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夢碎「中芯國際」!台積電拿什麼承包中國晶片製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由於地理原因,處於台灣的台積電註定能夠為華為做到的極限就是盡力出貨。

台積電的核心價值觀:「誠信正直,承諾,創新,客戶信任。

雖然台積電在某些時候的表現差強人意,但是能夠做到全球晶片代工市場份額的50%以上,台積電對負責的態度是毋庸置疑的。

華為是台積電的大客戶,台積電必然會向美國爭取向華為供貨,既是為了台積電自己的利益也是為了它的核心價值觀。

但要想讓台積電完全站在華為這邊基本是不可能的,放棄華為,台積電損失的只是一部分利益。

站在美國對立面,就意味著台積電可能無法使用任何美國技術及設備,這對於台積電的打擊是致命的。

因此無論從何種角度來說台積電對華為能做的只是盡力供貨而已。

張忠謀說:「中國就是舉國之力也很難做出頂級晶片,晶片製造交給台積電就好了。

」為什麼張忠謀要這樣說?因為台積電能夠失去華為,卻不能失去中國市場。

中芯國際的崛起已經讓台積電有了危機感。

拋開表象方能看透本質,蘋果、華為、聯發科、博通、高通五家科技公司貢獻了台積電約45%的營收。

失去華為對於台積電來說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中國市場。

拋開博通暫且不論,蘋果、聯發科、高通,這三家的中蘋果的利潤大半來自於中國,而聯發科和高通的處理器也就只有中國市場能夠吃得下。

有人說它們跟台積電不能失去中國市場有什麼關係?還是那句話,拋開表象方能看透本質。

中芯國際,台積電目前在中國最強的競爭對手之一。

一句話來描述中芯國際與台積電目前的局勢,「只要中芯國際技術水平達到台積電的級別,憑藉中國市場的體量可以直接摧毀台積電。

為什麼我敢這麼說?除了蘋果不談,聯發科和高通的晶片大多數都是被中國所消化,這就意味著中國企業一旦不買聯發科和高通的晶片,台積電就沒錢賺。

全球十大晶片採購大戶中有五家是中國企業,華為、聯想、步步高、小米、鴻海。

最關鍵的一點是,晶片購買增速最快的都是中國企業。

那麼聯發科和高通的金主都在中國,美國又喜歡玩一套所謂的「實體清單」,有著華為中興事件的例子,中國企業對於「去美國化」是非常上心的。

那麼聯發科和高通為了能夠保證不受「實體清單」影響,必然會直接選擇中芯國際代工晶片。

你不讓我出口,那我直接把廠房搬到中國,在中國生產,在中國賣。

至於蘋果,一旦中國禁售就能夠直接讓其崩潰。

回歸台積電本身,失去華為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市場不再需要它。

只要中芯國際的晶片製造水平跟上台積電,那麼中國企業必將優先選擇中芯國際。

國產手機四巨頭,華米OV里,華為有海思,OPPO、 VIVO、小米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在投資晶片設計產業,它們既有可能是台積電的潛在客戶,也可能永遠不是台積電的客戶。

簡單點說,台積電需要蘋果、聯發科、高通這些大客戶,而台積電的大客戶需要中國市場。

張忠謀之前的話不過是心虛的表現而已,商人逐利無可厚非,但是晶片製造這樣的核心技術,我想還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比較好。

當然,我們也不能夠盲目樂觀,中芯國際固然是一張「王牌」,但是現在還威脅不到台積電,中芯國際與台積電一樣使用了美國設備,受美國禁令影響,同樣不能為華為代工晶片。

然而華為是中芯國際的核心客戶,也是最先進14nm製程的最主要客戶,這會讓中芯國際在營收方面受到較大的影響,沒有收入就無法投入資金進行研發。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被制裁的早就不止華為一個了,中芯國際被制裁的時間早於華為,最明顯的便是2018年中芯國際向ASML訂購的EUV光刻機至今仍未到貨。

目前制約中芯國際突破技術天花板的核心因素就在光刻機上,但是我國上海微電子目前最先進的也只是28nm光刻機而已,距離7nm依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不過,只要華為與中芯國際進行合作,加上已經有代工基礎的比亞迪,三家聯手進行研發,配合國內半導體設備廠商,加速晶片製造水平的突破。

對於國內半導體產業而言,2020隻是另一個新的起點;對於台積電而言,現在如何抉擇將決定它未來的命運;對於華為而言,這既是磨難也是機遇。

中國「芯」的故事還遠遠沒有講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通用28nm推驍龍653應是受蘋果影響

據相關消息,高通的驍龍653即將發布,為四核A73+四核A53架構,讓人失望的是其採用了較為落後的28nm工藝,這或許是受蘋果A10處理器占去台積電大量16nmFF+工藝產能有關。