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發布新手機,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背後的富士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這個新聞,我關注的點不大一樣。

這款手機手機的價值不在於對於諾基亞的未來會怎麼樣,而是對於富士康會怎麼樣。

因為這款手機是 OEM 貼牌機,從設計,製造到銷售,都是富士康的作品,這裡的設計不僅包括模具和組裝,也包括射頻,電子,音頻,光學方面的設計。

芬蘭 HMD 只是一個擁有品牌的影子公司。

這款手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不管是對手機行業還是對與富士康自己。

用毛主席的話來講:富士康現在離反革命只有五十步遠了。

利益相關:做了一些年的手機行業,對於當下的手機研發模式比較了解,對於富士康也比較了解。

正文:

富士康很牛,非常的牛,它是個消費類電子產品這個產業里非常特殊的存在,很多工藝精度只有富士康有能力做,很多新技術只有富士康擁有產能和 know how。

如果不能理解這個概念,就不能理解富士康一些越界的小動作引起從業人員的緊張。

在小米等網際網路手機之前,或者更嚴格的講,在蘋果做手機之前,ODE/OEM 在主流手機廠商里是一個附庸的存在。

各家世界級手機廠商(諾基亞,摩托,三星,索尼愛立信,LG 等)都擁有自己的手機組裝廠用於研發,生產自己的旗艦機。

對於不重要的機型(或者已經量產了的機型),則會尋找代工廠去研發生產。

這個模式的價值在於,手機廠商一方面可以控制自己核心項目的技術和工藝,同時也利於新機型保密。

但自己的工廠成本太高,靈活性不足,產能有限,因此用外包手段作輔助有利於降低成本。

在這個模式下,核心生產技術和工藝攥在廠商手裡,而不是富士康,比亞迪,和碩,瑋創這些代工廠手中。

蘋果進入這個市場以後,改變了遊戲的玩法,它放棄了自有工廠,用代工廠來研發生產自己的核心工藝和產品。

期間的過程不細講,在大概五六年的時間內,世界上對於手機硬體理解最深的公司,已經不是蘋果,不是三星,而是富士康自己。

當一個代工廠參與到研發最先進產品的過程中的時候,它不僅可以直接掌握這些技術,比客戶更有利的是,它可以擁有不同客戶的技術,看的東西比客戶更遠。

在這個方面,保密協議的作用十分有限。

當一個小米手機設計師想要做到某種工藝效果時,會先問富士康能不能做,能做到什麼程度。

如果富士康有能力告訴你這個工藝蘋果的產品上實現過,良率大概是多少,索尼用了另外一種技術,效果不同單有成本有優勢,等等,反過來教育你該如何設計的時候,你就明白富士康是怎樣可怕的存在了。

實際上,大量的國內手機公司,研發部門工程師都是直接從富士康挖來的。

換句話說,蘋果開發的代工模式導致代工廠掌握了核心技術,代工廠掌握核心技術,才有小米等網際網路公司的工藝設計從零開始的跳躍式切入,進而帶動國產手機的快速跟隨。

(想像一下如果蘋果自有工廠,CNC 金屬外殼的普及至少需要再等 5 年)

iPhone 在市場上沒有高仿品,因為沒有一家廠商掌握 iphone 的生產工藝,即使是三星也仿造不出來,而和碩,瑋創業造不出來,它們是量產的組裝廠並不深度參與研發,零部件都是蘋果提供的。

但是富士康可以。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當然會想,富士康為什麼自己不做手機?

