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為加緊晶片封鎖,下面會發生什麼?| 袁嵐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美國半導體企業反對美國政府的倒行逆施,十分擔心這樣下去給自己造成歷史性損失,這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幫他們一把,讓這個他們的噩夢場景成真,讓他們向美國政府哭窮時更可信一點。

這不就是真正的友誼嗎?

註:風雲之聲內容可以通過語音播放啦!讀者們可下載訊飛有聲APP,聽公眾號,查找「風雲之聲」,即可在線收聽~


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進一步加緊了對華為的封鎖(https://www.commerce.gov/news/press-releases/2020/05/commerce-addresses-huaweis-efforts-undermine-entity-list-restricts)。

這次升級雖然早在意料之中,不過比最初流傳的收得更緊:不是把受限制給華為生產晶片的企業的美國技術占比從25%降到10%之類的數字,而是一下子限制了所有用到美國技術的企業。

下面會怎麼樣?這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

美國商務部加緊對華為封鎖的公告

我的朋友、著名的經濟社會分析者寧南山寫了一篇文章《簡單聊聊美國對華為的5月禁令》,對此做了詳細的分析。

我的朋友、風雲學會會員陳經也寫了一篇文章《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是不可思議的超級大昏招》,從國際的宏觀大局做了分析。

下面,我就來結合這兩篇文章與相關的其他一些資料,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美國政府的通告中,先賊喊捉賊地吆喝了一通:華為在通過國產化的努力來破壞美國基於國家安全的出口管制(undermine these national security-based restrictions through an indigenization effort),這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全球企業公民的做法(This is not how a responsible global corporate citizen behaves)。

然後說:所以我們要修改被華為濫用的規則,阻止美國技術被用於對美國的國家安全與利益不利的舉動(We must amend our rules exploited by Huawei and HiSilicon and prevent U.S. technologies from enabling malign activities contrary to U.S. national security and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


美國商務部對華為的指控:你居然敢搞國產化,破壞我的國家安全!

說實在的,這臉皮厚度我是佩服的。

不過對這種二皮臉做道德批判,屬於老生常談。

現在我們首先要問的是,美國政府究竟推出了什麼限制措施?

具體而言是兩條,滿足這兩種條件的產品都要受到美國的出口管制,也就是說賣給華為需要美國的許可證才行。

第一種,是華為用美國商務控制清單上的軟體與技術產出的商品,例如半導體設計。

第二種,是美國之外的企業根據華為的設計,用美國商務控制清單上的半導體加工設備生產的晶片。

這些限制有120天的緩衝期。


美國商務部對華為加緊封鎖的具體措施

大致的意思就是,120天以後,華為就不能用美國的軟體來設計晶片,台積電、中芯國際等晶片企業也不能用美國的半導體設備為華為定製晶片,除非取得了許可證。

請注意,不是華為設計的晶片不在此限,例如公開發售的聯發科等企業的晶片,華為仍然可以買。

所以,新的禁令相當於阻止華為設計晶片。

第一不讓你用美國軟體來設計,第二即使你設計出來了,也不讓你用美國設備來生產。

搞清楚了禁令是什麼,下面我們來討論,華為該如何應對。

首先要搞清楚,華為的根基是什麼?許多人只把華為當成賣手機的,但其實手機只是華為的新興業務,華為真正的根基是通信設備。

2020年2月6日,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William Barr)做了一個演講,提到美國為什麼要絞殺華為(《美國司法部長巴爾在智庫發言:美國為什麼必須絞殺華為?》)。

理由包括:


中國的技術攻勢對美國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5G處於未來技術的中心;

如果中國繼續在5G領域獨占鰲頭,他們將能夠主導新興技術帶來的機遇;

與我們將屈服於中國主導權這個前所未有的槓桿影響相比,美國今天使用的經濟制裁力量將顯得蒼白無力。


你看,一般人叨叨的所謂跟伊朗做生意啦、網絡安全啦等等藉口,他根本提都沒提!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理解,敵之急所即我之急所,華為優先要確保的就是5G設備。

