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技術再突破!14nm晶片量產,與世界最高水平僅差兩步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芯」迎來了又一次技術突破,14nm晶片實現量產。

在港股上市的中芯國際近日表示,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旗下的14nm工藝製程晶片已經實現量產,並將於2021年正式出貨。

中芯國際的此次突破,已經可以向原來無法企及的台積電47%的高端業務發起衝擊。

除此之外,中芯國際於2019年從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商——ASML中購入了一台價值1.2億美元的EUV光刻機,為研發7nm工藝做好充分準備。

這意味著我們距離目前世界最高水平的7nnm、5nm晶片,僅差兩步了。

正像網友評論的,台積電、三星7nm已經量產,都開始5nm研發了,但這些人忽視了科技尤其是晶片這種需要強大技術積累的高精尖領域,追趕的難度常人無法想像,正視差距沒錯,但一味貶低我們的企業就是不自信的表現。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沒人能一口吃個胖子,原本幾十年的差距,我們只用了不到5年,做到了世界前五,僅次於台灣地區台積電、韓國三星、美國格羅方德,這已經是一個奇蹟了。



其實,在二季度財報中,中芯國際就宣布,公司正在研發的14nm晶片生產工藝已經進入到客戶風險量產階段。

同時,根據中芯國際披露的信息,關於14nm工藝晶片多個項目正在進行推進,客戶群體正在擴大,年底前能夠貢獻出有意義的收入。

此外,在一季度財報中,中芯國際披露首批14nm技術已經可以用於汽車相關領域。

據公開資料,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片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

主要業務是根據客戶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電路設計為客戶製造集成電路晶片。

中芯國際是純商業性集成電路代工廠,提供 0.35微米到28納米製程工藝設計和製造服務。

中芯國際總部位於上海,擁有全球化的製造和服務基地。

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晶圓廠和一座200mm晶圓廠,以及一座控股的300mm先進位程晶圓廠在建設中;在北京建有一座300mm晶圓廠和一座控股的300mm先進位程晶圓廠;在天津和深圳各建有一座200mm晶圓廠;在江陰有一座控股的300mm凸塊加工合資廠。

中芯國際還在美國、歐洲、日本和台灣設立營銷辦事處、提供客戶服務,同時在香港設立了代表處。

近段時間以來,由於「在先進位程的研發快於預期構成利好」,中芯國際(未來預期收入有望實現快速增長。

而受此影響,中芯國際股價同樣呈現出持續上漲的態勢,並創下自2018年6月份以來的新高。

9月20日,中芯國際股價持續上漲,總市值突破540億港元。

近日股價震盪調整,但中芯國際總市值也在500億左右。



中芯國際晶片業務快速非常的今天,背後有一位功臣,他就是中芯國際擔任執行長的梁孟松。

梁孟松可以說是半導體行業界的才子。

梁孟松現在已經65歲,在1992就加入了台積電,而且那一年憑藉自主研發的技術擊敗了IBM,從此名揚全球。

而在2008年又從台積電離職加入三星。

但是在2017年婉拒了三星,來到中芯國際,希望在半導體行業中再大幹一場。

而且來到中芯國際後,梁孟松就宣稱有信心協助中芯國際研發出14nm和10nm的工藝,更甚是7nm的工藝。

也正因如此,當前中芯國際現在自身的發展猶如安裝上了馬達一般,飛速的前進,梁孟松的回國起到了大作用。



2018年,台聯電、格芯宣布放棄10nm以下製程工藝的技術投資。

未來,能夠與三星、台積電在10nm以下製程工藝市場進行技術競爭的恐怕只有中芯國際一家。

對於中芯國際而言,背靠國內海量的智能晶片代加工需求,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晶片核心技術獲得突破

集成電路產業是全球技術壁壘最高製造工藝最複雜的高科技產業之一,一向被各國視為「技術禁運」對象。資訊時代的發展,離不開高精密的集成電路晶片。而我國的集成電路產業長期落後於日韓和西方國家,每年光是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