因為它的客戶不可能容忍自己的代工廠有自己的品牌,因為你不可能讓你的代工廠成為你的競爭對手,否則毫無商業機密可言。

當富士康掌握的設計,製造技術比自己更強的時候,這點尤其不能允許。

因此富士康如果試圖自己做手機品牌,必然喪失絕大部分的現有客戶訂單。

一個絕佳的例子就是 HTC。

宏達電在創立 HTC 這個品牌之前,是跟富士康一樣的代工廠,當它開始自己做手機的時候,就自然放棄了代工的業務。

作為富士康,它的策略其實也很明確,在不丟失蘋果小米訂單的情況下,儘量試探客戶的底線。

據我所知,富士康不止一次以代工的名義自己完全自主設計,生產手機,從小品牌入手,從低端機入手。

但像這次一樣開發相對高端的機器(智能機)還是第一次。

我對 Nokia 6 的理解,就是一個皮包公司買下諾基亞的品牌,用富士康來設計生產。

背後如何分配利益就令人回味了。

如果 HMD 真的同傳聞一樣是富士康的馬甲,那麼這種行為就十分嚴重了。

代工廠不好做,凡事業內人士都很清楚,富士康尤其如此。

尤其是蘋果處於自身利益考量,在最近兩年內把 iphone,ipad 的大部分訂單從富士康轉移到和碩,瑋創之後,在富士康在 apple 其他產品的訂單中節節敗退的大環境下尤其尖銳。

富士康最大的優勢是掌握先進的工藝技術,但如果沒有自己的品牌,不能轉化為壟斷利潤。

只能跟大量的其他代工廠競爭低技術含量的代工權,當別人比你更便宜,你的市場只能持續萎縮。

你可以依靠自己的產能優勢爭取別家的訂單,但在整個產業鏈里職能吃最薄的那一部分利潤。

在這種情況下,郭台銘心裡沒有盤算是不可能的。

現階段,富士康不會放棄蘋果,因此意味著它有一個明確的底線,既所有建立自己品牌不可以與蘋果產生競爭,因此從中低端入手是一個適合的切入點。

反過來我也在想,如果富士康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諱,開發自己的手機品牌,而且配置做到一流水準,會是什麼結果?如果簡單的比做 HTC 並不恰當,因為沒有了 HTC,蘋果還可以找別家代工,沒有了富士康,蘋果將直接喪失一大半的產能(除了總裝,也包括大量採用富士康模具的上游供應鏈)。

雙方都賠不起的情況下,就看誰牌技更超群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富士康三星「爭霸」 手機製造商洗牌

「暗戰」手機隨著全球手機市場的增長放緩,不管是手機品牌商還是手機製造商,都在進行市場的爭奪。在手機製造商方面,去年四季度富士康在經歷近三年的落後後,再次超越三星,不過,這會成為常態還是曇花一現,...

富士康將在任正非家鄉建設華為代工廠

蘋果將在印度設廠的消息被放出後,在華蘋果代工廠的命運是否也要為自己的錢途考慮了呢?是亦步亦趨追隨者蘋果的令旗在印度安營紮寨,還是另找一個新的「大腿」?生產蘋果產品占總營收約50%的富士康做出選擇...

富士康年度營收首次下滑,都是蘋果惹的禍?

iPhone熱銷近十年,同時養肥了那些能為其服務的上下游手機供應鏈廠商。然而這隻「現金牛」出現一點增長放緩的跡象,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抱大腿」的廠商們。作為「代工之王」的富士康,也不能倖免。據《...

富士康亟待「去蘋果化」 新市場拓展乏力

游日月潭、登阿里山、逛饒河夜市品台灣小吃……最近幾天,200多名富士康大陸廠區一線員工受邀去寶島台灣旅遊。富士康的大手筆讓其他企業的員工艷羨不已,但是,這並不能掩飾這家代工巨頭現在所處的窘境。富...

昌碩富士康爭蘋果訂單代工行業發展分析

相關推薦近期,昌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大規模招人計劃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早前昌碩母公司和碩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曾暗示,蘋果iPhone 6S訂單將進入量產階段,為此和碩在大陸的代工廠將會積極擴展...

下一個中國:印度成手機未來主戰場

Canalys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增長高達23%,超過4000萬台,正式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未來,憑藉巨量人口和手機智能化,印度將成為未來全球...

蘋果或重新分配新iPhone訂單:競爭激烈

【機鋒網】自iPhone 4時起,蘋果的這系列手機都可以說是年年的爆款產品,為蘋果代工的富士康也依靠iPhone賺的盆滿缽滿,不過蘋果近年來已將一部分代工任務交給了和碩,富士康不再一家獨大,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