在120天的緩衝期內,華為如果要囤貨,主要的目標大概就是5G基站所需的晶片。

目前全世界的通信基站數目只有千萬的級別,遠遠低於手機的幾十億,5G基站更是只有百萬的級別,所以單靠囤貨就可望滿足5G基站在中短期的供貨。


根據工信部《2019年通信業統計公報》,2019年中國移動基站有841萬個,其中4G基站544萬個

而對於手機,囤貨就遠遠不夠了。

理論上,華為可以買公開發售的晶片來維持基站和手機的生產。

事實上,華為一些中低端的手機用的就是公開發售的晶片。

例如2019年第三季度與2018年第三季度相比,華為手機搭載高通晶片的比例從24%下降到了8%,搭載聯發科晶片的比例從7%上升到了16.7%。

不過對於高端手機,公開發售的晶片顯然不如自己設計的晶片。

因此華為的終端業務會受到很大的挑戰,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在120天的緩衝期之後,華為要獲得自己設計的晶片,就必須第一用自研的軟體設計出晶片,第二找到一家不用美國設備的代工廠來生產晶片。

這固然很不容易,不過如果實現了,就是徹底的去美國化。

由此可見,美國的禁令對自己也很危險。

如果逼得中國徹底去美國化成功了,美國的半導體產業會損失慘重。

在這個問題上,最近有一份專業的報告,來自美國著名的諮詢公司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簡稱BCG)。

報告的標題叫做《對華貿易限制如何結束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導地位》,你看這名字,夠直白的!


BCG報告《對華貿易限制如何結束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導地位》

這個報告建立了一個定量模型,引用了很多數據,例如中國的半導體需求占全世界的23%,中國70%以上的半導體需求已經有了成熟的非美國供應商。


BCG報告圖表7:中國已經為其當前半導體需求的很大一部分建立了替代性的非美國供應商

他們的推演是:如果美國完全禁止半導體公司向中國銷售產品,那麼美國半導體公司將損失18個百分點的全球份額和37%的收入。

這將導致研發和資本支出的大幅削減,失去1.5萬至4萬個高技能工作崗位,將它們推入競爭力下降、市場份額和利潤率萎縮的下降螺旋。


BCG報告圖表10:在技術脫鉤的情況下,美國可能會失去18個百分點的份額和37%的全球收入

結果是,在幾年之內,韓國可能會漁翁得利,成為世界半導體領先者。

從長遠來看,中國可能會取得領導地位。


BCG報告圖表1:中美摩擦可能會推翻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導地位

說實話,看到這份報告,我都有點懷疑是不是把美國說得太弱,把中國說得太強了。

不過仔細想想,這報告很可能是BCG應美國半導體企業之邀寫的,為了向政府遊說放開對中國的禁售,簡而言之就是為了賣東西賺錢。

滿足客戶需求,專業哭窮60年,這就是職業道德啊!


BCG的自我介紹(https://www.bcg.com/zh-cn/about/about-bcg/overview.aspx)

無論如何,美國半導體企業反對美國政府的倒行逆施,十分擔心這樣下去給自己造成歷史性損失,這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幫他們一把,讓這個他們的噩夢場景成真,讓他們向美國政府哭窮時更可信一點。

這不就是真正的友誼嗎?

下面我們來討論,設備和軟體這兩方面的去美國化前景。

用專業術語說,這裡說的軟體叫做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簡稱EDA)。

我在2018年做過一期節目(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W411f78j),講的是我的朋友、智能製造專家林雪萍的文章《中國軟體失落的三十年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歡迎大家參考。

我們國家許多人長期有一種思維方式,就是重物輕人,重硬體輕軟體。

許多人只知道看得見摸得著的機器、資源這些實物是財富,不認為軟體或者人員是財富。

買設備願意花大錢,至於軟體和人員待遇嘛,隨便糊弄糊弄就行了。

應該說這種思維方式還不算最差的,至少比不重視實業的買辦思想要好,例如宋子文的名言:「外國進口的盤尼西林都用不完,中國何必要自己生產?」但只認實物的思維方式,歸根結底還是沒見過世面,也就比宋子文高明一點而已。

現在被人家在這上面揪著打,大家都應該認識到軟體的重要性了,不能再像個土包子一樣重物輕人了!


