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間接透露!將陷入"兩難局面":或無法繼續代工華為海思晶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6月12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一直以來華為海思晶片都由台積電代工生產,但隨著美國不斷地對華為進行「打壓、限制」後,華為也開始聯合國內晶片代工廠商—中芯國際,來確保一旦台積電「斷供」,華為海思晶片業務依舊還有「後路」可選,畢竟華為只擁有晶片設計能力,並不具備晶片生產製造能力,這也就意味著,對於中芯國際而言,近日也是再次得到了國家隊「注資」後,無疑也將會肩負起國產晶片崛起的重任,那麼中芯國際是否可以繼續為華為提供晶片代工服務呢?

中芯國際間接透露,情況或有變

中芯國際作為國內最大、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在去年第三季度就實現了14nm FinFET工藝量產,並且在梁孟松的鼎力相助下,中芯國際也是成功將14nm FinFET工藝晶片良品率提升至了95%以上,但對於中芯國際而言,或許最近也將會陷入到「兩難局面」之中,根據中芯國際對外公布的招股書中,我們能夠非常清楚看到,由於中芯國際的還有部分的設備、技術來自於美國,所以在得到美國商務部許可前,將無法為部分客戶進行生產製造晶片;

毫無疑問,這部分客戶就包括了華為海思半導體,對於中芯國際而言,或許也實屬無奈,因為中芯國際如果選擇救華為,一旦自己遭受到限制,相關的半導體設備就會被遠程鎖死,變成一堆廢鐵,而自己也會受到相關的制裁,如果不救華為,肯定也會引來「爭議」;所以中芯國際目前也是陷入到「兩難局面」;

國產晶片到底該如何破局?

其實針對國內目前晶片產業鏈而言,華為創始人任正非 此前就曾透露:「對於晶片產業鏈而言,不僅僅需要砸錢,還需要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等等」,這或許也是目前國產晶片遲遲未能夠取得「突破」的主要原因,因為想要掌握頂尖的晶片技術,不僅僅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還要招攬大量的科技人才,所以對於整個國產晶片產業鏈而言,想要徹底的實現逆襲超越,依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當然對於華為而言,或許也可以選擇放棄目前的矽基晶片技術,全力以赴,研發下一代碳基晶片技術,因為目前我國的碳基晶片技術並不比國外技術差;

最後:對於華為在受到美國新辦法「斷供新規」限制後,華為海思半導體也將要面臨更大的難題,各位小夥伴們,你們覺得華為是否能夠成功渡過這次「難關」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討論,期待您們的精彩評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