。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半導體產業也是憑藉存儲器,一度超越了美國,稱霸世界半導體行業。

而繼日本後崛起的韓國,特別是三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也是憑藉其在存儲器方面所下的巨大賭注和投入,逐步奠定了其今天的存儲器行業領先地位的。

而作為產業新興區域,中國大陸也在大力發展半導體,政府則是主要的推動力量,而無論是發展本土的IDM,還是Fabless,或是Foundry,重點突破的都是存儲器,三大國字號存儲器項目就是典型代表。

作為在半導體行業有深厚的技術積累,以及雄厚的客戶和人才儲備的台積電來說,進軍存儲器業務順理成章,也是巨無霸級別企業的首選。

以它的半導體製造水平和能力,以及技術功底和人才聚集能力,要想在存儲器領域有所作為,並非難事。

現實需要

除了具有集成電路領域「大宗商品」這一基本屬性外,存儲器隨著技術和應用的發展,還出現了更高容量、更強性能方面的需求。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手機,其處理器性能越來越強,對DRAM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下,6G和8G的內存在手機中已經普遍存在,用不了多久,10G及更高容量的內存會越來越多地進入手機。

另外,AI發展方興未艾,而AI本身就是一個很複雜的存在,與CPU等傳統處理器有著很大區別,AI就是要讓更多的人類學習、思考和推理方式和邏輯進入機器當中,而機器學習過程中的訓練和推理這兩個過程越來越複雜,算法也越來越複雜,涉及的數據量也越來越大,而這些都需要大容量、高性能存儲器的支持。

因此,傳統的存儲器,特別是DRAM越來越難以滿足AI的應用需求,人們已經在尋求技術突破,在提升存取量的同時,還要保證存取指令和數據的速度等指標,在這些方面,業界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型存儲技術,無論是DRAM,還是NAND Flash,每年都會有所創新,但真正落地還需要一些時間。

如在AI應用方面,為了應對越來越複雜的計算和處理需求,業績已經提出了將存儲和AI處理器合二為一的想法,即將AI專用晶片集成在處理器當中,以滿足實際需求。

這樣來看,存儲器,特別是DRAM在整個系統當中的權重在不斷提升。

在傳統意識里,無論是PC還是手機,存儲器只是用於配合CPU或AP,是配角,而隨著AI的成熟,這種狀況似乎要發生變化了,將來,我們或許很難區分,是AI處理器重要,還是存儲器重要,因為實際應用對存儲的要求越來越高,存儲與處理似乎也在朝著融合的方向發展了。

結語

如果台積電真的要發展存儲業務的話,顯然要比其發展封測業務複雜得多,也正是因為如此,這樣做更具開創性和發展潛力。

縱觀歷史和當下,做存儲器的都是IDM,沒有Foundry,即使有,也只是曇花一現,沒有成功的,這裡說的存儲器是「大宗商品」,那些小容量的嵌入式產品不在談論範圍之內。

作為全球Foundry霸主,台積電如果進入存儲器業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補上了這塊「短板」,當然,情況不止如此,由於做存儲器的普遍是IDM業態,無論其併購哪家存儲企業,短期內恐怕難以成為台積電的主流業務板塊,估計還是以原有的、相對獨立的IDM狀態運營。

但如果僅僅是這樣,那麼台積電進入存儲業務的意義似乎就沒那麼大了。

而從長期來看,台積電如果能將存儲業務做大,結合整個產業的聚合發展態勢,是否會出現類似於傳統IDM,而又有所區別的、新形態的IDM呢?可能性還是有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拉上台積電,鴻海決心與三星拼到底!

在全球第二大存儲晶片企業東芝存儲器部門傳出出售消息後,鴻海就表示了興趣,近日再傳出鴻海希望與台積電聯手收購東芝存儲器部門,這背後的因素恐怕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與台灣高科技巨頭聯手對抗三星的意圖。

台積電南京工廠開工 半導體需求擴容

中國證券網訊 7日,台積電投資30億美元的南京12英寸晶圓廠正式奠基開工。另外,福建晉華存儲器集成電路項目也將於本月中旬舉行開工儀式。機構預計,2016年整體晶圓廠支出將達到360億美元,201...

AI上車 半導體成長新引擎

工研院產經中心(IEK)指出,汽車導入人工智慧(AI),將快速推升車用半導體快速成長,預估占全球半導體營收比重,將由2015年的8.8%,到2025年增至9.9~10%,成為推升半導體成長一項重...

張忠謀:半導體行業不能守成 | 人物

摩爾定律的極限在哪裡?在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看來,實際上摩爾定律在半導體行業中早已不適用了。「因為原始的定義是18~24個月電晶體密度會倍增,但我們已經用遠快於摩爾定律的速度來發展半導體工藝,會以...

我們來幫紫光算算,買下台積電需要花多少錢?

紫光猶如得到了點金術,在一連串讓人眼花繚亂的操作之後,一個半導體巨頭的大模樣已經呈現在大家的眼前。不過趙偉國一點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宣布入股力成以後的台灣之行,趙偉國連續向聯發科與台積電喊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