宋子文

貿易戰爆發以來,中國的EDA產業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

寧南山指出,目前國內最大的EDA公司是華大九天,不過它的進展速度不一定能匹配華為的需求。

所以對於華為而言,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研發EDA,相信華為在這方面已經有所動作。

此外,華為許多晶片的設計,用的是ARM的架構。

ARM既不是造晶片的,也不是設計晶片的,而是賣架構的,各個企業可以買它的授權來自己設計晶片。

ARM公司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有研發中心,技術有美國來源,所以從2019年5月以來已經不能向華為提供技術服務了。

但華為已經獲得了ARM的v8架構永久授權,包括指令集架構、微處理器、圖形核心、互連架構等功能模塊,可以對ARM架構進行大幅度改造,甚至可以對ARM指令集進行擴展和縮減,具有完全自主的設計處理器能力。

還有,ARM是英國公司,現在屬於日本的軟銀集團,總之它不是美國公司,所以它有充分的動機和華為合作,通過合法手段規避美國的技術成分。

因此,在晶片設計方面,華為最可能的策略,就是在EDA上選擇自研以及聯合國內廠家共同開發,在終端和伺服器晶片的ARM架構基礎上,持續自行升級改造和發展。

在晶片製造方面,這不是華為要做的事,而是中芯國際和華虹等國內代工廠要做的事。

華為可以做的,是幫助這些國內代工廠發展壯大。

中芯國際正處於技術和產能爬升的狀態。

例如,14納米的工藝已經在2019年第四季度量產,產能計劃在2020年年底提升到15000片每月。

中芯國際正在投入大量資金購置設備。

例如2020年2月17日,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從2019年3月12日至2020年2月17日,向美國泛林集團發出一系列訂單,花費6.01億美元,包括蝕刻機等設備。

2020年3月2日,中芯國際再次發布公告稱,向應用材料集團和東京電子集團發出一系列訂單,總金額分別為5.43億美元和5.51億美元。

中芯國際的資金也正在擴充。

2020年5月15日,也就是美國宣布限制代工廠給華為供貨的同一天,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簽署新的增資擴股協議。

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和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將分別向中芯控股旗下的中芯南方注資15億美元和7.5億美元,以獲取23.08%和11.54%的股份,總計22.5億美元。

此前的5月5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計劃在科創板上市,發行16.86億股份,募資超過人民幣200億元。

從代工廠再往下一個層次,是半導體設備和材料。

中芯國際和華虹等代工廠發展得越好,國產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廠家就發展得越好。

所以當前不適合讓中芯國際冒著制裁的風險為華為供貨,只要再堅持兩三年,國產半導體設備就可望獲得比較大的突破。

可以告訴大家的是,半導體生產設備所有的環節,目前都有國內公司在開發。

例如國產化程度最差的光刻機、離子注入機、塗膠顯影設備等,就有上海微電子、北京中科信、凱士通、瀋陽芯源等在研發和推進,也有極少量設備在應用。

在大家最關注的光刻機方面,上海微電子的新一代28納米光刻機預計將在今年完成,如果順利可望在明年導入產線試產。

如果按照規劃的時間節點,在2021年底或2022年實現量產,那麼就可以搞出完全去美國化的28納米生產線了。

28納米是什麼樣的技術水平呢?基站對晶片工藝的要求比較低,所以28納米已經可以用得不錯了。

不過對手機來說,14納米才算是入門。

例如,華為榮耀Play4T用的晶片是麒麟710A,這是由中芯國際代工的14納米晶片,而這款手機的售價只是1199元而已。

優於28納米的國產光刻機,目前也在研製,我們會持續觀察進度。

總而言之,對於華為來說,主要問題並不是能不能活下去。

華為當然能活下去,只是要過幾年苦日子。

2018年,我在評論中興事件時就說過(《中興、晶片和技術戰爭 | 科技袁人》,視頻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2505577),中興即使像諾基亞那樣專心收專利費,作個「專利流氓」,都能活得不錯。

華為也是這樣,活下去的辦法多的是,例如智慧財產權收費、零部件銷售、業務多元化等等。

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我們需要支持華為守住5G這個制高點,保證5G基站長期持續的供貨。

這種防守的局面,要到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才能改觀。

以上都是防守方面的考慮,但有意思的是,寧南山還建議了進攻的策略。

美國最畏懼的,不是中國在5G的主導地位嗎?那麼,我們就應該阻止美國的5G技術進步。

一切能夠促進美國5G技術進步的核心企業,都是反擊對象。

例如,高通?

