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錢不好賺了 國產手機紛紛拓展海外市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20年專注港股,金融名家齊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創財經號。

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

■ 文|邢莉,香港財華社財經編輯。

2016年中國智慧型手機機在市場上大放異彩,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8.7%。

然而經過一年激烈爭奪,2017年中國手機市場整體形勢嚴峻。

賽諾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手機市場同比增速達17%,預計2017年增速是1%,而且未來三年都是1%-2%的增長,中國手機市場規模見頂格局暫定。

不少手機廠商都選擇了收縮方針,紛紛表示,今年不將市場營銷的重點放在國內了,將關注點轉向海外。

東南亞、印度、非洲、俄羅斯和巴西等新興市場的競爭,會是未來兩年國產手機廠商們規模增長的主要動力。

而歐美發達市場,則是品牌和利潤的關鍵。

加速海外布局,印度成必爭之地

市場調查顯示,印度通訊手機的用戶已達10.3億的規模,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卻不到3成,儼然是6年前的中國。

隨著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增長爆發在即,在未來幾年裡,印度極有可能成長為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潛力不言而喻。

中國大陸手機品牌的進駐印度可謂是前仆後繼。

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尼赫魯廣場,是當地最大的專業手機市場。

在這裡能看到各式各樣來自中國的手機品牌。

進入印度兩年的小米年銷售額已經突破10億美元。

在中國以「飢餓營銷」聞名的小米,同樣把自己招牌式的在線搶購模式帶到了印度。

小米花費30多萬美金買下了印度歷史最悠久的英文報紙《印度時報》的頭版廣告。

採用了「印度之米」這樣極具親和力的口號,響應總理莫迪上台後力推的「印度製造」(Makein India)國家戰略。

OPPO和Vivo在印度仍然依靠線下,不斷建設強大的線下渠道,適應印度農村與小城市電商不發達的現狀。

Vivo觀察到印度人喜愛板球運動,就連續冠名了 2016 和2017 年兩賽季的印度板球超級聯賽(IPL)。

金立則是在花800多萬美元成為IPL 冠軍球隊 KKR 主贊助商。

此外,金立還贊助寶萊塢頒獎禮和當地類似達人秀和好聲音等高收視節目。

國內手機廠商在印度則頗為活躍,小米宣布在印度占據市場份額第三,並計劃未來3年-5年達到第一。

華為宣稱2017年要在印度奪取10%的市場份額。

OPPO、Vivo以及金立都都曾表示印度會是未來集中火力突破的重點。

除了印度市場以外,中國智慧型手機中OPPO、Vivo在東南亞,傳音在非洲,華為在歐洲和拉美,中興在俄羅斯都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中國智慧型手機在手機市場,在營銷、渠道創新、技術方面都在市場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高端機或高價機還是被蘋果、三星等國外品牌占領。

一方面這裡面包含了巨大的品牌附加值,另一方面這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技術創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蘋果和三星外,國際市場還未出現第三家全球性強品牌。

華為的目標是成為第三家全球的手機品牌的目標,和新興市場與歐美市場雙線作戰的行動,讓華為的挑戰要遠高於其他國產品牌。

海外擴張背後是盈利壓力

其實中國智慧型手機在布局海外尋求新的發展,也頗有一些無奈的色彩。

從擴張到收縮,從國內轉向國際,背後是智慧型手機市場將從擴張戰徹底變成相對僵持戰。

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開始意識到盈利比規模更重要。

誠如前文所述,經過2016年的激烈爭奪,2017年市場已見頂。

同時匯率、成本、缺貨等考驗手機廠商盈利能力,人口紅利消失、城鎮化等深層影響各個品牌在本土的戰略發展前景。

從2016年到2017年,國產手機廠商都面臨著兩個壓力源:一個壓力是匯率變動導致成本上漲的問題;另一個是元器件價格不斷上漲和緊缺,對於成本和產量造成的壓力。

從2016年上半年開始,LCD(液晶顯示屏)就一直缺貨,到現在廠家的價格漲了3倍。

從2016年下半年,內存晶片漲了20%。

最大的問題還是鏡頭模組的缺貨。

雙攝和高像素在大規模推廣,但是鏡頭模組的整個產能是缺少的。

2017年這種漲價和短缺情況還將繼續,匯率變動也還將繼續,對於手機廠商而言,漲價成為沖抵成本的方法之一。

如果說2016年漲價還只是預期的話,2017年已經快速變成了現實。

1月3日,魅族打響漲價第一槍,魅藍Note 5手機3GB內存版漲價100元。

緊跟其後,小米也宣布上調紅米4系列手機價格,調價幅度也在100元。

除了這些官方宣布調價的手機廠商外,360手機、華為榮耀、樂視的第三方渠道也在悄然漲價。

錘子科技CEO羅永浩則是宣布接下來將砍掉千元機。

因此,中國智慧型手機要增強全球市場話語權,仍然是任重而道遠。

首先需要突破盈利模式這道坎。

蘋果和三星兩大品牌多年來幾乎瓜分全球智慧型手機總利潤,而國產品牌獲取了市場卻流失了利潤。

其次才是緊跟手機消費升級的新趨勢,把握未來全球和國內手機市場的用戶特徵。

一個看上去最輝煌的時刻,往往潛藏著無數看不見的危機與隱患,向前揮拳的時候最好做好收勢與防守的準備。

■ 編輯|李思,財華社財經編輯。

聽說訂閱「港股解碼」微信公眾號的小夥伴們都能賺大錢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米進軍巴基斯坦 手機廠商鏖戰海外市場

雖然負責小米國際化的全球副總裁雨果·巴拉1月離開了小米,但是小米的海外擴張步伐並未就此停滯。在宣布原印度市場主管馬努·庫馬爾·傑恩接任雨果·巴拉後,2月20日,小米宣布進入全球第六大人口市場——...

蘋果的供應鏈管理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20年專注港股,金融名家齊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創財經號。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文|梁海森,香港財華社財經編輯。這兩年,隨著華為、OV等國產手機廠商的崛起,蘋果...

國產手機的崛起,下一步會逐鹿全球嗎?

國產手機是指我國自主研發生產製造的手機。代工的世界品牌手機不能算國產手機。國產手機的優勢是價格較低, 國產手機包括以下兩大類:中國自主品牌普通大眾手機,如華為、小米、魅族、樂視、中興、OPPO、...

小米自主研發晶片,雷軍瘋了嗎?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20年專注港股,金融名家齊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創財經號。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文|邢莉,香港財華社財經編輯。無論是智慧型手機時代,還是即將開啟的人工智慧時代,...

向海外突圍:國產機盯上印非26億人口

◎每經記者 孟慶建 2015年12月4日,研究機構IDC發布報告稱,2015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增長將首次降至10%以下,主要原因是中國市場需求開始趨緩。中國的智慧型手機普及率達9成,購買需求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