一旦大家朝這個方向去想,就能想出無數的辦法來。

現在不是美國單方面阻止別國技術進步的時代了,來啊,互相傷害啊!

最後,從更加宏觀的國際格局來看,陳經指出,美國這種做法其實是個大昏招。

因為世界上沒有真正意義的獨門技術,沒有任何公司敢於宣稱,自己消失了,整個業界就消失了。

美國搞這種行政禁令,不就等於替美國公司開了一個「我準備搞死業界」的聲明嗎?誰敢跟這種企業合作?所以美國公司拚命聲明自己人畜無害,就像《三體》里的安全聲明一樣,但也頂不住自己的政府老在背後下黑手,簡直要吐血。

再來看華為的說話方式,經常說自己完全可以不用美國企業的產品,但只要有可能就仍然在採購美國產品,因為要為夥伴創造商業價值。

看看這境界,相去不可以道里計!任正非有很多高明的思想和語言,大家能夠領悟了吧?

晶片產業鏈是很多國家很多企業共同打造的技術生態,不是美國單獨搞的。

例如在最先進的代工生產線上,美國技術占比不到10%,這就是技術擴散的後果。

晶片業極其依賴規模效應,如果銷售額下降,資金收不回來,就很容易陷入下降螺旋,這正是BCG為美國半導體企業憂心忡忡的原因。

其實晶片產業難做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是投資巨大,一般國家搞不了,——但這對中國不是問題。

二是收回投資的時間長,短期見不了效果,需要持續投資堅定向前的耐心,——這對中國也不是問題。

三是要有需求,有客戶,不然你生產出來賣給誰去?——這對中國就更不是問題了!即使以前成問題,現在有了美國政府的神助攻,還會是問題嗎?

中美之外國家的企業,也很有可能選擇幫助華為,幫助中國。

都不用特意做什麼,只需要搞美國技術替代就行了。

原因很簡單,只要做到不用美國技術,就有額外的優勢,有中國的大把訂單等著。

深耕技術賺大錢,這本來就是企業發展的原理嘛。

如果全球公司真的搞出了去美國化的晶片產業鏈,那美國的大麻煩就來了。

到那時,用美國設備的,中國不給訂單,不用美國設備的,中國扶持。

其它公司也可能學中國這麼做,防美國下黑手。

最後就是美國在業界喪失地位,實現了BCG的預言。

更進一步,僅僅是讓各國意識到「世界沒有美國照樣轉」,就足以動搖美國的國本。

因此,美國破壞商業基本規則的做法,實在是個大昏招。

美國政客大概是被疫情打擊得暈頭轉向,惱羞成怒了,才會搞出「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這樣的短視政策來。

沒辦法,當一個國家在下坡的時候,總是需要有人在油門上踩一腳。


《是,首相》台詞:當一個國家正在走下坡路時,得有人坐在駕駛席上,往油門上踩一腳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帳號「科技袁人」。

一切不能殺死你的,都將使你更強大。

科技是人類發展的正道,我們要走正道!


擴展閱讀

簡單聊聊美國對華為的5月禁令 | 寧南山

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是不可思議的超級大昏招 | 陳經

對華貿易限制如何結束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導地位(附下載) | BCG

三十年,中國工業軟體從欣欣向榮到潰不成軍 | 科技袁人

中興、晶片和技術戰爭 | 科技袁人


作者簡介:袁嵐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長,「科技袁人」節目主講人,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入選「典贊·2018科普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微博@中科大胡不歸,知乎@袁嵐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責任編輯:陳昕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如何突圍?

導語華為在2020年5月之後會怎麼走?如本文討論,華為必須完全使用自研EDA設計出晶片,並且找到一家非使用美國半導體生產設備的代工廠生產晶片,也就是最為艱難和挑戰的完全自研實現完全的去美化之路。...

美國徹底絞殺華為

5月15日晚間消息,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工業和安全局於當地時間周五宣布了一項「旨在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的計劃」,即「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在海外設計和製造半導體的能力」,以阻止華為繞過美國出口管制。...

簡單聊聊美國對華為的5月禁令

美國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在官網上連續發布了兩條消息,嗯都是關於華為的。一個是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實體名單上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其非美國分支機構的現有臨時通用許可證(TGL)授權期限延長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